1. 首页 > 高铁乘务

成都新运高铁职业学校(成都新运高铁职校)

成都新运高铁职业学校(简称“新运高铁职校”)是西南地区聚焦轨道交通领域人才培养的专业化职业院校。学校以“产教融合、精准育才”为核心理念,依托铁路行业资源,构建了覆盖高铁乘务、轨道供电、车辆检修等核心专业的课程体系。办学十余年来,累计输送技术技能人才超1.2万人,合作企业覆盖中国中铁、成都地铁等头部单位,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6%以上。其“校企双师”教学模式和“1+X”证书制度成效显著,被行业视为高铁职业教育的标杆院校之一。

学校概况与核心优势

成都新运高铁职业学校成立于2013年,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设立,是西南地区首家专注于高铁及轨道交通领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占地120亩,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拥有轨道交通实训中心、电气化铁路模拟站场等教学设施,固定资产总值达3.2亿元。

核心优势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高度匹配,开设铁道运输管理、动车组检修技术等8个骨干专业;二是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与全国23家铁路局签订合作协议;三是推行“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双证制度,学生取证率达92%。2023年校方统计数据显示,毕业生对口就业率95.7%,企业满意度评价达4.8/5分。

多维度数据对比分析

指标类别成都新运高铁职校四川其他同类院校全国高铁职校均值
轨道类专业占比100%60%-70%约75%
校企合作单位数量48家(含18家铁路局)20-35家30家
实训设备总值(万元)1.2亿3000万-8000万6500万
双师型教师占比82%50%-65%68%
毕业生月均起薪(元)5800-65004500-55005200

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

学校采用“三阶递进”课程架构:基础阶段强化通识教育与职业素养;专业阶段通过动车组机械师实训室信号系统模拟平台等场景化教学提升技能;提升阶段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实施“导师制”专项培养。例如,铁道信号专业与成都铁路局联合开发《智能调度系统运维》课程,由企业工程师驻校授课。

  • 核心课程模块:轨道交通概论、机车电气传动、客运组织管理
  • 特色实训项目:CRH3型动车组模拟驾驶、接触网应急抢修演练
  • 证书考取支持:铁路机车车辆制动钳工、轨道车司机等12类职业资格

师资配置与教学质量

师资类型新运高铁职校行业平均水平
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8%25%
企业兼职教师比例45%20%
师生比1:121:18
省级教学成果奖数量6项2-3项

学校实施“双百工程”师资计划,要求专业教师每年下企业实践不少于60天,同时聘请退休铁路技师组建“大师工作室”。2023年教学质量报告显示,学生对课堂教学满意度达91.5%,企业对新人岗位适应能力评价较同类院校高18个百分点。

就业网络与升学通道

就业方向合作企业代表岗位晋升路径
铁路运输中国中车、成都地铁、重庆轨道集团站务员→值班站长→运营主管
车辆制造青岛四方、长客股份、新筑股份装配工→调试工程师→技术主管
信号维护卡斯柯信号、交控科技、泰雷兹检修员→系统工程师→项目经理

学校建立“就业跟踪服务”机制,毕业生入职后三年内可回校免费参加技能提升培训。2023届毕业生中,12%通过单招考试升入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等本科院校,实现“技能+学历”双提升。

硬件设施与区域影响

学校投资建设的“智慧高铁实训基地”包含:
1. 全尺寸复兴号模拟车厢:用于乘务服务、应急处置教学;
2. 牵引供电实训场:配备接触网检测车模型;
3. BIM技术中心:开展轨道工程设计实训。

区域服务方面,学校承接四川省人社厅“新型学徒制”培训项目,年培训社会人员超2000人次。与都江堰、彭州等地职教中心共建教学点,形成“一校多基地”的辐射网络。

作为西南地区高铁职业教育的先行者,成都新运高铁职业学校通过深度产教融合、精准专业布局和持续质量优化,已形成显著的品牌效应。其“校中厂、厂中校”的办学模式不仅保障了学生的高质量就业,更为轨道交通行业输送了大量“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骨干。随着“十四五”铁路规划推进,学校正计划拓展新能源机车维修等新兴专业,有望进一步巩固其在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tie/15328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