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山东工职技术学校)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以工科专业为特色,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校前身可追溯至1984年成立的济南纺织工业学校,2020年更名为现名,现为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校园占地1200余亩,设有智能制造学院、信息技术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开设45个高职专业,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12个。学校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与海尔、浪潮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形成“入学即入岗、毕业即就业”的人才培养闭环。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历经三次重大转型,从纺织中专到综合性高职院校,始终紧扣区域经济需求。2019年被教育部认定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现锚定“智能制造”与“数字技术”双核心,打造“工业互联网+”专业集群。
时间阶段 | 关键事件 | 办学成果 |
---|---|---|
1984-2004年 | 纺织工业学校时期 | 培养纺织行业技术骨干超万人 |
2005-2018年 | 升格高职院校 | 新增工科专业28个,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4项 |
2019年至今 | “双高计划”建设 | 立项国家级实训基地4个,校企合作项目年均增长30% |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三层递进”课程体系,覆盖基础技能、专项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培养。重点专业实行“1+X”证书制度,学生可考取工业机器人操作等国际认证。
专业类别 | 国家级骨干专业 | 省级一流专业 | 校企定制班比例 |
---|---|---|---|
智能制造类 | 机械设计与制造、电气自动化 | 数控技术、智能控制技术 | 85% |
信息技术类 | 软件技术、大数据技术 | 人工智能应用、云计算技术 | 90% |
现代服务类 |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 数字媒体艺术、老年服务 | 75% |
三、师资队伍与科研能力
学校实施“双师双能”提升计划,要求专业教师每五年累计企业实践不少于6个月。现有教授46人、副教授189人,博士学位教师占比达28%,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
师资类型 | 人数 | 企业经历年限 | 代表性成果 |
---|---|---|---|
双师型教师 | 368人 | 平均5.2年 | 参与制定行业标准12项 |
产业教授 | 67人 | - | 横向课题经费年均3000万元 |
教学创新团队 | 9支 | - | 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4项 |
四、实训条件与产教融合
学校建成“厂中校、校中厂”实训体系,与西门子、华为等企业共建12个产业学院。实训设备总值达6.8亿元,涵盖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领域。
-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智能网联汽车实训中心
- 省级公共实训中心:新一代信息技术实训中心
- 企业捐赠设备价值:2.3亿元(近三年)
五、学生发展与社会服务
学校推行“学分银行”制度,支持学生获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247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6项。
指标类型 | 2021届 | 2022届 | 2023届 |
---|---|---|---|
毕业生就业率 | 98.2% | 98.7% | 99.1% |
对口就业率 | 89.5% | 91.2% | 92.8% |
专升本录取率 | 28.7% | 31.4% | 34.1% |
在社会服务方面,学校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5万人次,承接企业技术研发项目120余项。与地方政府合作建立“乡村振兴学院”,开发农业物联网技术课程包,助力农村电商人才培育。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实训创新,已形成“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与岗位衔接”的办学特色。未来将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强国际化合作,力争成为全国智能制造职教高地标杆院校。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149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