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职业中专技术学校(以下简称"铜陵职专")作为安徽省铜陵市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校依托长三角产业优势,构建了以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为核心的专业群,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鲜明办学特色。通过引入企业实训基地、推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深化1+X证书制度试点,学校在区域职业教育领域展现出强劲竞争力。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本地就业占比超七成,为铜陵及周边地区输送了大量技术骨干,成为区域产业升级的重要人才支撑基地。
一、学校基础概况与发展历程
铜陵职专前身为创建于1984年的铜陵市第一职业高中,2005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校园占地120亩,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规模3200余人,教职工210人。学校设有机械工程、电子信息、财经商贸、旅游服务四大专业系,开设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会计事务等18个中职专业,其中省级示范专业3个、市级重点专业5个。
年份 | 在校生人数 | 专任教师数 | 实训设备总值(万元) |
---|---|---|---|
2018 | 2480 | 165 | 3200 |
2021 | 2850 | 192 | 4800 |
2023 | 3200 | 210 | 6500 |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改革
学校紧跟《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实施"三教"改革攻坚行动。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成效显著,近三年新增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商务运营等5个新兴专业,淘汰文秘、工艺美术等3个传统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公共基础+专业核心+拓展模块"三级架构,实践课程占比达60%,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案例教学覆盖率超85%。
专业大类 | 核心课程 | 校企合作企业 | 1+X证书通过率 |
---|---|---|---|
机械制造 | 数控编程与加工、CAD/CAM应用 | 铜陵精达集团、合肥海尔 | 82% |
信息技术 | 网络搭建与安全、Python程序设计 | 铜陵移动、中兴通讯 | 78% |
现代服务 | 酒店数字化运营、导游实务 | 铜陵洲际酒店、万达文旅 | 65% |
三、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模式创新
学校构建"四维联动"产教融合体系,形成"教学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格局。与铜陵经开区共建"园校融合"实训中心,引入12家规上企业设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创新"双主体"育人模式,组建"精达学院""铜冠班"等订单培养项目,实现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近五年累计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2300人次,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企业收入超500万元。
合作类型 | 参与企业数量 | 年均接收实习生 | 联合开发课程数 |
---|---|---|---|
订单培养 | 8家 | 320人 | 15门 |
实训基地共建 | 15家 | 450人 | 9门 |
技术研发合作 | 5家 | - | 7门 |
四、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学改革成效
实施"双师素质提升工程",建立"校企双向流动"机制。现有高级职称教师42人,占比20%;"双师型"教师136人,占专业课教师81%。近三年教师获省级教学能力比赛奖项9项,开发省级精品课程3门。教学改革典型案例包括"三段式"工学交替模式、"岗位导向"模块化教学等,学生技能竞赛获奖数量年均增长15%,2023年获省级以上奖项42项。
五、社会服务与升学就业质量
学校年均开展社会培训超1万人次,涵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退役军人技能提升等领域。建立"就业跟踪—质量反馈"机制,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83%,本地就业留存率较五年前提升12个百分点。升学渠道持续拓宽,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录取率从2018年的68%提升至2023年的89%,多名学生考入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合肥工业大学等本科院校。
当前,铜陵职专正面临产业升级加速、职教高考改革深化等新机遇。建议持续优化专业集群布局,加强数字经济相关专业建设;深化现代学徒制改革,完善企业课程认证体系;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构建"互联网+教育"新生态。通过强化类型教育特征,有望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打造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样板校。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161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