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教育其他

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校(贵州水校)

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校(贵州水校)是贵州省水利系统唯一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校,扎根西南地区水利事业六十余载,形成了“立足贵州、辐射西南、服务水利行业”的鲜明办学特色。学校以水利工程为核心,构建了涵盖水利水电工程、电力系统、土木工程等专业的集群化人才培养体系,深度对接国家“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作为全国水利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学校拥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省级高水平专业群等核心资源,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为乌江流域综合治理、西南水网建设输送了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可追溯至1956年成立的贵州省水利干部培训班,历经贵州省水利学校、贵州水电技工学校等发展阶段,2016年升格为高职院校。现形成“一校两区”办学格局,占地总面积达87.3公顷,建有集教学、实训、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校区。办学定位聚焦“四个服务”——服务国家水安全战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水利行业升级、服务乡村振兴需求,构建了“水利+智能”“水利+生态”的特色专业矩阵。

时间节点发展里程碑办学成果
1956-1998年中专阶段:培养水利基层技术骨干累计输送5000余名毕业生
1999-2015年多体制探索: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建成3个省级精品课程
2016年至今高职阶段:入选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

专业布局与教学资源

学校构建了以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为核心,覆盖电力工程、建筑工程、环境工程等领域的“大水利”专业群。其中,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专业被认定为省级特色骨干专业,开设的《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测量》等课程采用“现场浸润式”教学模式。教学资源方面,建有虚拟仿真实训中心、BIM技术应用中心,配备无人机测绘、智能灌区监控等新型实训设备。

专业类别代表专业实训基地类型合作企业
水利工程类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水工模型实训场中国电建集团贵阳院
电力工程类输配电工程技术智能变电站实训室贵州电网公司
生态环境类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水质检测实训中心贵州省农科院

师资队伍与科研能力

现有教职工246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42%,“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1%。组建了由全国水利职教名师领衔的教学团队,近五年承担省部级教改课题17项,开发《水工混凝土施工技术》等活页式教材3部。科研方面,围绕山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喀斯特地貌水土保持等方向形成特色,年均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突破500万元。

师资结构省级教学团队科研项目类型技术成果转化
教授/副教授68人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团队贵州省科技厅重点课题智能灌溉控制系统专利12项
博士/硕士156人水电站运行维护团队教育厅青年项目三维地质建模软件著作权
企业兼职教师43人水利信息化创新团队企业委托攻关项目生态护坡新型材料应用

产教融合与就业质量

学校构建“校-企-研”三位一体育人模式,与中铁五局、贵州水投集团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实施“订单班”培养。2023年数据显示,毕业生进入水利行业就业占比76.3%,其中83%在省内服务。典型就业单位包括构皮滩水电站、黄家湾水利枢纽等国家重点项目,部分优秀毕业生已成长为技术主管。

  • 就业特色:依托贵州“水利大省”优势,90%以上就业单位涉及水利产业链
  • 岗位分布:施工管理(38%)、工程监理(24%)、运维检测(19%)
  • 薪资水平:起薪区间5000-7500元/月,高原地区补贴另计

社会服务与国际交流

学校主动对接乡村振兴战略,近三年开展“水利技术下乡”培训127场,惠及3200余名基层人员。牵头组建黔川滇三省职教联盟,输出《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技术规范》等行业标准。国际化方面,承接老挝国家灌溉系统升级项目,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训水利技术人员23名,输出智能滴灌系统解决方案。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贵州水校正加快推进“数字孪生校园”建设,着力打造智慧水利专业群。随着《贵州省水网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实施,学校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在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水利人才道路上书写新篇章。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16350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