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教育其他

天坤皖北经济技术学校(皖北技术教育中心)

天坤皖北经济技术学校(皖北技术教育中心)是安徽省北部地区重要的职业教育机构,依托天坤国际控股集团的资源整合能力,聚焦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现代服务等领域,构建了“产教融合、校企联动”的办学模式。学校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目标,通过“订单式培养”“工学交替”等机制,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近年来,学校累计为长三角地区输送技术人才超1.2万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6%以上,成为区域产业升级的重要人才支撑基地。

在硬件设施方面,学校占地面积280亩,建有智能制造、汽车维修、电子商务等8大实训中心,实训设备总值达1.2亿元,其中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先进设备占比超过40%。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75%,企业兼职教师年授课量超600课时。通过与奇瑞集团、比亚迪等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学校实现了课程标准与岗位能力、教学过程与生产流程的深度衔接,形成“入学即入职、毕业即上岗”的培养特色。

办学背景与定位

天坤皖北经济技术学校成立于2018年,由天坤国际教育集团与皖北地方政府联合筹建,旨在服务淮海经济区产业转型需求。学校定位为“区域产业人才孵化基地”,重点覆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双轨制模式,满足企业对多层次技术人才的需求。

  • 核心功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企业定向培训、职业技能鉴定
  • 目标群体:初中/高中毕业生、企业在职员工、社会待业人员
  • 办学特色: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块化课程体系、终身学习服务
维度 天坤皖北经济技术学校 传统职业院校 企业内训中心
课程设计 行业标准+企业岗位需求融合 学科体系主导 单一企业技能导向
师资结构 双师型教师占比75% 理论型教师为主 企业技术人员兼职
就业方向 跨区域行业龙头企业 本地中小企业 单一企业定向输送

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围绕“工业4.0”技术变革趋势,动态调整专业布局。目前开设智能装备制造、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汽车等12个核心专业,其中省级示范专业3个。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拓展包”架构,学生前两年完成公共课与专业基础课,第三年进入企业实训基地进行岗位实战。

专业类别 代表专业 核心课程 合作企业
智能制造 工业机器人应用 PLC编程、自动化产线调试 格力电器、汇川技术
信息技术 大数据技术 Python数据分析、云计算基础 华为、科大讯飞
新能源 新能源汽车维修 动力电池管理、智能网联技术 比亚迪、国轩高科

校企合作与就业网络

学校与230余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形成“总部-区域-企业”三级就业服务体系。通过“冠名班”“学徒制”等模式,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2023年数据显示,毕业生在长三角地区就业占比达82%,平均起薪较省内同类院校高15%。

指标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毕业生总数 1850人 2100人 2450人
对口就业率 94.2% 95.6% 96.3%
头部企业就业占比 68% 72% 75%

实训资源与技术支持

学校投入1.8亿元建设产学研一体化实训基地,包含智能工厂模拟中心、工业物联网实验室等15个专项平台。与西门子、阿里云等企业合作开发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实现“理论-模拟-实操”三级跃迁。2023年实训设备更新率达30%,新增AI视觉检测、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模块。

  • 智能化实训中心:覆盖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等6大领域
  • 企业捐赠设备:价值超3000万元,年更新频次2次
  • 技术认证:拥有ABB机器人工程师、华为HCIA等28项认证资质

社会服务与区域贡献

学校面向皖北地区开展公益性职业技能培训,年培训量超5000人次,重点覆盖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等群体。与地方政府合作建立“技能扶贫基地”,累计助力3000余人实现就业增收。此外,学校技术团队参与地方中小企业技术改造项目47项,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2000万元。

天坤皖北经济技术学校通过“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不仅解决了传统职业教育与产业脱节的问题,更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其“校企共生”模式为县域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未来需在技术创新能力培育、国际化合作等方面持续突破,以应对产业升级对人才结构的更高要求。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16435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