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校(广州城建技校)是华南地区建筑类职业教育的标杆院校,创办于1980年,隶属于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管理。学校以“建设现代城市·培育筑梦英才”为办学宗旨,深耕建筑工程技术、市政工程、建筑装饰等领域,形成“依托产业办专业、产教融合育人才”的特色模式。作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学校开设15个核心专业,其中建筑施工、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测量等专业被列为广东省重点建设专业。近年来,学校通过“校企双制”办学,与中建四局、广州建筑集团等龙头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五年超98%,在省级及以上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超200项,被誉为“大湾区城市建设人才的摇篮”。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广州市建筑工程局技工学校,2005年升格为高级技工学校,2012年获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现有主校区位于天河区,占地120亩,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另设增城、番禺两个实训基地。办学定位聚焦“服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构建“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三位一体培养体系,累计为行业输送技术骨干超3万名。
专业布局与课程体系
学校专业设置紧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需求,形成“建筑施工与管理”“市政工程”“智能建造”“建筑装饰”四大专业群。其中,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测量技术等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课程体系融入BIM技术、装配式建筑等新业态内容。核心课程采用“项目导向+工学交替”模式,实践课程占比达60%,与华为技术、广联达科技等企业联合开发《智慧工地管理》《数字孪生建模》等特色教材。
专业类别 | 核心专业 | 实训室数量 | 合作企业 |
---|---|---|---|
建筑施工 | 建筑施工技术、工程测量技术 | 28 | 中建四局、广州建筑集团 |
市政工程 | 市政工程施工、给排水工程技术 | 15 | 广州市水务投资集团 |
智能建造 | 建筑智能化、BIM技术应用 | 22 | 广联达科技、欧特克软件 |
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学校实施“双师素质提升计划”,通过海外研修、企业挂职等方式强化教师实践能力。现有专任教师186人,其中正高级讲师12人,副高级职称占比45%,“双师型”教师达82%。建有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所,开发建筑类职业技能标准12项。数字资源方面,建成建筑构造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装配式建筑VR实训平台,校本资源库包含微课视频500余个、三维模型库覆盖20类典型工程案例。
指标类型 | 数值 | 对比2020年增长 |
---|---|---|
专任教师总数 | 186人 | +28% |
高级职称教师占比 | 45% | +15% |
双师型教师比例 | 82% | +30% |
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
学校构建“岗课赛证”融通培养机制,推行“1+X”证书制度,学生可考取建筑信息模型(BIM)、装配式建筑构件制作等14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近三年毕业生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179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5项。就业方面,与230余家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设立“订单班”覆盖80%专业,毕业生平均起薪达5800元/月,从事施工管理、工程监理等岗位比例超75%。
年份 | 就业率 | 对口就业率 | 升学率 |
---|---|---|---|
2021 | 98.3% | 81.2% | 6.5% |
2022 | 98.7% | 83.5% | 7.2% |
2023 | 99.1% | 85.3% | 8.1% |
社会服务与技术创新
学校面向行业开展“三项工程”:年培训建筑产业工人超5000人次,承接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1200人;技术研发方面,参与广州市轨道交通18号线BIM技术应用等重大项目,完成老旧小区改造技术方案设计37项;国际化办学方面,与德国埃尔福特职业学院共建“绿色建筑技术中心”,开发中德双语课程包,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68人。
发展挑战与战略方向
面对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的挑战,学校正推进三大战略:一是建设“智能建造产业学院”,引入物联网、机器人施工等前沿技术课程;二是深化“校企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企业攻关装配式建筑节点连接等关键技术;三是拓展国际认证体系,引入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学会(CIOB)职业标准。预计至2025年,将实现专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建成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2个,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筑类技术技能人才高地。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172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