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教育其他

临海海商职业技术学校(临海海商技校)

临海海商职业技术学校(简称“临海海商技校”)是一所扎根于沿海经济带、深度融入海洋产业生态的职业院校。学校以“海洋强国”战略为指引,聚焦船舶制造、航运物流、海洋资源开发等核心领域,构建了“产教融合、工学交替”的特色育人体系。办学十余年来,累计培养超万名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覆盖沿海港口、造船企业及涉海服务机构,部分优秀校友已成长为行业骨干。学校通过“校企双元”教学模式,将理论课堂与码头实操、模拟舱训练相结合,形成“教室-船坞-实验室”三位一体的培养场景。其船舶电气自动化、航海技术等专业在省内同类院校中率先通过国际海事组织(IMO)认证,实训设备总值超2亿元,与数十家龙头企业共建“订单班”,实现招生即招工、毕业即顶岗的高效衔接。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2008年创立的临海市船舶技工学校,2015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全日制职业技术学校,2020年获批“省级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办学目标定位于“服务海洋经济全产业链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重点对接《“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中明确的高端船舶制造、智能航运、深海养殖等新兴领域。

发展阶段关键事件办学规模
2008-2015年船舶技工学校阶段,开设焊接、电工等基础工种在校生800人,校舍面积1.2万㎡
2016-2020年升格技校后新增航海技术、轮机工程专业实训设备投入超8000万元,校企合作单位达23家
2021年至今建设数字化航海模拟中心,开发虚拟舵机实训系统年培训社会船员超2000人次,毕业生对口就业率91%

专业体系与课程特色

学校构建“海洋装备+航运服务+生态养护”三足鼎立的专业集群,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4个。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岗位模块”模式,如航海技术专业设置船舶操纵、海事法规、远洋通信等核心课,并引入“水手工艺”“GMDSS设备维护”等国际认证课程。

专业大类代表专业核心课程职业证书
船舶工程技术船舶制造与修理船体放样、舾装工艺、LNG船焊接技术焊工四级证、船舶钳工证
航运管理国际航运业务管理租船实务、提单法律、供应链优化报关员资格证、国际货运代理证
海洋生物科技水产养殖技术深远海网箱设计、藻类繁育技术、水质监测水产养殖员证、海上急救证

师资结构与教学创新

现有教职工246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78%,拥有省级教学团队2支。创新实施“船长导师制”,聘请退休远洋船长、轮机长担任实践导师,推行“3个月在校学习+3个月企业跟岗”交替培养。2022年开发“船舶三维设计虚拟仿真”XR课程,获全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大赛一等奖。

师资类型人数企业经历要求代表成果
理论教师95人需具备2年企业实践经历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船舶原理》
实训导师112人全部持有高级技师证研发“船用柴油机故障诊断”实训包
企业兼职教师39人来自中远海运等龙头企业联合开发《智能航运系统操作规范》

实训条件与产教融合

校内建有“一港两中心”实训体系:模拟港口包含3万吨级虚拟码头操作系统,船舶工程中心配备数控肋骨冷弯机、船用钢板预处理流水线,航运虚拟中心配置360度船舶操纵模拟器。与扬帆集团共建“海上流动课堂”,学生每年登船实习超600人次。

  • 实训基地亮点:
    • 投资1.2亿元建造国内首个教学用自升式钻井平台
    • 与海事局共建船员适任评估考场,年考核量占全省1/3
    • 开发“船舶分段装配VR实训系统”获国家专利

学生发展与社会影响

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平均月薪6820元,显著高于省内高职平均水平。2023年“航行中国”社会实践队完成南海岛礁生态调查项目,获团中央表彰。学校牵头成立的“东海航运职教联盟”吸纳76家企业,共同制定《智能船舶技术员》等4项团体标准。

指标类别2021年2022年2023年
毕业生获取职业证书率89%92%94%
企业满意度86.5分88.2分90.7分
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386万520万780万

作为沿海职教改革的先行者,临海海商技校通过“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精准布局,破解了传统海事教育与产业需求脱节的难题。其“校企命运共同体”建设经验被教育部纳入产教融合典型案例库,但在新能源船舶、智慧航运等前沿领域仍需加快专业升级速度。未来需进一步强化国际合作,引入挪威船级社等国际认证标准,为“国船国造”战略输送更多复合型人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17258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