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院校学校列表(共140所)
什么是双一流院校

一、双一流院校的定义与背景

"双一流"是中国政府在2015年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全称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将中国的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建设成为世界一流。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标志着"双一流"正式启动。它整合了原来的"211工程"和"985工程",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升级版"发展框架。

二、双一流建设的时间节点与目标

  • 2015年:政策落地的关键年,国务院印发总体方案
  • 2020年:实现"若干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的小目标
  • 2030年:让更多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有几所冲到世界一流前列
  • 21世纪中叶:让中国的一流大学和学科在数量和实力上都稳居世界前列,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三、最新双一流院校名单

第二轮全国双一流大学名单共计147所,在第一轮140所基础上新增了山西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湘潭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7所高校。

部分代表性双一流院校:

  • 清华大学
  • 北京大学
  • 浙江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
  • 复旦大学
  • 南京大学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武汉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
  • 西安交通大学

四、双一流院校的特色学科与优势领域

双一流建设学科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布局59个、工程类学科180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92个。

部分院校特色学科:

  •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A+学科)
  •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A+学科)
  •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A+学科)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与北大并列国内第一)
  •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与中石大并列国内第一)

五、双一流建设的政策与实施情况

双一流建设采取动态评估和调整机制,每5年评估一次,打破"终身制",促进高校之间的竞争与发展。

主要政策措施:

  • 统筹布局,动态调整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
  • 重点突破,打造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高地
  • 实施"强基计划"、基础学科系列"101计划"
  • 布局建设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实施一流学科培优行动

8年多来,"双一流"建设取得显著成果:"双一流"高校培养了全国超过50%的硕士和80%的博士,承担了90%以上的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任务。

六、双一流院校的地位与影响

入选"双一流",意味着学校被纳入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最高战略层面。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巨大,用于引进顶尖师资、建设一流实验室、改善教学科研设施等。

"双一流"高校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成效显著:培养了全国超过50%的硕士,80%的博士,承担了90%以上的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任务。

在"双一流"建设的示范引领下,各地结合区域发展急需以及资源禀赋,还重点支持400余所地方高水平大学和1300余个优势特色学科,呈现出奋勇争先、争创一流的蓬勃态势。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4.34803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