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

2300余亩

教育部

- 人气值:498
- 招办电话:028-87092355
- 官方网址:https://www.swufe.edu.cn/
- 电子邮箱:info@swufe.edu.cn
基本信息
西南财经大学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体,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被誉为“中国金融人才库”和“西部财经智库”。其前身可追溯至1925年成立的上海光华大学,历经多次变迁,于1985年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并逐步发展成为一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高等学府。
西南财经大学的历史源远流长,其 roots 可追溯到1925年在上海创立的光华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光华大学的经济系科迁至成都,与西南地区其他高校的经济学科合并,成立了四川财经学院。1985年,学校正式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并进入快速发展期。2000年,学校划归教育部直属,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这一历程反映了学校从区域性院校向全国性乃至国际性大学的转型,为中国西部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的财经人才。
在学术实力方面,西南财经大学以经济学、管理学为核心优势学科,设有金融学、会计学、保险学、统计学等国家级重点学科。学校现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等六大学科门类,下设金融学院、会计学院、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法学院等20余个学院和研究所。其中,金融学和应用经济学在国内外排名中 consistently 位居前列,学校还拥有多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点和硕士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研究机会。近年来,学校在数字经济、绿色金融等新兴领域加强了研究,推动学科交叉创新。
校园生活丰富多彩,西南财经大学拥有柳林和光华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2300余亩。校园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包括现代化图书馆、体育场馆、学生公寓和餐饮中心。学校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组织了各类社团活动、学术竞赛和文化节,如“财经论坛”、“创新创业大赛”等, fostering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此外,学校提供完善的奖学金和助学金体系,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确保教育公平。学生还可以参与国际交流项目,拓宽视野,增强跨文化沟通能力。
国际交流是西南财经大学的重要特色之一。学校与全球多所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如美国哈佛大学、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等,开展了学生交换、联合研究和双学位项目。每年,学校招收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 promoting 多元文化融合。同时,西南财经大学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和论坛,发表高水平研究成果,提升国际影响力。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学校的学术生态,也为学生提供了全球化的发展平台。
在成就和排名方面,西南财经大学 consistently 位列中国财经类高校前列。根据QS世界大学排名和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学校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 often 进入全球前500名。学校教师团队包括多名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他们在金融改革、经济政策等领域做出了 significant 贡献。校友网络遍布全球,许多毕业生在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中担任要职,如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华为等,彰显了学校的育人成果和社会影响力。
展望未来,西南财经大学将继续坚持“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校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科建设,特别是在数字金融、可持续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产学研结合。学校计划扩大国际合作,吸引更多顶尖学者和学生,努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经济管理类大学,为中国和全球的经济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这一愿景体现了学校对卓越的追求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展开全部

奖助学金
西南财经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在财经领域享有盛誉。对于广大考生及家长而言,在关注其卓越学术声誉的同时,求学期间的经济成本与学校提供的资助保障体系也是至关重要的决策因素。西南财经大学已构建起一套相对完善、涵盖面广的“奖、助、贷、勤、补、减、免”多元化学生资助体系,旨在激励优秀学子成才,并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无忧入学、安心就读。
学费与住宿费标准
西南财经大学的学费标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四川省物价部门的核准执行。一般而言,大部分普通本科专业的学费在每年4400元至5000元人民币之间,具体因专业而异。例如,文史类、经管类专业的学费通常处于此区间。部分特殊专业,如国际商务(中外合作办学)等,因其培养模式及成本差异,学费会相对较高,通常为数万元一年,考生在报考时需仔细查阅当年的招生章程。住宿费方面,学校根据不同的住宿条件(如公寓人数、设施配置等)收费标准有所不同,范围大致在每年1000元至1200元人民币之间。所有费用均需按学年缴纳。
其他学杂费用
除了学费和住宿费,学生还需考虑一些其他必要开支。这主要包括教材费、基本生活开销等。教材费一般为每学年500至1000元,学生可根据课程安排自行购买。生活开销因人而异,成都的生活成本相较于一线城市更为适中,但学生仍需为餐饮、交通、日常用品等做好预算。总体来看,一名普通本科生一年的总成本(含学费、住宿费及基本生活费)预计在2万至3万元人民币左右,为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学生提供了较为清晰的经济规划参考。
奖学金体系:激励学业卓越
西南财经大学设有完备的奖学金制度,用以奖励在学业、科研、社会实践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其奖学金体系层次丰富,覆盖面广:
国家级奖学金主要包括“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特别优秀的全日制本科生,额度为每人每年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则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额度为每人每年5000元。
校级奖学金种类更为多样,包括“综合奖学金”、“单项奖学金”等。综合奖学金根据学生的学年综合测评成绩评定,分为特等、一等、二等、三等,奖金数额从上千元至数千元不等,旨在全面肯定学生的综合素质。单项奖学金则用于奖励在学术研究、文体活动、社会工作、道德风尚等某一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
此外,还有许多由社会企业、知名校友及友好单位设立的“社会捐资奖学金”,如“铸信奖学金”、“中信奖学金”等,这些奖学金各有其特定的评选标准与奖励额度,为学子提供了更多元的荣誉和资金支持。
助学金体系:保障学生生活
助学金体系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保障。其核心是“国家助学金”,主要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费用开支。国家助学金根据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程度,分为不同等级,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300元,覆盖面较广,是助困体系中的主体部分。
除了国家助学金,学校还设有各类“社会捐资助学金”,以及学校自行设立的助学金项目。这些助学金与国家助学金相互补充,共同构建起坚实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网络,确保学生不因经济原因影响基本生活与学业。
其他资助措施
除了奖助学金,西南财经大学还提供了其他多种形式的资助渠道,形成了立体的帮扶体系。
国家助学贷款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学费和住宿费的主渠道。学生可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或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每人每年最高额度可达16000元,在校期间利息由国家财政补贴,毕业后开始还本付息,极大地缓解了学生的经济压力。
勤工助学是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精神的重要途径。学校在校内设立了大量的管理、服务等勤工助学岗位,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工作并获得劳动报酬,既锻炼了能力,又补贴了生活开销。
此外,学校还设有临时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冬衣补助、返乡车票补贴等应急性、临时性资助措施,用于帮助遭遇突发困难的学生渡过难关,体现了学校的人文关怀。
总结与建议
总而言之,西南财经大学不仅提供了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更通过其成熟且人性化的资助体系,为每一位学子的求学之路保驾护航。从激励顶尖学子的高额奖学金,到保障困难学生基本生活的助学金和助学贷款,再到提供实践机会的勤工助学,多维度的支持旨在创造一个公平、包容的成长环境。对于有意报考西南财经大学的学生而言,应全面了解这些政策,根据自身情况提前规划。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应完全消除顾虑,只需在入学时通过“绿色通道”办理相关手续,即可顺利入学,学校“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承诺是坚实而可靠的。
```展开全部

院校图册







西南财经大学交通路线指南
- 地铁线路:地铁4号线万盛站D口出站换乘公交
- 直达公交:W36路西南财大柳林校区东门站
- 骨干公交:309路西南财大南二门站
- 环线公交:771路柳台大道东站步行200米
- 快速公交:772路柳台大道科兴路口站
- 夜间线路:温江W24路夜班车覆盖校区周边
- 跨区线路:温江W28路直达光华校区接驳点

历年分数
地区 | 专业 | 年份 | 最高分 | 最低分 | 平均分 |
---|---|---|---|---|---|
00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珠峰计划”拔尖人才实验班) | 张三 | 2024 | 前端工程师 | 2020-05-15 |
00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珠峰计划”拔尖人才实验班) | 张三 | 2024 | 前端工程师 | 2020-05-15 |
00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珠峰计划”拔尖人才实验班) | 张三 | 2024 | 前端工程师 | 2020-05-15 |
00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珠峰计划”拔尖人才实验班) | 张三 | 2024 | 前端工程师 | 2020-05-15 |
新生指南
欢迎来到西南财经大学!作为一所位于四川成都的著名财经类高校,西南财经大学以其优秀的师资力量、丰富的学术资源和美丽的校园环境吸引着无数新生。无论你是来自哪里,这里都将是你未来四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家。这篇新生指南将帮助你快速适应大学生活,覆盖从入学准备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你轻松开启大学新篇章。
新生入学前,首先要完成报到手续。西南财经大学通常在开学前通过官方网站或邮件发送详细的报到指南,包括时间、地点和所需材料。请务必准备好身份证、录取通知书、高考准考证以及户口本复印件等证件。建议提前一天到达成都,以避免交通拥堵。报到当天,校园内会有志愿者引导,帮助你办理住宿登记、缴纳学费等事宜。住宿方面,学校提供多种宿舍选择,从四人间到六人间,设施齐全,包括空调、独立卫生间和网络。记得带上床上用品和个人生活用品,或者在学校超市购买,以节省行李空间。
西南财经大学的校园分为多个区域,主校区位于温江区,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新生可以下载校园地图APP或关注学校公众号,获取实时导航。图书馆是学习的核心场所,藏书丰富,提供安静的学习空间和电子资源,借书需凭学生证。食堂方面,学校有多个餐厅,如第一食堂、第二食堂和清真食堂,供应各种风味的菜肴,价格实惠,适合不同口味。此外,体育场馆、健身房和游泳池免费或低价向学生开放,鼓励大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校园内还有银行、邮局和超市,方便日常购物和金融服务。
学术是大学生活的重心。西南财经大学以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著称,课程设置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新生入学后,需登录教务系统选课,建议提前咨询学长学姐或导师,避免冲突。学习资源方面,除了图书馆,学校还提供在线学习平台和数据库,如CNKI和万方,帮助进行研究和论文写作。教授和助教通常 office hours,欢迎学生提问。参加学术讲座和研讨会可以拓宽视野,同时,学校有 tutoring 中心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支持。记住,平衡学习和休闲是关键,不要过度压力自己。
大学生活不仅仅是学习,社团和活动是结交朋友、发展兴趣的重要途径。西南财经大学有上百个学生社团,涵盖学术、体育、艺术和公益等领域。新生周期间,社团会举办招新活动,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加入,如辩论社、舞蹈团或志愿者协会。参与这些活动不仅能提升技能,还能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学校还定期举办文化节、体育比赛和晚会,例如新年晚会和校园歌手大赛,这些是放松和社交的好机会。建议新生积极参与,但也要合理分配时间,避免影响学业。
成都是一座宜居城市,交通便利。西南财经大学附近有地铁和公交线路,出行方便。新生可办理公交卡或使用移动支付 app。购物方面,校园内有超市和小卖部,周边有大型商场如伊藤洋华堂和万达广场,满足各种需求。餐饮选择多样,从街头小吃到高档餐厅,价格适中。健康方面,学校有医务室提供基本医疗服务,重大疾病可转诊至附近医院。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很重要。此外,成都气候湿润,夏季炎热,冬季温和,建议根据季节准备衣物。安全第一,注意个人财物和交通安全。
西南财经大学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地方,新生在这里将经历成长和挑战。通过这篇指南,希望你能更快适应环境,享受大学生活。记住,大学不仅是获取知识的地方,更是塑造人格、建立友谊的舞台。勇敢尝试新事物,保持开放心态,未来四年一定会收获满满。如果有任何问题,随时向老师、同学或学长学姐求助。祝你在西南财经大学度过美好时光!
展开全部

学杂费用
西南财经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在财经领域享有盛誉。对于广大考生及家长而言,在关注其卓越学术声誉的同时,求学期间的经济成本与学校提供的资助保障体系也是至关重要的决策因素。西南财经大学已构建起一套相对完善、涵盖面广的“奖、助、贷、勤、补、减、免”多元化学生资助体系,旨在激励优秀学子成才,并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无忧入学、安心就读。
学费与住宿费标准
西南财经大学的学费标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四川省物价部门的核准执行。一般而言,大部分普通本科专业的学费在每年4400元至5000元人民币之间,具体因专业而异。例如,文史类、经管类专业的学费通常处于此区间。部分特殊专业,如国际商务(中外合作办学)等,因其培养模式及成本差异,学费会相对较高,通常为数万元一年,考生在报考时需仔细查阅当年的招生章程。住宿费方面,学校根据不同的住宿条件(如公寓人数、设施配置等)收费标准有所不同,范围大致在每年1000元至1200元人民币之间。所有费用均需按学年缴纳。
其他学杂费用
除了学费和住宿费,学生还需考虑一些其他必要开支。这主要包括教材费、基本生活开销等。教材费一般为每学年500至1000元,学生可根据课程安排自行购买。生活开销因人而异,成都的生活成本相较于一线城市更为适中,但学生仍需为餐饮、交通、日常用品等做好预算。总体来看,一名普通本科生一年的总成本(含学费、住宿费及基本生活费)预计在2万至3万元人民币左右,为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学生提供了较为清晰的经济规划参考。
奖学金体系:激励学业卓越
西南财经大学设有完备的奖学金制度,用以奖励在学业、科研、社会实践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其奖学金体系层次丰富,覆盖面广:
国家级奖学金主要包括“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特别优秀的全日制本科生,额度为每人每年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则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额度为每人每年5000元。
校级奖学金种类更为多样,包括“综合奖学金”、“单项奖学金”等。综合奖学金根据学生的学年综合测评成绩评定,分为特等、一等、二等、三等,奖金数额从上千元至数千元不等,旨在全面肯定学生的综合素质。单项奖学金则用于奖励在学术研究、文体活动、社会工作、道德风尚等某一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
此外,还有许多由社会企业、知名校友及友好单位设立的“社会捐资奖学金”,如“铸信奖学金”、“中信奖学金”等,这些奖学金各有其特定的评选标准与奖励额度,为学子提供了更多元的荣誉和资金支持。
助学金体系:保障学生生活
助学金体系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保障。其核心是“国家助学金”,主要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费用开支。国家助学金根据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程度,分为不同等级,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300元,覆盖面较广,是助困体系中的主体部分。
除了国家助学金,学校还设有各类“社会捐资助学金”,以及学校自行设立的助学金项目。这些助学金与国家助学金相互补充,共同构建起坚实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网络,确保学生不因经济原因影响基本生活与学业。
其他资助措施
除了奖助学金,西南财经大学还提供了其他多种形式的资助渠道,形成了立体的帮扶体系。
国家助学贷款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学费和住宿费的主渠道。学生可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或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每人每年最高额度可达16000元,在校期间利息由国家财政补贴,毕业后开始还本付息,极大地缓解了学生的经济压力。
勤工助学是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精神的重要途径。学校在校内设立了大量的管理、服务等勤工助学岗位,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工作并获得劳动报酬,既锻炼了能力,又补贴了生活开销。
此外,学校还设有临时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冬衣补助、返乡车票补贴等应急性、临时性资助措施,用于帮助遭遇突发困难的学生渡过难关,体现了学校的人文关怀。
总结与建议
总而言之,西南财经大学不仅提供了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更通过其成熟且人性化的资助体系,为每一位学子的求学之路保驾护航。从激励顶尖学子的高额奖学金,到保障困难学生基本生活的助学金和助学贷款,再到提供实践机会的勤工助学,多维度的支持旨在创造一个公平、包容的成长环境。对于有意报考西南财经大学的学生而言,应全面了解这些政策,根据自身情况提前规划。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应完全消除顾虑,只需在入学时通过“绿色通道”办理相关手续,即可顺利入学,学校“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承诺是坚实而可靠的。
```展开全部

开设专业
就业方向












招生简章


















院校资讯
-
西南财经大学预科分数(西南财大预科线)
西南财经大学预科分数作为少数民族预科班招生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呈现出显著的波动性与区域差异性。根据2020-2023年招生数据显示,该校预科录取分数线在多数省份维持在一本线附近,但实际分差受民族配额、报考热度及省份教育资源水平影响较大。例如,
-
四川西南财经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南财大研线)
西南财经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其考研分数线始终是考生关注的焦点。该校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学科优势,在金融、会计、统计等专业领域具有极高的行业认可度,导致报考热度持续攀升。近五年数据显示,学术型硕士复试线普遍高于国
-
西南财经大学23年录取分数线(西南财大23分数线)
西南财经大学2023年录取分数线呈现出显著的学科优势与区域差异化特征。从全国整体来看,该校在传统高考省份的理工类最低录取分普遍高于文科,而在新高考改革省份则呈现选科组合的结构性调整。以四川省为例,普通本科一批理科录取线达635分,超省控线1
-
西南财经大学审计专硕分数线2023(西财审计专硕线23)
西南财经大学作为国内财经类高校的顶尖代表,其审计专业硕士(MAud)项目长期受到考生高度关注。2023年该校审计专硕分数线呈现显著波动,其中全日制方向总分要求较2022年下降10分至245分,非全日制方向则大幅上调15分至210分,这一反向
-
西南财经大学考研分数(西南财大考研分数线)
西南财经大学作为中国财经类高校的领军者,其考研分数近年来持续攀升,反映出学科实力与报考热度的双重驱动。从2019年至2023年,该校多数专业复试线以每年5-10分的幅度增长,金融、会计等王牌专业涨幅更是高达20分。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西财2
-
西南财经大学财政学研究生分数线(西南财大财政学研线)
西南财经大学财政学研究生分数线作为衡量考生竞争力的核心指标,近年来呈现出明显的波动性与结构性特征。从2019年至2023年,该专业复试线总分从360分攀升至385分,单科线中英语和政治稳定在55-65分区间,业务课一(数学)则从80分逐步上
-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专硕分数线(西南财大金融专硕线)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专硕分数线作为衡量考生竞争力的核心指标,近年来呈现显著波动与结构性分化特征。从2019年至2023年,校线从360分攀升至385分,五年间涨幅达25分,远超国家A区线平均增幅。这一趋势既反映金融行业热度持续升温,也与院校推免
-
西南财经大学mem分数线(西南财大MEM线)
西南财经大学MEM(工程管理硕士)分数线作为考生择校的重要参考指标,其波动既反映了院校选拔标准的动态调整,也映射出考生竞争态势与行业需求变化。从近年数据来看,该校MEM分数线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尤其在管理类联考综合改革后,数学基础要求提升、
-
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分数线(西财硕士考研线)
西南财经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其硕士研究生招生分数线始终是考生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考研竞争加剧和学科特色分化,该校分数线呈现多维度动态变化特征。从宏观层面观察,2020-2023年学术型硕士校线整体波动幅度控制在10分以内,
-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专科分数线(西财天府专科线)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专科分数线是考生填报志愿的重要参考指标,其变化趋势与多重因素密切相关。作为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该校专科批次招生覆盖多个省份,分数线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与专业分化特征。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改革推进和专升本渠道拓宽,该
-
西南财经大学2019考研分数线(西南财大19研考分数线)
西南财经大学2019年考研分数线呈现出明显的学科差异化与竞争白热化特征。从整体来看,该校作为财经领域顶尖高校,其复试线普遍高于国家线,尤其是金融、会计等王牌专业分数线远超国家线30%以上。据公开数据显示,学术型硕士中金融学(370/60/9
-
西南财经大学浙江录取分数线2023(西南财大浙23分数线)
2023年西南财经大学在浙江省的录取分数线呈现显著波动特征,其中普通类一段最高分较2022年下降8分,但最低分反升5分,形成"高分收窄、低分抬升"的特殊态势。从专业维度观察,金融学(金融科技)和会计学(ACCA)持续领跑,最低录取位次较去年
-
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录取分数线(西南财大研招分数线)
西南财经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其研究生院录取分数线始终是考生关注的焦点。从近年数据来看,该校分数线呈现“稳中有升、学科分化”的特点。以2023年为例,学术型硕士总分线集中在360-385分区间,专业型硕士则因专业特性差异较
-
西南财经大学录取分数线(西财录取分数)
西南财经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其录取分数线长期处于高位,是考生竞争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标尺。从近年数据来看,该校在传统高考省份的理科录取线普遍高于省控线120-180分,文科则高80-150分,呈现显著的学科优势溢价。分数线
-
西南财经大学2018录取分数线(西财18录取线)
西南财经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其2018年录取分数线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性、专业分层性和政策导向性。从全国整体来看,该校在传统高考大省(如河南、山东)的录取线持续高位运行,理科最低分超省控线120-150分,文科超80-110分
-
西南财经大学专科分数(西南财大专科线)
西南财经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其专科教育长期聚焦于金融、会计等特色领域。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改革推进,该校专科批次招生呈现“缩量提质”趋势,2023年仅保留会计、财务管理等核心专业,且全国招生计划控制在200人以内。从录取
-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分数线(西财天府学院录取线)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作为一所具有深厚财经底蕴的独立学院,其录取分数线始终是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与考生竞争加剧,该校分数线呈现出明显的动态变化特征。从宏观层面看,其分数线受多重因素交织影响:一方面,四川省高考报名人
-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分数线(西南财大金融分线)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作为国内顶尖金融人才培养基地,其录取分数线长期处于高位并呈现显著上升趋势。从2018年至2023年,普通批次最低录取分波动上升12-18分,大类招生改革后专业分流竞争加剧,2023年超出省控线140分以上。横向对比显示
-
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2023(西南财大2023研招分数线)
2023年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呈现显著分化特征,学术型学位与专业型学位差异持续扩大,经济学、管理学等优势学科竞争白热化,而部分理工科及交叉学科分数线波动明显。从整体来看,该校复试线延续了“头部学科领跑、基础学科维稳”的格局,金融、会
-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专硕分数线(西南财大会计专硕线)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专硕(MPAcc)分数线长期以来处于国内同类院校高位,其背后折射出学科实力、报考热度与竞争强度的多重博弈。作为财政部直属的“双一流”建设高校,西南财经大学在会计学科领域具有显著优势,连续多年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位列全国前茅。其
-
西南财经大学2023年研究生分数线(西南财大23研线)
2023年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招生分数线呈现显著分化特征,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分数线走势差异明显。据公开数据显示,该校学术型硕士总分线较2022年平均上涨8-12分,其中经济学、管理学等优势学科涨幅达15分;专业型硕士(如金融专硕、会计专硕
-
西南财经大学计算机考研分数线(西南财大计研线)
西南财经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其计算机专业考研分数线近年来呈现显著波动特征。根据2019-2023年统计数据显示,学术型硕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复试线从310分攀升至360分,涨幅达16%;专业型硕士(电子信息)复试线从3
-
西南财经大学高考分数线(西南财大高考分数)
西南财经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其高考分数线长期处于高位,是考生报考财经类院校的重要风向标。近年来,该校分数线呈现“稳中有升、省际差异显著”的特点,尤其在传统优势学科(如金融学、会计学)的录取分上表现突出。以2023年为例,
-
西南财经大学专升本分数线(西南财大专升本线)
西南财经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其专升本招生工作始终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录取分数线受到招生计划、报考人数、考试难度及政策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体系改革深化和升学竞争加剧,该校专升本分数线呈现稳步上升
校历介绍
西南财经大学坐落于天府之国成都,其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1925年在上海创建的光华大学。彼时,正值中华民族内忧外患、寻求救亡图存之路的艰难岁月。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爱国的圣约翰大学师生为抗议帝国主义暴行,毅然离校,并自立筹建新校,取“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之意,定名“光华大学”,寓含“光我中华”之宏愿。自此,一所承载着民族气节与教育救国理想的大学诞生于世,这亦是西南财经大学最早的历史渊源。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华东、华北大片国土相继沦陷,光华大学为延续文脉、保存学术火种,决定内迁。1938年,光华大学成都分部正式建立,这便是西南财经大学在川办学的直接起点。分部虽处战时,条件极其艰苦,但在张寿镛、谢霖等先贤的艰苦卓绝努力下,不仅坚持办学,更在商科、法科等领域声名鹊起,为战时大后方培养了大批亟需的经济、金融和管理人才,其“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精神内核于烽火硝烟中初步铸就。
1952至1953年,为适应新中国大规模经济建设对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全国高等院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在此背景下,以成华大学(即原光华大学成都分部)为主体,汇聚了西南地区十七所院校的财经系科,包括重庆大学、贵州大学等校的经济系、商科专业,于1952年10月正式合并组建了四川财经学院。这是新中国早期组建的为数不多的几所综合性财经院校之一,标志着学校进入了国家高等财经教育的主流体系,开启了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学科的新纪元。
建校之初的四川财经学院,虽百端待举,却汇聚了一大批学术造诣深厚、满怀报国热情的知名学者,如著名经济学家彭迪先、陈豹隐、刘诗白、王叔云、吴世经、许廷星、汤象龙、归润章、刘心铨、梅远谋、李孝同等。他们筚路蓝缕,辛勤耕耘,不仅奠定了学校坚实的学术根基,更塑造了严谨求实的学风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治学传统,使学校迅速成长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财经教育高地和经济理论研究重镇。
1960年前后,学校迎来了首个发展高峰。因办学成就突出,学科体系完善,四川财经学院于1960年分设了四川财经学院和四川科学技术学院,同年,四川财经学院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科院校,跻身国家高等教育的第一方阵。然而,随后到来的“文化大革命”使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受到严重冲击,发展陷入停滞,甚至一度被迫停办,令人扼腕叹息。
“文革”结束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教育事业迎来复苏。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四川财经学院正式恢复办学,并再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归属中国人民银行主管。这一体制划转具有深远意义,使学校深深融入了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大潮,获得了强大的行业支撑和发展动力。学校紧抓历史机遇,迅速重建学科体系,扩大招生规模,引进师资力量,各项事业重新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1985年,为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学校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标志着其办学视野从服务四川一省扩展到辐射整个西南地区乃至全国。更名后的西财,学科建设步伐加快,在巩固财政、金融、会计、统计等传统优势学科的同时,积极拓展国际贸易、保险、经济信息管理、工商管理等新兴领域,逐步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金融学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世纪之交的2000年,是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年份。学校迎来了又一个重大发展契机: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这意味着西南财经大学进入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国家队”,站上了更高、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与此同时,学校抓住国家实施“211工程”的机遇,于1997年成为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获得了宝贵的资源支持,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实现了全面跨越式发展。
进入21世纪,西南财经大学的发展步伐愈发稳健而有力。2011年,学校又迎来一个里程碑式的飞跃,成功入选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该平台聚焦于“金融学科群与中国金融创新发展”,旨在打造国际一流的金融智库和人才培养基地,这极大地巩固和提升了学校在中国金融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学术影响力。
2017年,在国家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双一流”战略中,西南财经大学凭借其强大的办学实力和鲜明的学科特色,成功入选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其应用经济学(自定)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这为学校在新时期的国际化战略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开启了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财经大学的新征程。
纵观近百年的办学历程,西南财经大学的发展史是一部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与国家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的奋斗史。从光华大学的救国初心,到抗战内迁的赓续薪火;从院系调整的汇聚整合,到改革开放的焕发生机;从“211”、“985”平台的跨越,到“双一流”建设的启航,一代代西财人始终秉承“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大学精神,恪守“严谨、勤俭、求实、开拓”的校训,为国家,特别是金融和经济战线培养和输送了数以十万计的优秀人才,被誉为“中国金融人才库”,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如今的西南财经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师资力量雄厚、学科特色鲜明、教育质量优异、科研成果丰硕、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国家高水平研究型财经大学。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扎根中国大地,胸怀“两个大局”,致力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产出引领社会进步的创新成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更多的西财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