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市

1902

建校时间

217万平

占地面积

江苏省

主管部门
南京师范大学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其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变迁,于1984年更名为现名。学校以人文社科见长,兼具理学、工学等学科门类,享有“东方最美丽的校园”之美誉。作为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秉承“正德厚生、笃学敏行”的校训,培养了众多教育人才和各界精英,是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重要基地。
  • 人气值:736
  • 招办电话:025-83720759
  • 官方网址:www.njnu.edu.cn
  • 电子邮箱:njnu@njnu.edu.cn
学校概况
开设专业
就业方向
招生简章
院校资讯
校历介绍

基本信息

南京师范大学,简称“南师”,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同时也是江苏省属重点大学。学校以教师教育为特色,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二大学科门类,致力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社会发展。南京师范大学的三个校区——仙林、随园和紫金,各具特色,其中随园校区被誉为“东方最美丽的校园”,以其古典建筑和优美环境闻名。

南京师范大学的历史可追溯至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这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轫之一。其后,学校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多个重要发展阶段。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在原南京大学、金陵大学等有关院系的基础上组建了南京师范学院,校址设在原金陵女子大学旧址,继承了深厚的教育传统。1984年,学校更名为南京师范大学,标志着其从单一师范院校向综合性大学的转型。这一历史沿革体现了南师在中國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其不断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能力。

在学术实力方面,南京师范大学拥有强大的学科体系和科研平台。学校现有多个国家重点学科、江苏省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其中教育学、地理学、中国语言文学等学科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师资队伍雄厚,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高端人才。学校设有多个研究院所和实验室,如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道德教育研究所等,推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深度融合。近年来,南师在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并发表了大量高水平论文。

南京师范大学注重国际化发展,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与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涉及学生交换、联合培养、科研合作等多个领域。例如,南师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知名院校签署了合作协议,定期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和文化交流活动。此外,学校还设有孔子学院,推广中华文化,增强国际影响力。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学校的全球视野,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海外学习和实践机会。

校园文化是南京师范大学的一大亮点,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南师有众多学生社团和组织,涵盖学术、艺术、体育、公益等多个方面,如文学社、舞蹈团、志愿者协会等,定期举办文化节、艺术展、体育赛事等活动。随园校区的古典氛围和仙林校区的现代设施相得益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校还强调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毕业生中涌现出许多教育工作者、科学家和文化名人,为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南京师范大学在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荣获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学校多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科技进步奖,并在各类大学排名中位居前列,例如在QS世界大学排名和中国软科大学排名中表现突出。南师还注重社会服务,参与地方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发挥了高校的智库作用。这些成就彰显了学校的综合实力和社会认可度,为其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体而言,南京师范大学以其悠久的历史、卓越的学术、 vibrant 的校园文化和广泛的国际交流,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强化学科建设,推动创新发展,致力于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师范大学。南师不仅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还为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体现了其“正德厚生、笃学敏行”的校训精神。

展开全部

奖助学金

南京师范大学作为一所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始终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与全面的成长支持。对于广大考生及家长而言,大学的学杂费用以及相关的奖助学金政策是择校时考量的重要因素。南师大在收费上严格遵守国家规定,坚持公开透明;在资助体系上,则构建了“奖、助、贷、勤、补、免”多位一体的多元化体系,确保每一位学子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学,并激励优秀学生追求卓越。

学杂费用构成

南京师范大学的学杂费主要由学费、住宿费、代收费等部分构成。学费方面,学校严格依照江苏省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执行。普通文科类专业学费约为每年5200-5720元人民币,理工科、体育类专业略高,约为每年5500-6380元人民币。艺术类专业因其培养成本较高,学费也相对较高,通常在每年6800-7480元区间。软件工程等部分热门工科专业可能执行更高标准。住宿费根据宿舍条件不同有所差异,一般在每年800-1500元之间,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此外,入学时需一次性缴纳代收费,包括教材费、体检费等,约在1000-1500元左右,此项费用为预收款,后期按实际发生情况多退少补。总体来看,南师大的收费标准处于国内公办高校的合理区间,性价比较高。

完善的奖学金体系

为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全面发展,南京师范大学设立了层次丰富、覆盖广泛的奖学金体系。首先是面向全体优秀学生的校级奖学金,包括校长特别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等,奖励额度从数千元至上万元不等,评选主要依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表现。其次是国家级奖学金,其中国家奖学金额度为每人每年8000元,用于奖励特别优秀的在校生;国家励志奖学金额度为每人每年5000元,专门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此外,学校还设有各类社会捐赠奖学金,如“朱敬文奖学金”、“冯茹尔奖学金”等,由热心教育事业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捐资设立,奖励在不同领域有突出表现的学生。这些奖学金共同构成了对学生学术成就和综合素质的强力认可与物质激励。

全面的助学金政策

为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安心就学,南师大建立了完善的助学金体系,其核心是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金分为不同等级,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300元,覆盖了相当比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他们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除了国家助学金,学校还积极拓展社会助学金渠道,如“伯藜助学金”、“敬文助学金”等,为困难学生提供额外的经济支持。更重要的是,学校秉持“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理念,不仅提供经济帮助,还通过“发展型资助”项目,如技能培训、研学活动等,助力困难学生提升综合能力,实现从“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的跨越。

国家助学贷款与勤工助学

国家助学贷款是解决学生学费和住宿费问题的主渠道。学生可在入学前向户籍所在地的教育部门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每人每年最高可申请16000元(如有政策调整,以最新规定为准),在校期间的利息由国家财政补贴。此外,学校在校内设立了大量的勤工助学岗位,如图书馆助理、办公室助理、实验室助理等。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工作,获取一定的劳动报酬,这不仅是经济上的补充,更是锻炼实践能力、提前接触社会的宝贵机会。学校通过“绿色通道”确保被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即使一时无法凑齐学费,也能先办理入学手续,之后再通过申请贷款、助学金等方式解决费用问题。

南京师范大学的学杂费用标准公开、合理,与其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相匹配。而更为亮眼的是其构建的立体化、多元化的奖助体系。这一体系如同一个强大的安全网和助推器,既保证了无一名学生因经济原因被拒于大学门外,又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努力向学、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选择南师大,不仅是选择了一所学术底蕴深厚的百年学府,更是选择了一个有温度、有保障、充满机遇的成长平台。在这里,每一位学子都可以心无旁骛地追求知识、探索未来,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展开全部

院校图册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交通路线指南

    • 50路:南京车站 → 仙林中心站
    • 70路:丹徒广场 → 仙林中心站
    • 97路:南京站·北广场东 → 灵山北路总站
    • 108路:南京站·北广场东 → 仙林中心站
    • 139路:南京站·北广场东 → 仙林中心站
    • 146路:仙居雅苑 → 仙林中心站
    • 165路:仙林中心站 → 经天路地铁站
    • 310路:仙林中心站 → 学则路地铁站
    • 321路:仙林中心站 → 元化路
    • 322路:仙林中心站 → 九乡河西路
    • 地铁2号线:学则路站、仙林中心站(距校区约1.5公里)
    • 地铁4号线:汇通路站(距校区约2公里)
温馨提示:公交线路可能因市政建设临时调整,建议出行前查询最新公交信息
南京师范大学分校地址
南京市栖霞区文苑路1号(仙林校区)

历年分数

地区 专业 年份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0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珠峰计划”拔尖人才实验班) 张三 2024 前端工程师 2020-05-15
0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珠峰计划”拔尖人才实验班) 张三 2024 前端工程师 2020-05-15
0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珠峰计划”拔尖人才实验班) 张三 2024 前端工程师 2020-05-15
0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珠峰计划”拔尖人才实验班) 张三 2024 前端工程师 2020-05-15
加载更多

新生指南

欢迎来到南京师范大学

亲爱的南京师范大学新生们,欢迎你们加入这个充满活力与智慧的大家庭!南京师范大学(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NNU)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始建于1902年,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教育质量闻名于世。作为新生,你们即将开启一段精彩的大学生活,这里不仅是求知的殿堂,更是成长与梦想的摇篮。本指南将为你提供全面的入学攻略,帮助你快速适应校园环境,充分利用资源,享受充实而难忘的大学时光。记住,南师大会是你的第二个家,愿你在这里收获知识、友谊和美好回忆!

校园环境概览

南京师范大学拥有多个校区,其中随园校区、仙林校区和紫金校区是主要教学区。随园校区以其古典园林风格著称,绿树成荫、古建筑林立,被誉为“东方最美丽的校园”;仙林校区则现代化设施齐全,宽敞明亮,是大多数本科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心。校园内设施完善,包括教学楼、实验室、运动场和休闲区,整体环境宁静而富有学术氛围。建议新生入学后先参加校园导览活动,熟悉主要建筑如图书馆、行政楼和食堂的位置,以便更快融入。南师大的绿化率很高,四季景色各异,春天樱花盛开,秋天银杏叶黄,是散步和放松的好去处。别忘了利用校园APP或地图,方便导航和查询信息。

住宿指南

住宿是大学生活的重要部分,南师大为学生提供多种宿舍选择,主要包括四人间和六人间,配备基本家具如床、书桌、衣柜和空调。宿舍区通常分男女楼,每层有公共卫生间和淋浴间,部分宿舍还带有独立卫浴。新生入学时,学校会分配宿舍,建议提前查看住宿须知,准备好床上用品和个人用品。宿舍生活强调和谐共处,请遵守宿舍管理规定,如按时熄灯、保持卫生和安全用电。此外,宿舍区设有洗衣房、热水器和便利店,方便日常生活。如果想提升居住体验,可以加入宿舍社区活动,结交新朋友。记住,宿舍是你的小窝,保持整洁和安静有助于学习和休息。

饮食指南

南师大的饮食服务非常丰富,校园内有多家食堂,如仙林校区的第一食堂、第二食堂和随园校区的风味食堂,提供各式菜品,从家常菜到地方小吃,价格实惠且卫生可靠。食堂通常采用刷卡消费,新生可办理校园一卡通,方便就餐和购物。推荐尝试南京特色美食,如鸭血粉丝汤、盐水鸭和汤包,这些在食堂或校外小吃街都能找到。除了食堂,校园周边还有众多餐馆和咖啡厅,适合聚会或放松。注意饮食健康,平衡营养,避免过度依赖外卖。学校还会举办美食节活动,让你体验多元文化。总之,吃好喝好是保持活力的关键,南师大的美食天地等你探索!

学习资源与技巧

学习是大学的核心,南师大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大型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和专用自习室。图书馆藏书浩如烟海,涵盖各个学科,还提供在线数据库和学术支持服务,新生可参加图书馆培训以高效利用这些资源。教室设施先进,多媒体教学设备齐全,建议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以跟上课程进度。南师大强调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多与教授和同学交流,参加学术讲座和研讨会,能拓宽视野。时间管理至关重要,制定学习计划,避免 procrastination。此外,学校有 tutoring 中心和语言实验室,帮助提升技能。记住,大学学习不仅是获取知识,更是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充分利用南师大的学术环境,你将受益匪浅。

交通出行指南

南京师范大学位于南京市,交通便利,新生可通过多种方式到达学校。如果乘飞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有地铁和巴士直达仙林校区;乘火车的话,南京站或南京南站均有地铁连接,地铁2号线可直达仙林校区附近。校内交通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校园面积较大,建议购买或租赁自行车方便通勤。南京市公共交通发达,地铁和巴士覆盖全城,使用校园一卡通或手机支付可享受优惠。外出时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规则,尤其是夜间出行最好结伴。学校还会提供 shuttle 巴士 between campuses,方便学生跨校区活动。规划出行时,可用地图APP查询路线,节省时间。总体而言,南师大的交通网络让你轻松探索南京这座历史名城。

社团与课外活动

大学生活不仅仅是学习,社团和课外活动是丰富体验的重要部分。南师大拥有众多学生社团,涵盖学术、艺术、体育和公益等领域,如文学社、舞蹈团、篮球队和志愿者协会。新生入学后,学校会举办社团招新活动(俗称“百团大战”),这是加入心仪社团的好机会。参与社团能锻炼领导力、团队合作和社交技能,还能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此外,学校定期组织文化活动、体育赛事和节日庆典,如迎新晚会、运动会和传统文化节,鼓励新生积极参加以融入社区。平衡学业与活动,避免过度投入,但也不要错过这些提升自我的机会。南师大的多元环境让你在乐趣中成长,开启精彩人生。

注意事项与结语

作为新生,注意事项包括安全、健康和学术诚信。安全方面,保管好个人财物,避免夜间独自外出,熟悉 emergency contacts 如校园保安和医务室。健康管理很重要,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学校有医务室提供基本医疗 services,必要时可购买医疗保险。学术上,遵守 Honor Code,杜绝抄袭和作弊,维护学术声誉。此外,适应大学生活可能有压力,多与辅导员、同学或心理咨询中心交流,寻求支持。南师大是一个包容的社区,尊重 diversity 和 inclusivity。最后, embrace the journey ahead—大学四年是宝贵的成长时光,勇敢尝试新事物,保持好奇心和热情。祝愿你在南京师范大学度过充实而快乐的岁月,成就更好的自己!

展开全部

学杂费用

南京师范大学作为一所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始终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与全面的成长支持。对于广大考生及家长而言,大学的学杂费用以及相关的奖助学金政策是择校时考量的重要因素。南师大在收费上严格遵守国家规定,坚持公开透明;在资助体系上,则构建了“奖、助、贷、勤、补、免”多位一体的多元化体系,确保每一位学子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学,并激励优秀学生追求卓越。

学杂费用构成

南京师范大学的学杂费主要由学费、住宿费、代收费等部分构成。学费方面,学校严格依照江苏省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执行。普通文科类专业学费约为每年5200-5720元人民币,理工科、体育类专业略高,约为每年5500-6380元人民币。艺术类专业因其培养成本较高,学费也相对较高,通常在每年6800-7480元区间。软件工程等部分热门工科专业可能执行更高标准。住宿费根据宿舍条件不同有所差异,一般在每年800-1500元之间,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此外,入学时需一次性缴纳代收费,包括教材费、体检费等,约在1000-1500元左右,此项费用为预收款,后期按实际发生情况多退少补。总体来看,南师大的收费标准处于国内公办高校的合理区间,性价比较高。

完善的奖学金体系

为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全面发展,南京师范大学设立了层次丰富、覆盖广泛的奖学金体系。首先是面向全体优秀学生的校级奖学金,包括校长特别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等,奖励额度从数千元至上万元不等,评选主要依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表现。其次是国家级奖学金,其中国家奖学金额度为每人每年8000元,用于奖励特别优秀的在校生;国家励志奖学金额度为每人每年5000元,专门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此外,学校还设有各类社会捐赠奖学金,如“朱敬文奖学金”、“冯茹尔奖学金”等,由热心教育事业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捐资设立,奖励在不同领域有突出表现的学生。这些奖学金共同构成了对学生学术成就和综合素质的强力认可与物质激励。

全面的助学金政策

为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安心就学,南师大建立了完善的助学金体系,其核心是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金分为不同等级,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300元,覆盖了相当比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他们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除了国家助学金,学校还积极拓展社会助学金渠道,如“伯藜助学金”、“敬文助学金”等,为困难学生提供额外的经济支持。更重要的是,学校秉持“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理念,不仅提供经济帮助,还通过“发展型资助”项目,如技能培训、研学活动等,助力困难学生提升综合能力,实现从“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的跨越。

国家助学贷款与勤工助学

国家助学贷款是解决学生学费和住宿费问题的主渠道。学生可在入学前向户籍所在地的教育部门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每人每年最高可申请16000元(如有政策调整,以最新规定为准),在校期间的利息由国家财政补贴。此外,学校在校内设立了大量的勤工助学岗位,如图书馆助理、办公室助理、实验室助理等。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工作,获取一定的劳动报酬,这不仅是经济上的补充,更是锻炼实践能力、提前接触社会的宝贵机会。学校通过“绿色通道”确保被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即使一时无法凑齐学费,也能先办理入学手续,之后再通过申请贷款、助学金等方式解决费用问题。

南京师范大学的学杂费用标准公开、合理,与其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相匹配。而更为亮眼的是其构建的立体化、多元化的奖助体系。这一体系如同一个强大的安全网和助推器,既保证了无一名学生因经济原因被拒于大学门外,又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努力向学、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选择南师大,不仅是选择了一所学术底蕴深厚的百年学府,更是选择了一个有温度、有保障、充满机遇的成长平台。在这里,每一位学子都可以心无旁骛地追求知识、探索未来,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展开全部

开设专业

专业名称
专业介绍
汉语言文学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英语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数学与应用数学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物理学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化学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生物学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地理科学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心理学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教育学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学前教育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特殊教育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历史学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哲学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经济学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法学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社会学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政治学与行政学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新闻学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广播电视学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艺术设计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音乐学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体育教育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运动训练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软件工程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环境科学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旅游管理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工商管理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会计学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查看更多

院校资讯

  • 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分数线(南师大考研线)

    南京师范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其研究生招生工作始终秉持“公平、公正、科学”的原则。近年来,随着考研人数持续攀升及学科竞争加剧,该校研究生分数线呈现“稳中有升、学科分化”的特点。从2023年数据来看,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分

    2025年05月18日 0
  • 南京师范大学分数线2023(南师大23录取线)

    南京师范大学作为江苏省内顶尖师范类高校,其2023年招生分数线呈现显著的区域化特征与学科差异性。从全国范围看,该校在传统高考省份与新高考改革省份的录取标准存在明显分化,江苏本省生源竞争持续白热化,而省外计划因地域吸引力因素呈现波动性调整。理

    2025年05月18日 0
  • 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2023分数线(南师大2023研线)

    南京师范大学2023年研究生招生分数线呈现多维度调整特征,整体延续了近年考研竞争激烈化的趋势。据统计数据显示,学术型硕士总分线较2022年平均上涨5-8分,专业型硕士涨幅达3-6分,教育学、文学等优势学科复试门槛显著提升。值得关注的是,公共

    2025年05月18日 0
  • 南京师范大学2018录取分数线(南师大18录取线)

    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录取分数线呈现显著的地域性、学科性与政策性特征。从全国范围看,该校作为教育部直属"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江苏省内投放招生计划占比超过60%,省外生源主要覆盖河南、山东、安徽等教育大省。文科投档线普遍高于理科,师范类专业持

    2025年05月18日 0
  • 南京师范大学2023年考研分数线(南师大23考研线)

    南京师范大学2023年考研分数线呈现显著学科分化与竞争加剧态势。学术学位中,教育学、文学门类分数线同比上涨10-15分,理学、工学相对稳定;专业学位方面,教育硕士(Ed.M)总分线突破350分,艺术硕士(MFA)涨幅达20分,反映热门专业持

    2025年05月18日 0
  • 南京师范大学文科录取分数线(南师大文科分数线)

    南京师范大学作为中国东部地区基础教育文理学科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其文科录取分数线长期处于全国地方性师范大学前列。根据2019-2023年教育部公开数据及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公示信息,该校文科录取呈现三大特征:一是省内外分数线差异显著,江苏本省考

    2025年05月18日 1
  • 南师大考研录取分数线2023(南师大 2023 考研线)

    2023年南京师范大学考研录取分数线呈现显著分化趋势,整体总分线较2022年平均上浮5-10分,部分热门专业涨幅达15分以上。从学科门类看,文学、教育学等传统优势学科竞争白热化,部分专业报录比突破30:1;理工科专业则呈现稳中有降的态势,部

    2025年05月18日 0
  • 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分数线(南师大史研线)

    南京师范大学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师范院校,其历史学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稳居前列,考研竞争始终处于高位。历史学考研分数线既受国家线调控,也深受学校学科实力、报考热度及命题难度影响。近五年数据显示,该校历史学分数线常年高于国家线20-35

    2025年05月18日 0
  • 南京师范大学艺考生分数线(南师大艺考录取线)

    南京师范大学作为国内艺术类教育的重要阵地,其艺考生分数线始终是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近年来,该校艺术类专业录取规则呈现“文化与专业双轨并行”的特点,分数线波动既受省级统考政策调整影响,也与校考专业竞争强度密切相关。从2020-2023年数据

    2025年05月18日 0
  • 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分数线(南京师大研招分数线)

    南京师范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其研究生招生分数线始终是考生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考研竞争加剧和学科评估体系优化,南师大研究生招生呈现“稳中有升、分类施策”的特点。从整体趋势看,学术型硕士分数线紧贴国家线但存在学院自主划线

    2025年05月18日 0
  • 南京师范大学考研复试分数线(南师大研复分线)

    南京师范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其考研复试分数线始终是考生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报考人数持续增长以及国家线波动调整,南师大复试线呈现出明显的学科差异性、动态调整特征和竞争加剧态势。从宏观层面看

    2025年05月19日 0
  • 南京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2023(南师大23考研线)

    南京师范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其2023年考研分数线呈现出显著的学科分化与竞争加剧态势。从整体来看,多数学科门类分数线较2022年有所上涨,其中教育学、文学等传统优势学科涨幅明显,部分专业分数线甚至超过国家线30分以上。值

    2025年05月19日 0
  • 南京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分数线(南师大应用心理线)

    南京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作为教育学与心理学交叉的热门学科,其考研分数线始终处于高位波动状态。从近五年数据来看,该专业复试线呈现"大小年"交替特征,2023年应用心理硕士(专硕)复试线达385分,较2022年上涨12分,创历史新高。分数线走

    2025年05月19日 0
  • 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南师大研招线)

    南京师范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其研究生招生工作始终秉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录取分数线的划定既体现国家政策导向,又反映学校学科特色与人才培养定位。近年来,随着考研人数持续攀升,南师大研究生报考热度逐年上涨,部分优势学科

    2025年05月19日 0
  • 南京师范大学法硕分数线(南师大法硕录取线)

    南京师范大学法硕分数线是考生择校与备考的重要参考指标,其变化趋势反映了学校招生策略、学科竞争力及社会需求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在法学教育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其法硕项目因学科实力强、地理位置

    2025年05月19日 0
  • 考研南京师范大学分数线(南师大考研分数线)

    南京师范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其考研分数线始终是考生关注的焦点。该校学科门类齐全,教育学、文学、理学等优势学科常年保持较高竞争热度,而艺术学、工学等学科则呈现差异化竞争格局。从近年数据来看,南师大复试线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

    2025年05月20日 0
  • 2023年南京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2023南师大考研线)

    2023年南京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呈现显著分化特征,整体趋势与国家线动态、学科热度及报考规模紧密关联。从校线层面看,多数学科门类总分线较2022年小幅上浮,其中文学、教育学等传统优势学科涨幅明显,部分冷门专业则维持国家线水平。单科分数线中,公

    2025年05月20日 0
  • 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研究生分数线(南师大体研分数线)

    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研究生分数线是考生关注的焦点,其划定受到国家政策、报考人数、学科竞争等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随着体育学科考研热度上升,南师大体育研究生分数线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尤其在专业课和英语单科要求上更为明显。从历史数据看,总分线通常高于

    2025年05月20日 0
  • 南京师范大学2023分数线(南师大23分数线)

    南京师范大学2023年录取分数线呈现出显著的学科分化与区域差异特征。据权威数据显示,该校普通类本科批在江苏地区物理类最低录取分为598分(省控线512分),历史类为589分(省控线527分),分别超省控线86分和62分,创近五年新高。从全国

    2025年05月20日 0
  • 南京师范大学法律硕士分数线(南师大法硕分数线)

    南京师范大学法律硕士分数线是反映该校法学专业研究生招生竞争强度与学术门槛的重要指标。作为江苏省内顶尖师范类高校,南师大法律硕士(JM)近年来报考热度持续攀升,其分数线呈现稳步上升趋势。根据官方数据,2023年法律硕士(非法学)复试线为345

    2025年05月21日 0
  • 南京师范大学舞蹈系分数线(南师大舞蹈分数线)

    南京师范大学舞蹈系作为国内综合性高校中颇具影响力的艺术类专业之一,其录取分数线始终受到考生和家长的广泛关注。该系招生以舞蹈学(师范)和舞蹈表演为主,采用“文化+专业”的综合评价模式,近年来呈现出文化分要求逐年提升、专业竞争白热化的趋势。从2

    2025年05月21日 0
  • 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历年分数线(南师大考研分数线)

    南京师范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其研究生招生分数线始终是考生关注的焦点。历年数据显示,该校分数线呈现“稳中有升、学科分化、政策驱动”三大特征。从2018年至2023年,学术型硕士总分线累计上涨15-20分,专业型硕士涨幅达2

    2025年05月22日 0
  • 南京师范大学录取分数线-南师大录取分

    南京师范大学录取分数线综合评述 南京师范大学作为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其录取分数线历来是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学校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同时涵盖文、理、工、管、法等多个学科门类,录取分数线的波动与招生计划、专业热度、地域因

    2025年06月13日 0
  • 南京师范大学分数线-南师大分数线

    南京师范大学分数线综合评述 南京师范大学作为江苏省属重点高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其分数线一直备受考生和家长关注。学校以师范教育为特色,涵盖文、理、工、法、经济、管理等多学科门类,录取分数线因专业、省份、招生类型(如普通类、专项计划、艺术类

    2025年06月13日 0
查看更多

校历介绍

南京师范大学,简称南师大,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是一所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主管的综合性师范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其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清末时期的教育改革,历经多个重要历史阶段,见证了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变迁与发展。作为中国师范教育的重镇,南京师范大学不仅培养了无数教育人才,还在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为社会进步和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南京师范大学的起源可追溯至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这是中国近代最早成立的师范教育机构之一。清末时期,清政府推行新政,兴办新式学堂,两江总督张之洞奏请设立三江师范学堂,旨在培养中小学师资,推动教育现代化。学堂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办学理念,开设理化、博物、教育等课程,吸引了众多学者前来任教,为后来的高等师范教育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三江师范学堂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师范教育的开端,也为南京师范大学的悠久历史埋下了种子。

1915年,三江师范学堂更名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南高师时期,学校秉承“诚朴勤仁”的校训,强调学术自由和实用教育,聘请了陶行知、郭秉文等著名教育家担任教职。学校开设了教育、文史、数理等科系,并积极引进西方教育理念,推行男女同校,成为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先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办学成果显著,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后来的国立大学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持。

1921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改组为国立东南大学,这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国立东南大学以“止于至善”为校训,学科设置更加完善,涵盖了文、理、工、农、教育等多个领域。学校聚集了胡适、竺可桢、吴宓等学术大师,教学和科研水平迅速提升,成为当时中国高等教育的翘楚。国立东南大学的成立,不仅推动了师范教育的专业化,还促进了多学科融合发展,为南京师范大学的多元格局奠定了基础。

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国立东南大学与其他学校合并,改组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不久后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这一时期,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科建设日益丰富,成为全国最高学府之一。国立中央大学以“诚朴雄伟”为精神,强调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在战争年代坚持办学,培养了众多杰出人才。尽管历经抗日战争的内迁磨难,学校依然保持了较高的教育质量,为战后重建储备了力量。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立中央大学更名为南京大学,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1952年,根据国家高等教育改革政策,南京大学师范学院独立出来,正式成立南京师范学院。这一调整旨在专业化师范教育,满足新中国对师资的迫切需求。南京师范学院初期以培养中学教师为主,设置了中文、历史、数学、物理等系科,并继承了原中央大学的教育传统,迅速成为华东地区师范教育的重要基地。

在20世纪50至70年代,南京师范学院经历了多次政治运动的影响,但始终坚持办学,不断调整学科结构。学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行教育实习和科研活动,为江苏省及周边地区输送了大量教育工作者。这一时期,学院还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如支持农村教育和文化普及运动,体现了师范院校的社会责任感。尽管面临资源有限的挑战,南京师范学院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为后续发展做好了准备。

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南京师范学院更名为南京师范大学,标志着学校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更名后,学校扩大了学科范围,增设了非师范类专业,开始向综合性大学转型。南京师范大学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了一批知名学者,提升了科研和教学水平。同时,学校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海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推动教育国际化。

20世纪90年代,南京师范大学迎来了快速发展期。1996年,学校被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获得了更多资源支持。学校加强了基础学科建设,如教育学、心理学、文学和历史学等传统优势学科得到巩固,同时还发展了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等新兴领域。这一时期,南京师范大学的校园设施也得到改善,新建了图书馆、实验室和宿舍,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

2000年,南京师范大学与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等院校合并,组建了新的南京师范大学。这次合并进一步扩大了学校的规模和完善了学科体系,增加了工科和应用型专业,使学校更加多元化。合并后,南京师范大学形成了多校区格局,包括随园校区、仙林校区和紫金校区等,每个校区各有特色,共同支撑学校的全面发展。这一举措增强了学校的综合实力,为其跻身全国一流师范大学行列奠定了基础。

进入21世纪,南京师范大学继续深化教育改革,推进“双一流”建设。学校注重创新人才培养,推行学分制和跨学科课程,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在科研方面,南京师范大学在人文社科领域表现突出,如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在全国享有盛誉,同时自然科学领域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如环境科学和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学校还加强了社会服务,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近年来,南京师范大学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政策,致力于推动教育公平和高质量发展。学校扩大了招生规模,增加了贫困地区学生的入学机会,并通过在线教育等方式拓展教育覆盖范围。此外,南京师范大学还注重文化传承,保护和利用校园内的历史建筑,如随园校区被誉为“东方最美丽的校园”,体现了学校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展望。

南京师范大学的国际影响力也不断提升。学校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学生交换、联合研究和学术会议等活动。通过孔子学院等项目,南京师范大学推广中文和中国文化,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这些国际合作为学校师生提供了全球视野,也增强了中国教育的软实力。

总的来说,南京师范大学的历史是一部中国近现代教育发展的缩影。从三江师范学堂到国立中央大学,再到今天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学校始终秉承教育救国、教育强国的使命,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教育工作者和各类人才。其发展历程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教育政策的调整,展现了师范教育的韧性和活力。

展望未来,南京师范大学将继续坚持“正德厚生、笃学敏行”的校训,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推动学科创新和人才培养。学校将深化教育改革,应对全球化挑战,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贡献更多智慧。南京师范大学的历史荣耀将激励新一代师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3.83972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