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铁路学校作为西南地区铁路职业教育的重要基地,始终以"服务国家轨道交通战略,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使命。学校依托铁路行业办学优势,构建了覆盖铁道运输、工程技术、智能运维等领域的特色专业群,形成"校企协同育人、工学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学校年均输送1200余名毕业生至全国18个铁路局及轨道交通企业,对口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6%以上,成为西部铁路技能人才储备的核心阵地。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达州铁路学校始建于1978年,前身为铁道部直属技工学校,2005年升格为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学校占地240亩,建筑面积12.8万平方米,设有轨道交通、机械工程、电气自动化等6大专业群,其中国家级示范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5个。现有在校生规模4200人,教职工289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8%,"双师型"教师达82%。
年份 | 在校生人数 | 专业数量 | 校企合作单位 |
---|---|---|---|
2015 | 2800人 | 12个 | 23家 |
2020 | 3600人 | 18个 | 41家 |
2023 | 4200人 | 22个 | 56家 |
专业体系与课程改革
学校构建"轨道+智能"特色专业体系,重点建设动车组检修技术、铁道信号自动控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等核心专业。推行"岗位导向、能力递进"课程模式,开发《高铁乘务实务》《轨道精测技术》等12门岗课融通教材。与成都铁路局共建"接触网实训中心",配备CRH3型动车模拟舱、ZYJ7道岔实训系统等先进设备。
专业类别 | 核心课程 | 实训设备价值 | 1+X证书通过率 |
---|---|---|---|
动车组检修 | 电力拖动、转向架检修、制动系统维护 | 3200万元 | 92.3% |
铁道信号 | 联锁系统调试、信号设备维护、CTC操作 | 2800万元 | 88.7% |
运营服务 | 客运组织、票务管理、服务礼仪 | 1500万元 | 95.1% |
产教融合创新实践
学校深化"四共四通"产教融合机制,与中铁二院、中国中车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3个,开发《高速铁路施工测量》《智能调度系统》等企业定制课程。实施"双导师制"培养,企业技术骨干承担40%实践教学任务。近三年完成企业技改项目27项,技术成果转化收益超800万元。
合作模式 | 参与企业 | 共建基地 | 年培训量 |
---|---|---|---|
订单培养 | 成都铁路局、中铁八局 | 动车检修实训中心 | 600人次 |
现代学徒制 | 中车眉山车辆厂、卡斯柯信号 | 智能控制实训室 | 300人次 |
技术研发 | 铁科院西南院、交控科技 | 轨道检测实验室 | 120人次 |
学生发展与社会服务
学校建立"技能竞赛-创新创业-继续教育"三维发展通道,近三年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项14项,省级奖项42项。与西南交大、重庆铁路运输职院开展"3+2"中高职衔接,年均升学率达35%。承接国培计划、企业员工培训等项目,年培训规模突破5000人次。
- 技能认证:开设轨道车辆制修、接触网作业等特种作业资格培训,年鉴定量超2000人次
- 社会服务:为沿线贫困地区开展列车乘务、安检等短期培训,累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300余人
- 国际交流:承接老挝、泰国等东盟国家轨道交通技术人员研修项目,培训外籍学员127名
数字化转型升级
学校投资1800万元建设智慧校园,开发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实现机车驾驶、信号调试等高危场景数字化训练。搭建专业教学资源库,累计开发在线课程83门,数字资源覆盖率达90%。运用大数据分析学生学业轨迹,构建个性化培养模型,预警干预准确率提升至87%。
该校通过构建"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与岗位衔接、实训与生产融合"的育人体系,形成了具有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品牌。随着《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推进,学校正加速向智能化、国际化方向迈进,持续为轨道交通行业输送"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tie/11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