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普通高校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怎么样("广西科师思政教育")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作为一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其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结合区域特色和师范教育优势,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课程设置上,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在实践环节,通过红色文化研学、志愿服务等活动强化学生的价值观塑造。师资队伍方面,学校通过定期培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专业水平,并聘请校外专家参与教学。此外,学校还利用新媒体技术拓展教育载体,如开设线上思政专栏,增强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总体来看,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但在个性化教育和资源整合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特色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的思政课程以“大思政课”理念为指导,形成了一套层次分明、内容丰富的课程体系:
  • 主干课程全覆盖: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必修课,确保理论教育的系统性。
  • 选修课延伸拓展:增设“广西红色文化”“师德修养”等特色选修课,结合地方资源深化教育内涵。
  • 课程思政融合:要求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例如在师范生培养中强调“立德树人”的职业使命。
教学方式上,学校推行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互动模式,并利用智慧教室实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部分课堂引入“翻转课堂”形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提升教学实效性。

师资队伍建设与教研成果

学校通过多项措施保障思政教师队伍的质量:
  • 分层培养机制:针对青年教师实施“导师制”,通过骨干教师传帮带提升教学能力。
  • 学术支持平台:设立校级思政专项课题,鼓励教师开展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实践赋能:组织教师参与基层调研或挂职锻炼,丰富教学内容的社会实践基础。
近年来,教师在省级思政教学比赛中屡获佳绩,多篇论文发表于核心期刊,部分成果被应用于地方中小学思政教育实践。

实践教育与校园文化协同育人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将思政教育从课堂延伸至课外,形成“三位一体”的实践模式:
  • 红色实践基地:与百色起义纪念馆、湘江战役遗址等共建教育基地,开展沉浸式教学。
  • 志愿服务品牌化:“乡村振兴支教”“社区理论宣讲”等项目年均参与学生超2000人次。
  • 文化浸润工程:通过“桂师讲堂”“廉政文化周”等活动营造崇德向善的校园氛围。
此外,学生社团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协会”定期举办读书会,推动理论学习朋辈化。

数字化建设与教育载体创新

为适应新时代学生需求,学校积极推进思政教育数字化转型:
  • 线上资源库:整合微课、短视频等资源,开发“桂师思政云课堂”平台,覆盖校内外学习者。
  • 新媒体矩阵:依托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发布“党史故事”“榜样访谈”等内容,年均阅读量超10万次。
  • 数据驱动评价:利用学习行为数据分析教学效果,动态调整教学策略。
此类举措显著提升了学生对思政内容的关注度,部分原创视频获省级网络文化作品奖项。

现存问题与未来优化方向

尽管取得一定成效,学校思政教育仍面临以下挑战:
  • 个性化不足:针对不同专业、年级学生的差异化教育设计有待加强。
  • 资源整合局限:校地合作的长效机制需进一步完善,部分实践基地利用率偏低。
  • 教师负荷较重:部分教师反映科研与教学压力难以平衡。
未来,学校计划通过构建“一院一策”思政方案、拓展校企协同育人路径、优化教师激励机制等措施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结语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扎实的课程基础、多元的实践平台和创新的技术手段为核心,致力于培养扎根基层、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随着改革的深入,其教育模式将更加凸显应用型高校的特色与使命。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0417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