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普通高校

大连交通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怎么样(连交大思政教育)

大连交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大连交通大学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高校,始终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核心任务,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思政工作体系。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课程建设、实践育人、党建引领等多维度协同推进,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思政教育模式。在课程思政方面,注重将专业教育与价值观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在实践环节,依托红色教育基地、校企合作平台等资源,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家国情怀;在队伍建设上,通过专业化培训提升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综合素养。总体来看,大连交通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实效性与创新性,但在个性化教育、数字化资源整合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大	连交通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怎么样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与制度保障

大连交通大学高度重视思政工作的系统性规划,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成立了由党委书记牵头的思政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学校陆续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施方案》《“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方案》等文件,从制度层面保障思政教育的规范化运行。通过定期召开思政专题会议、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 党建引领作用突出:党委统筹协调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工部、团委等多部门联动,形成“大思政”格局;
  • 资源投入持续加大:设立专项经费支持思政课改革、实践基地建设及师资培训;
  • 监督机制健全:将思政教育成效纳入二级学院绩效考核指标,强化责任落实。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创新与实效性

在思政课程建设上,大连交通大学注重内容创新与方法改革。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打造“必修+选修+特色”的课程体系,开设《交通强国与工匠精神》等校本课程,将行业特色融入思政教育。教学方式上,推广案例式、研讨式教学,利用智慧教室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增强课堂互动性。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引入“铁路发展史”案例,引导学生从专业视角理解理论内涵。

  • 名师工作室引领:组建思政课教学团队,培育省级精品课程;
  • 实践教学深化:通过参观旅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连现代轨道交通企业等,实现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
  • 考核方式多元化:采用论文、调研报告、课堂展示等综合评定方式,避免单一笔试局限。

三、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路径

学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全覆盖工程,挖掘工科专业中的思政元素,形成了一批示范性专业课程。例如,机械工程学院在《车辆工程设计》课程中融入“科技创新与国家战略”主题,土木工程学院结合《桥梁工程》讲授“中国基建成就与文化自信”。通过教学竞赛、教案评比等活动,激励专业教师主动参与课程思政建设。

  • 协同育人机制:定期举办跨学科教研活动,共享课程思政案例库;
  • 校企联动强化价值观塑造:在实习实训中引入职业道德、工匠精神教育;
  • 数字化资源建设:开发“思政微课”系列视频,辅助专业教师开展嵌入式教育。

四、实践育人体系的特色与成效

大连交通大学构建了“红色教育+行业实践+志愿服务”三位一体的实践育人体系。依托辽沈地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组织学生赴关向应纪念馆、日俄监狱旧址开展主题党团活动;与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实践基地,让学生在技术攻关中感悟“交通报国”使命;常态化开展“乡村振兴”“社区服务”等志愿项目,年均参与学生超3000人次。

  • 品牌项目示范:“轨道上的中国”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多次获省级表彰;
  • 创新创业融合:在“互联网+”“挑战杯”竞赛中强化社会责任导向;
  • 国际视野拓展:通过“一带一路”主题调研,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

五、师资队伍建设与科研支撑

学校通过“引育并举”提升思政工作队伍水平。近年来引进多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选派青年教师赴中央党校研修;辅导员队伍实施“职业能力提升计划”,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等专题培训。科研方面,设立思政专项课题,鼓励教师围绕“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路径”等方向开展研究,近三年获批省级以上课题20余项。

  • 导师制全覆盖:为每个班级配备思政导师,提供个性化指导;
  • 跨学科合作:联合心理学、社会学专业教师开展学生思想动态调研;
  • 成果转化应用: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或政策建议。

六、网络思政教育的探索与挑战

面对数字化时代需求,学校积极拓展网络思政阵地。依托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和“易班”平台,推出“党史微课堂”“交大青年说”等栏目,年发布原创内容500余条;开发“思政云题库”等在线学习工具,提升学生学习便捷性。然而,在舆情研判、新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仍需加强,部分网络课程互动性不足的问题有待改进。

  • 平台整合不足:需进一步打通教务系统与思政平台数据壁垒;
  • 内容吸引力待提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的运用尚处起步阶段;
  • 网络安全教育:需加强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鉴别能力培养。

七、当前不足与未来优化方向

尽管取得显著成效,大连交通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仍面临一些挑战:一是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深度挖掘不够,部分教师存在“贴标签”现象;二是实践育人资源分布不均衡,部分活动流于形式;三是针对“Z世代”学生特点的个性化教育手段不足。未来需从以下方面发力:

  • 深化产教融合: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开发更具针对性的思政案例;
  • 强化数字赋能:建设虚拟仿真思政体验中心,增强沉浸感;
  • 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动态跟踪机制,科学评估学生价值观养成效果。

大	连交通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怎么样

大连交通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坚守传统优势的同时,正通过创新驱动不断适应新时代要求。未来需进一步聚焦学生成长需求,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更具活力的育人生态,为培养德才兼备的交通领域人才提供坚实保障。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1857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