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普通高校

赣南师范大学有多少学生,师资力量如何(赣南师大师生规模)

赣南师范大学学生规模与师资力量

赣南师范大学作为江西省属重点师范类高校,自建校以来始终坚持以培养基础教育师资和社会应用型人才为核心使命。根据最新统计数据,该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已突破2.5万人,涵盖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及留学生等多个层次,形成了以师范教育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学生群体中,师范类专业占比约60%,非师范专业覆盖理学、工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体现了学校向综合性大学转型的阶段性成果。

赣	南师范大学有多少学生,师资力量如何

师资力量方面,学校通过“人才强校”战略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素养突出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近130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超过50%,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逐年攀升至40%以上。此外,学校通过“双聘院士”“井冈学者”等引才计划,汇聚了一批国家级、省级学科带头人。教师队伍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科研项目立项等方面表现亮眼,为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提供了坚实保障。整体来看,赣南师范大学已形成“规模适度、质量优先”的办学特色,其学生培养与师资建设成果在同类院校中具有显著竞争力。

赣南师范大学学生规模详细分析

赣南师范大学的学生规模近年来保持稳定增长趋势,其生源结构、学科分布与培养层次呈现以下特点:

  • 全日制在校生总量:截至最新统计,学校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约2.55万人,其中本科生占比约85%,硕士研究生约12%,留学生及继续教育学生占3%。
  • 学科分布:学生覆盖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等9大学科门类,其中师范类专业学生数约1.53万人,非师范类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等应用型学科学生规模增速显著。
  • 生源质量:学校在江西省内录取分数线连续五年高于省控一本线,师范类专业平均录取分数位居全省前三;省外生源覆盖全国28个省份,占比约30%。

师资队伍结构与专业优势

赣南师范大学通过多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打造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具体表现为:

  • 职称结构: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合计占比达52%,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近200人,副高级职称教师约500人。
  • 学历层次: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从2018年的32%提升至目前的43%,其中“985”“双一流”高校博士占比超过60%。
  • 高层次人才:学校现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江西省“双千计划”入选者15人,并柔性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等顶尖学者担任特聘教授。

教学与科研能力建设

师资队伍的教学与科研能力是衡量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赣南师范大学在此领域的成果包括:

  • 教学成果:近五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1项,建成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38门。
  • 科研项目: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累计15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突破8000万元;在稀土材料、客家文化研究等领域发表SCI/SSCI论文年均增长率达20%。
  • 平台建设: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建立了“基础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等8个国家级实践教学平台。

师资培养与国际交流合作

学校通过系统性师资培养计划与国际化合作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 教师发展机制: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每年选派100余名教师赴国内外高校访学;设立“教学名师工作室”12个,覆盖所有主干学科。
  • 国际合作:与俄罗斯、韩国等10余个国家的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教师海外研修比例达25%;聘请外籍教师30余人,承担语言学、艺术学等专业教学任务。
  • 行业实践:要求新入职教师参与中小学挂职锻炼或企业实践,双师型教师占比提升至35%。

学生培养与师资协同发展

赣南师范大学通过“以师育生、以生促师”的良性循环,推动教育质量持续提升:

  • 导师制全覆盖:本科生导师配备率100%,硕士生导师人均指导人数控制在5人以内,近三年学生考研录取率提高至18%。
  • 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指导学生获国家级创新创业竞赛奖励50余项,孵化学生创业项目年均30个,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
  • 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考核作为教师评聘首要条件,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江西省师德标兵”等典型代表20余人。

未来发展规划与挑战

面对高等教育改革趋势,赣南师范大学提出以下发展目标:

  • 规模调控:计划到2025年将全日制在校生稳定在2.6万人左右,逐步扩大研究生规模至15%,优化师范与非师范生比例。
  • 师资升级:拟引进学科领军人才30人,培育省级以上教学团队10个,博士学位教师比例提升至50%。
  • 资源整合:推动跨学科师资共享,建设“人工智能+教育”等交叉学科平台,应对基础教育转型需求。

赣	南师范大学有多少学生,师资力量如何

通过上述举措,赣南师范大学将进一步巩固其在华中地区师范类高校中的优势地位,同时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学校的师生规模与师资建设已形成特色鲜明的发展路径,未来需在人才竞争加剧、学科交叉融合等挑战中持续探索创新模式。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2198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