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文艺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作为一所以艺术教育为特色的高职院校,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结合专业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育人模式。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将思政教育融入艺术实践,通过课程建设、活动开展、师资培养等多维度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艺术创作相结合,让学生在专业技能提升的同时,筑牢思想根基。通过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学校构建了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思政教育体系,培养了既有艺术专长又具家国情怀的高素质人才。尤其在课程思政方面,学校探索出艺术类专业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形成了可推广的经验。
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建立了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组织体系,由党委统一领导,形成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 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
- 设立马克思主义学院,配备专职思政课教师
- 各院系设立学生工作办公室,配备专职辅导员
- 建立校院两级学生工作联动机制
学校将思政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确保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同步推进。通过制度建设,明确了各部门的思政教育职责,形成了协同育人合力。
思政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在思政课程建设方面,学校坚持守正创新,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 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开设思政必修课程
- 开发具有艺术院校特色的思政选修课程
- 推广案例式、讨论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
- 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在线开放课程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学校探索"艺术+思政"的教学模式,通过艺术作品的创作与赏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党的理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善于运用艺术案例解析思政理论,提高了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专业课程思政建设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大力推进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 制定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
- 开展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训
- 建设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
- 组织课程思政教学竞赛
各专业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如在音乐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在美术创作中体现核心价值观,在舞蹈编排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专业课教师的精心设计,实现了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的有机统一。
实践育人体系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实践育人,构建了丰富的思政教育实践平台。
- 建立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 开展红色艺术创作活动
- 组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 举办主题文艺汇演和展览
学生通过参与艺术创作和社会实践,深化了对国情社情的认识。特别是结合专业特色开展的红色采风、主题创作等活动,既提升了专业技能,又强化了使命担当。学校与多家文化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
校园文化建设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注重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打造了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 举办"青春心向党"系列艺术活动
- 开展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活动
- 建设校园文化景观和宣传阵地
- 培育学生社团和品牌活动
学校艺术氛围浓厚,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名师讲堂等活动,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校园文化活动注重思想性、艺术性、教育性的统一,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各类学生社团在老师指导下开展活动,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多措并举加强思政工作队伍建设。
- 配齐建强专职思政课教师队伍
- 实施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 开展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培训
- 建立思政工作队伍激励机制
通过定期培训、教研活动、学术交流等途径,提升教师的政治素养和教学能力。学校特别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实施导师制,帮助其成长。辅导员队伍实行专业化分工,提升了思政工作的针对性。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学校创新开展网络思政教育。
- 建设思政教育专题网站
- 开发微课、短视频等新媒体产品
- 加强网络舆情引导
- 开展线上主题教育
学校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制作发布富有艺术特色的思政内容,增强了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网络思政既拓展了教育空间,又提高了教育效果,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将心理育人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 建设心理咨询室
- 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活动
- 建立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机制
针对艺术类学生特点,学校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如通过艺术表达疗法帮助学生疏导情绪。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引导相结合,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党建带团建促思政
学校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 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
- 规范共青团组织生活
- 开展党团主题教育活动
- 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通过党团组织的示范引领,带动广大学生积极向上。品学兼优的学生干部在思政教育中发挥了朋辈教育作用,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成效显著,培养了一批学生骨干。
协同育人机制建设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积极探索校内外协同育人机制。
- 建立家校联系制度
- 与行业企业开展党建共建
- 邀请艺术家名师进校园
- 联合社区开展实践活动
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特别是借助校友资源和行业力量,拓展了教育渠道,丰富了教育内容,增强了教育实效。
质量评价与改进机制
学校建立了思政教育工作质量评价体系。
- 制定思政教育工作评价标准
- 开展学生思想状况调研
- 组织教学质量评估
- 建立持续改进机制
通过定期评估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工作。评价结果作为院系考核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推动了思政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
特色品牌项目建设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培育了一批思政教育特色品牌项目。
- "艺心向党"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 "红色艺术创作"实践项目
- "艺术名家思政讲堂"
- "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
这些品牌项目充分体现了学校艺术教育的特色,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品牌建设,提升了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形成了可推广的经验。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结合艺术院校特点,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思政教育改革,着力培养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为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通过持续创新和不断完善,学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必将迈上新的台阶。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26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