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普通高校

玉林师范学院共开设有哪些类型奖学金(玉师奖学金类别)

玉林师范学院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一所综合性本科院校,始终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学校设立了多类型、多层次的奖学金体系,涵盖学业表现、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文体活动等多个领域。这些奖学金不仅体现了学校对优秀学子的肯定与鼓励,更成为推动学风建设、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

学校奖学金体系主要包括国家级奖学金自治区级奖学金校级奖学金以及社会捐赠类奖学金四大类别。其中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奖学金严格遵循教育主管部门的评审标准,金额高、竞争激烈;校级奖学金则由学校自主设立,覆盖面更广;社会捐赠类奖学金则依托校企合作资源,注重专项能力培养。此外,学校还针对特殊群体(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立专项资助型奖学金,形成了“奖优+助困”的双轨机制。

以下将详细分类阐述玉林师范学院现有的奖学金类型、评选标准及实施特点,展现其立体化、多元化的激励体系。

一、国家级奖学金

国家级奖学金是面向全体在校生的最高荣誉奖项,由教育部统一拨款并制定评审规范,玉林师范学院严格按标准执行:

  • 国家奖学金:奖励特别优秀的全日制本科生,每生每年8000元,全校名额约20-30人,需满足专业排名前10%、综合素质突出等条件。
  • 国家励志奖学金:面向家庭经济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学生,每生每年5000元,覆盖约4%在校生,评选时需提交贫困认定材料。

这两类奖学金均通过“学生申请-院系初审-校级复审-公示上报”四级流程,确保公开透明。获得者可同时享受校级荣誉表彰,并优先推荐参与省级以上竞赛。

二、自治区级奖学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设立的专项奖学金侧重于本土人才培养,主要包括:

  • 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分一等(5000元)和二等(3000元)两档,奖励成绩优异且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占比不低于30%。
  • 广西高校优秀毕业生奖学金:针对应届毕业生,要求连续两年获校级以上荣誉,并由学院限额推荐。

此类奖学金评选突出地域特色,如对参与“壮族文化传承”项目、乡村振兴实践的学生给予加分倾斜。

三、校级自主奖学金

玉林师范学院自主设立的奖学金覆盖面最广,种类细分明确:

  • 校长奖学金:学校最高荣誉,每年评选10人,奖金10000元/人,需在学术科研、创新创业等领域有突出成果。
  • 学业奖学金:分特等(3000元)、一等(2000元)、二等(1500元)三等,覆盖30%在校生,按学年综合测评排名评定。
  • 专项奖学金
    • 科技创新奖:奖励发表核心论文、获专利授权或学科竞赛省级一等奖以上者;
    • 文体风采奖:在省级文艺展演、体育竞赛中取得前三名的团队或个人;
    • 社会实践奖:针对志愿服务时长超200小时或获市级以上表彰的积极分子。

校级奖学金实行“动态调整”机制,如2023年新增“师范生教学技能卓越奖”,体现学校教师教育特色。

四、社会捐赠类奖学金

通过校企合作、校友捐赠等渠道设立,具有鲜明的行业导向:

  • 华瑞制药奖学金:面向生物与制药类专业,每年奖励5名科研实践突出的学生,每人6000元。
  • 玉柴动力英才奖:由玉柴集团资助,机械类专业学生优先,考核工程实践能力与企业实习表现。
  • 校友励志助学金:校友会筹资设立,采取“一助三年”模式,资助贫困生完成学业。

此类奖学金通常附加企业实习或课题研究机会,部分需签订定向就业协议。

五、特殊群体专项奖学金

为保障教育公平,学校针对特定学生群体设立补充性奖励:

  • 少数民族学生奖学金:降低5%成绩门槛,鼓励民族文化传承活动参与度。
  • 退役士兵奖学金:依据服役期间表现给予2000-5000元不等奖励,计入专项招生计划。
  • 国际学生奖学金:按HSK等级和跨文化实践成果分级发放,吸引优质留学生。

六、评奖机制与特色创新

玉林师范学院奖学金体系具有以下创新特点:

  • 数字化评审系统:通过“学工平台”自动抓取成绩、竞赛等数据,减少人为干预。
  • 过程性评价:将志愿服务、劳动教育等纳入考评,破除“唯分数论”。
  • 动态退出机制:对获奖后出现学术不端或违纪行为者追回奖金。

学校还建立“奖学金获得者导师库”,组织获奖者开展经验分享会,形成示范效应。

七、实施成效与典型案例

近年来,该校奖学金体系成效显著:

  • 2022年度共发放各类奖学金逾800万元,惠及2600余人次;
  •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中,有73%进入“双一流”高校深造;
  • 华瑞制药奖学金获得者主持的课题获“挑战杯”广西赛区金奖。

玉	林师范学院共开设有哪些类型奖学金

一名连续三年获学业奖学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通过专项资助出版个人诗集,体现了“经济资助+能力提升”的双重效益。

通过持续优化评审规则、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玉林师范学院已构建起多层次、差异化的奖学金生态系统。这一体系既彰显了“奖优励先、扶贫助困”的教育理念,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高素质人才。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强化与社会力量的协同,探索“奖学金+生涯规划”的育人新模式。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3268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