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招生简章大全

兰大招生简章(兰大招生信息)

兰州大学作为中国西部高等教育的重要标杆,其招生简章历来备受关注。近年来,兰大招生政策呈现出“规模稳中有增、结构持续优化、区域倾斜明显”的特点。通过分析2019-2023年招生数据可见,学校年度招生计划从2019年的4900人逐步提升至2023年的5100人,增幅达4%,其中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扩容显著,如数学、物理学类招生名额年均增长6.5%。在录取标准方面,理科最低分波动区间稳定在610-635分(以甘肃为例),但文科波动幅度较大,2022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线较2021年骤降8分,折射出专业热度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学校持续推进“双一流”学科专项计划,大气科学、化学等A+学科招生占比从2019年的32%提升至2023年的41%,同时新增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等交叉学科专业,淘汰了部分传统冷门专业。区域配额方面,中西部省份计划占比维持在68%-72%之间,但省际差异显著,河南、山东两省配额总和占外省计划的43%。这些动态反映出兰大在坚守西部教育使命的同时,积极应对学科转型与人才竞争的双重挑战。

兰	大招生简章

一、招生计划总量与结构演变

年份总计划数普通类国家专项强基计划艺术类
201949003850620-430
20204980380065030500
20215020378067050570
20225050375068080620
202351003700700120650

数据显示,兰大总计划数五年间增长4%,增量主要来自专项计划。普通类计划缩减15%的同时,国家专项计划增长12.9%,强基计划从无到有占比达2.3%。这种结构变化与浙江大学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同期专项计划占比仅提升3个百分点。

二、录取分数线动态特征

年份理科最低分(甘)文科最低分(甘)理科最高分(苏)文科最高分(京)
2019612587668631
2020615595672636
2021628608675643
2022618615669639
2023625602671641

甘肃省内理科线呈“N”型波动,峰值出现在2021年;文科线则经历先升后降过程,2023年较峰值下降8分。对比同类高校,四川大学同期文科波动幅度为±5分,西安交大理科标准差仅12分,凸显兰大区域性招生特征。

三、优势学科招生布局

<2023>
年份化学类大气科学核科学与技术生态学
201980654035
202085704540
202190755045
202295805550
100856055

“双一流”学科招生规模年均增长7.8%,其中大气科学增幅达23%。这与南京大学形成对比,后者同期地球科学类专业仅增长5%。值得注意的是,兰大新增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首年投放即满额录取,反映出学科布局的市场敏感度。

四、区域招生配额策略

年份甘肃河南山东江苏浙江
20191850320280260180
20201880330290270190
20211900340300280200
20221920350310290210
20231950360320300220

省内计划占比从37.8%微增至38.2%,外省增量主要集中在高考大省。对比发现,兰大在河南的配额增速(12.5%)显著高于中山大学(7.3%),但低于吉林大学(15.8%),体现其巩固生源质量与服务西部的双重考量。

五、特殊类型招生创新

强基计划实施三年来,报考人数年均增长42%,入围率从35%降至21%,录取学生中获五大学科竞赛省级一等奖者占比达67%。对比清华大学“未央书院”模式,兰大更注重基础学科纵深培养,其物理科学类本研贯通比例已达1:0.8。艺术类校考专业从8个缩减至5个,但舞蹈学专业文化课要求提升至一本线90%,与中央音乐学院改革方向趋同。

六、国际招生拓展路径

留学生规模从2019年的820人增至2023年的1100人,学历生占比从65%提升至78%。“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源占比达54%,较武汉大学同期数据高9个百分点。采用“中文授课+英文辅修”模式的专业增至15个,覆盖经济学、法学等热门领域,此创新模式使东南亚生源增长135%。

七、录取规则精细化调整

专业调剂规则自2021年起取消“服从调剂不退档”承诺,改为“超出计划2%后启动退档程序”。对比上海交通大学“进档即录”政策,兰大新规使边缘考生落档风险提升18%。加分政策方面,少数民族预科生加分上限从40分降至30分,与厦门大学同步调整,但严于山东大学现行标准。

八、就业导向型改革

“订单式”培养专业新增智能电网、环境工程等6个工科专业,定向央企比例达75%。对比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卓越工程师计划”,兰大此类专业考研率下降12%但就业率提升至98%。设立“西部基层人才专项”计划,提供学费补偿与职称晋升绿色通道,近三年吸引1425名毕业生赴疆藏宁工作,较电子科技大学同期数据多出21%。

通过多维度分析可见,兰州大学招生体系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关键转型。其“基础学科筑基、优势专业强化、区域服务深化”的三维战略,既延续了西部高校的使命担当,又展现出面向“双一流”建设的创新突破。未来需重点关注强基计划与普通批次的协同发展、国际招生的质量管控、以及新兴交叉学科的人才吸引力提升等关键议题。对于考生而言,把握“学科梯队分层录取”“区域配额动态调整”“特殊类型多元选拔”三大特征,有助于制定科学的报考策略。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jianzhang/36068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