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教育其他

牡丹江大学附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牡丹江大学附属职校)

牡丹江大学附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简称“牡丹江大学附属职校”)是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一所具有鲜明特色的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学校依托牡丹江大学优质教育资源,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核心办学模式,聚焦现代服务业、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领域,形成了“升学有优势、就业有保障”的办学特色。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模块化+个性化”课程体系,与本地及长三角地区多家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2%以上。硬件设施方面,学校拥有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配备工业机器人、电子商务实战平台等先进设备,为学生技能提升提供支撑。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85年创建的牡丹江市职业高中,2012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成为牡丹江大学直属附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当前,学校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开设12个专业,覆盖加工制造、电子信息、财经商贸等六大类,其中数控技术应用、电子商务、幼儿教育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

核心指标数据详情
建校时间1985年(附属职校转型)
在校人数全日制在校生2300人(2023年)
教职工构成专任教师115人(硕士占比38%)
校企合作单位签约企业87家,覆盖东北三省及江浙地区

专业设置与教学资源

学校采用“专业群+方向化”培养模式,重点建设智能制造、数字商贸、现代服务三大专业群。例如,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与沈阳机床集团共建“订单班”,引入德国双元制课程;电子商务专业联合京东物流打造“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专业类别代表专业核心课程就业方向
智能制造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制图、CAD/CAM、液压传动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岗位
数字商贸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物流管理、数据分析电商运营、跨境贸易
现代服务幼儿教育学前教育学、保育实务、艺术素养幼儿园教师、早教机构

就业与升学对比分析

学校毕业生呈现“就业地域集中、升学渠道多元”特点。通过对比近三年数据可见,本地就业占比逐年下降,跨省就业比例提升;升学方面,高职单招录取率显著高于普通高考路径。

年度就业率本地就业占比升学率
202191.3%68%19.5%
202293.7%61%22.3%
202392.5%57%24.1%

校企合作模式创新

学校探索“四阶递进”合作模式:一年级认知实习、二年级跟岗学习、三年级顶岗实训、四年级(升学班)专项培训。例如,与奇瑞汽车合作开展“学徒制培养”,企业导师每月入校授课,学生交替在车间和课堂学习。

  • 实训基地建设:投入2000万元建成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含工业机器人工作站、3D打印实验室
  • 订单培养规模:2023年新增京东物流、大连船舶重工等5个订单班,覆盖120名学生
  • 技能证书获取:1+X证书试点专业通过率达8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

学生发展支持体系

学校构建“三维帮扶”机制:设立奖学金(覆盖率30%)、创业孵化基金(年扶持项目10-15个)、心理辅导站(专职咨询师3人)。针对升学群体,开设“高职院校冲刺班”,近三年专升本录取率从12%提升至28%。

支持项目具体内容受益群体
技能竞赛奖励省级奖项获得者保送合作高校参赛学生
创业扶持提供场地、资金及工商注册指导毕业三年内校友
继续教育与黑龙江工商学院等高校联办函授专科班在职员工

牡丹江大学附属职校通过整合高校资源与产业需求,形成了“基础能力夯实—专业技能强化—职业素养提升”的全链条培养体系。其“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在区域内具有示范效应,但在专业结构优化(如新兴专业占比不足)、跨区域就业服务质量等方面仍需突破。未来可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的合作,拓展学生发展空间。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15259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