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教育其他

昆明工业技术学校(昆明工业技术院校)

昆明工业技术学校(昆明工业技术院校)是云南省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标杆,始建于1964年,前身为昆明市机械工业学校,2009年晋升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8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学校立足滇中产业新区,聚焦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等领域,形成“产教融合、工学一体”的办学特色,开设数控技术应用、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汽车运用与维修等20余个专业,其中省级骨干专业覆盖率达70%。近年来,学校通过“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升级及“1+X”证书试点,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对口升学率突破65%,与云南铜业、昆明机床等50余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成为区域产业技术技能人才输送的核心基地。

办学定位与核心优势

学校以“服务产业升级、培养工匠精神”为宗旨,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模式。通过引入德国“双元制”课程体系、与瑞士合作开展智能制造人才培养项目,形成“国际化视野+本土化实践”的教学特色。目前拥有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实训设备总值超1.2亿元,生均实训工位达到1:1.5,远超全国中职学校平均水平。

专业布局与课程体系

学校围绕云南省“绿色能源、旅游文化、数字经济”三大产业方向,重点建设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三大专业群。其中,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国家级示范专业,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等新兴专业实现逐年扩招。课程体系采用“平台+模块”结构,基础课程占比30%,专业核心课程占比50%,拓展课程(含企业定制课程)占比20%,同步推行“学分银行”制度。

师资队伍与教学改革

现有教职工28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人,副高级职称89人,“双师型”教师占比82%。通过实施“名师培养工程”,累计选派136名教师赴德国、新加坡参加职业教育教学法培训。近五年开发校本教材43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牵头组建“滇中智能制造职教集团”,联合42家企业开展订单培养,形成“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的培养闭环。

就业与升学质量

毕业生主要面向滇中产业聚集区(经开区、高新区、空港区)就业,2022年第三方数据显示,学生首次就业平均月薪达4200元,较全省中职均值高18%。升学方面,与昆明理工大学、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共建“3+4”“3+2”贯通培养项目,年均输送升学学生超600人,本科上线率连续三年位列全省中职前三。

指标类别昆明工业技术学校全国中职学校平均值云南省中职学校平均值
生师比15:120:118:1
实训设备价值(万元)12,3004,5006,800
企业深度合作数量57家8家15家
毕业生对口就业率92.5%67.3%75.4%
“1+X”证书覆盖率85%32%48%

产教融合实践成效

学校与云南CY集团共建“数控加工实训中心”,由企业提供价值800万元的生产设备,校方匹配实训师资,实现“车间课堂化、课堂车间化”。2021年联合昆船智能装备公司开发“智能仓储物流”定制课程,企业工程师驻校授课占比达40%,学生参与企业真实项目案例超50个。此外,与京东西南区合作建立“电商客服”实训基地,年均培养直播电商人才200余人,支持本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合作模式合作企业培养方向年度受益学生数
现代学徒制云南铜业有色金属加工120人
订单班昆明地铁机电检修90人
产学研联合体贵研铂业贵金属材料检测60人
实训基地共建云南航天工业航天器零部件加工80人

社会服务与国际交流

学校面向退役军人、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年均达3000人次,承接老挝、缅甸政府委托的“中文+技能”培训项目4期,输出标准课程资源包12套。与泰国清迈理工学院签订合作协议,互派师生交流学习,联合开发《新能源汽车维护》双语教材。2022年承办“澜沧江-湄公河职业教育联盟”年会,牵头制定区域职业院校协作标准3项。

项目类型覆盖人群培训时长取证率
企业新型学徒制在职职工6个月94%
职业技能提升农村转移劳动力3个月88%
国际资格证书外籍学员1年76%

未来,昆明工业技术学校计划投资2.5亿元建设“数字孪生实训中心”,引入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力争三年内实现专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同时深化与华为、比亚迪等行业头部企业的合作,探索“现场工程师”培养新模式,持续巩固其在西南地区职业教育领域的引领地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15492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