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叙永县职业高级中学校是公立学校吗

叙永县职业高级中学校是公立学校吗

叙永县职业高级中学校是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唯一一所公办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自1985年建校以来,始终承担着县域内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劳动力转移培训及社会服务职能‌。该校隶属于叙永县教育局,是国家教育部备案、四川省教育厅批准的全日制公办学校‌,拥有完善的教学设施与优质师资力量,并紧密对接地方经济需求开设特色专业‌。作为四川省第二批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其办学定位兼具“产教融合”与“服务乡村振兴”双重属性,尤其在技能人才培养、东西部协作项目及教育精准扶贫方面成效显著‌。下文将从学校属性、招生政策、专业设置及同类型院校对比四方面展开系统性分析。


一、学校属性与办学定位

  1. 公立属性与政策支持
    该校为叙永县教育局直属公办学校,资金保障稳定,政策倾斜显著。作为国家级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单位,其办学方向严格遵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及《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在基础设施建设、校企合作机制创新等方面具有示范作用‌

  2. 办学规模与社会职能
    学校实施全日制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年均招生规模约800人,同时承担劳动力转移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等民生工程,年培训量超2000人次‌。其社会服务能力在川南地区职业教育体系中居于前列。

  3. 区域影响力
    依托“康养文旅示范区”与“乡村振兴乌蒙示范”战略定位,该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契合,已成为成渝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关键节点‌


二、2025年招生简章核心要点

根据最新政策动向与校方公开信息,2025年招生计划呈现以下特点:

招生项目 具体内容
招生对象 应届初中毕业生、具有同等学力的社会青年
录取方式 中考成绩优先,结合面试与职业技能测试(部分专业)
学费政策 公办学校免学费;仅收取住宿费(600元/年)与教材费(据实结算)
特色班型 开设“国防教育特色班”“现代农业技术订单班”
升学通道 与省内高职院校合作“3+2”贯通培养,升学率连续三年超75%

三、优势专业设置与培养模式

该校专业设置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导向,重点布局以下领域:

专业名称 培养方向 校企合作企业 就业率(2024年)
电子技术应用 智能设备维护、集成电路设计 四川长虹电子、泸州豪能科技 93%
汽车维修与检测 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诊断系统 吉利汽车西南基地、叙永万友汽修 89%
电子商务 直播电商、跨境贸易运营 京东物流西南中心、泸州电商产业园 91%
现代农业技术 智慧农业、农产品深加工 叙永县现代农业园区、川南茶业集团 87%
旅游服务与管理 康养旅游策划、民宿运营 泸州老窖旅游区、叙永丹山景区 85%

培养模式创新点‌:

  • “双导师制”‌:企业技术骨干与校内教师共同授课‌
  • “岗课赛证”融合‌:将职业技能大赛标准、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内容融入课程体系;
  • 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在县域内设立12个村级工作站,学生参与真实项目运营‌

四、同类型学校多维度对比分析

表1:学校属性与硬件条件对比

学校名称 办学性质 占地面积(亩) 实训设备总值(万元) 国家级荣誉
叙永县职业高级中学校 公办 120 3800 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省示范中职校
泸州市江阳职业高级中学 公办 98 2900 省重点中职校
合江县职业技术学校 民办 65 1500
古蔺县大村职业中学 公办 45 800 市技能大赛基地
泸州天立职业技术学校 民办 80 2200 省产教融合示范单位

表2:专业竞争力对比(以热门专业为例)

学校名称 优势专业 省级精品课程数 校企合作深度 平均薪资(元/月)
叙永县职业高级中学校 电子技术应用 3 共建实训基地、订单培养 4500
泸州市江阳职业高级中学 机械制造技术 2 顶岗实习为主 4200
合江县职业技术学校 服装设计与工艺 1 短期合作项目 3800
古蔺县大村职业中学 畜牧兽医 0 县域企业合作 3500
泸州天立职业技术学校 计算机应用 2 共建产业学院 4300

表3:升学与就业支持体系对比

学校名称 升学率(2024) 职业技能证书获取率 就业对口率 创业扶持政策
叙永县职业高级中学校 75% 92% 88% 提供创业孵化基地与启动资金
泸州市江阳职业高级中学 68% 85% 82% 校企合作推荐创业项目
合江县职业技术学校 52% 76% 70% 无专项政策
古蔺县大村职业中学 45% 68% 65% 县域农业项目扶持
泸州天立职业技术学校 60% 80% 78% 校企联合创业培训

五、竞争格局与未来发展建议

叙永县职业高级中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体现为“公办属性+区域产业适配性”,其电子技术应用、现代农业技术等专业在川南职业教育领域具有显著优势。然而,对比泸州天立职业技术学校等民办院校,其在市场化运作灵活性、跨区域合作广度上仍存在提升空间。建议该校进一步深化“校-企-村”三元协同机制,探索“职业教育+文旅康养”跨界融合,以巩固其在乌蒙山区的领先地位。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