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山西技术学校

山西三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工学校地址在哪里

山西三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工学校地址在哪里

山西三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工学校综合评述

山西三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工学校(以下简称“三维技校”)作为北京汉德三维教育集团旗下成员,是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装备制造园区内一所集技工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于一体的综合性技工院校。该校依托集团资源整合优势,以“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为办学特色,重点培养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等领域的高技能人才。学校虽处于筹建阶段,但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招生体系和管理架构,其地理位置紧邻工业核心区,具备校企协同发展的天然优势‌。在专业设置上,该校紧扣区域产业需求,强调实践能力培养,并计划通过国家级实训基地建设提升教学水平。然而,作为民办性质的筹建院校,其办学历史较短,社会认知度与公办老牌技校仍存在差距,需通过强化师资力量和就业合作网络弥补短板。


一、学校基础信息与招生简章分析

1. 学校地址与办学性质

三维技校主校区位于‌临汾市翼城县装备制造园区中段(Y002与Y006交叉口东北方向889米)‌,紧邻区域工业核心带,便于开展校企合作‌。学校由北京汉德三维集团投资运营,属于‌民办非企业单位‌,未纳入公立教育体系‌

2. 2025年招生简章核心要点

  • 招生对象‌:面向初中及以上学历毕业生,高级工班学制3年,预备技师班学制4年。
  • 培养方向‌:以装备制造、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为主,强调“理论+实训”双轨教学模式。
  • 学费政策‌:高级工班学费9800元/年,享受国家助学金补贴;预备技师班学费12800元/年,企业定向班可获合作单位学费减免‌
  • 就业保障‌:与园区内多家制造企业签订人才输送协议,承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不低于90%‌

3. 基础办学条件

  • 硬件设施‌:规划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拟建数控加工中心、智能制造模拟车间等实训基地。
  • 师资力量‌:现有专兼职教师45人,其中高级技师占比30%,企业工程师兼职占比40%‌
  • 集团支撑‌:依托汉德三维集团管理的31所学校资源,共享课程体系与就业网络‌

二、优势专业设置解析

三维技校专业布局紧密围绕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升级需求,核心优势领域如下:

  1. 智能制造技术
    • 课程模块‌:涵盖工业机器人编程、自动化生产线调试、PLC控制技术。
    • 实训资源‌:拟引入德国KUKA机器人实训平台,对接企业真实生产场景‌
  2. 数控精密加工
    • 特色教学‌:采用“校内模拟+企业轮岗”模式,与翼城装备制造园区企业共建学徒制项目‌
  3. 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
    • 合作企业‌:与临汾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达成定向培养协议,毕业生可优先进入比亚迪、吉利供应链企业‌

三、临汾及太原地区同类型技工学校对比分析

表1:五所技工学校基础信息对比

学校名称 办学性质 创办时间 在校生规模 国家级资质 核心专业领域
三维技校 民办 筹建中 规划3000人 无(筹建期) 智能制造、数控技术
太原技师学院 公办 1976年 3000余人 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新能源汽车、旅游管理
山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 企业公办 1951年 2500余人 国家级重点技校 重型机械维修、机电一体化
山西矿机技工学校 企业公办 1953年 1800余人 省级示范实训基地 矿山机械、自动化控制
山西省粮食技工学校 公办 1990年 1200余人 省级就业见习示范单位 食品加工、仓储物流

表2:专业竞争力与就业率对比

学校名称 优势专业 实训基地等级 校企合作强度 近三年平均就业率
三维技校 智能制造、数控技术 筹建省级 中等(区域) 90%(预估)
太原技师学院 新能源汽车、平面设计 国家级 强(跨省) 97%
山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 重型机械维修 国家级 强(本地) 95%
山西矿机技工学校 矿山机械 省级 中等 88%
山西省粮食技工学校 食品加工 市级 82%

表3:学费与补贴政策对比

学校名称 高级工班学费(元/年) 国家助学金覆盖率 企业定向班补贴
三维技校 9800 60% 部分减免
太原技师学院 6500(公办标准) 100%
山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 7200(企业补贴) 80% 全额补贴
山西矿机技工学校 8500 50% 部分减免
山西省粮食技工学校 5800(公办标准) 100%

四、竞争格局与三维技校发展建议

  1. 优势分析

    • 区位优势‌:毗邻工业园区的选址降低校企合作成本,便于实施“工学交替”模式。
    • 集团化运作‌:借助汉德三维集团的跨区域资源,可快速复制成熟管理模式。
  2. 劣势与挑战

    • 品牌认知度不足‌:相较于太原技师学院等老牌公办院校,社会认可度需长期积累。
    • 实训资源滞后‌:筹建期硬件投入周期长,短期内难与国家级基地竞争。
  3. 优化路径

    • 强化定向培养‌:深化与园区龙头企业的合作,开设更多“冠名班”提升就业吸引力。
    • 差异化专业布局‌:聚焦智能制造细分领域(如工业互联网运维),避免与公办院校正面竞争。

(全文完)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