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尹滟茹作为四川绵竹职业中专学校(以下简称“绵竹职中”)的骨干教师,其教育实践与创新成果体现了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方向。她以“产教融合”为主线,构建了“课堂-实训-就业”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尤其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形成显著特色。通过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开发活页式教材、推行“双导师制”等举措,显著提升学生技能水平与岗位适应能力。其主导的“精密加工技术”课程被纳入省级优质课程资源库,近三年培养毕业生获省级技能大赛奖项比例达27%,企业满意度超90%。尹滟茹的实践不仅推动学校成为区域职教标杆,更通过技术帮扶、师资培训等方式辐射周边职业院校,形成可复制的职教改革经验。
一、个人背景与专业发展路径
尹滟茹毕业于西南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拥有12年职业教育从业经历,其中8年担任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负责人。其职业发展呈现“理论积淀-企业实践-教学创新”三阶段特征:
发展阶段 | 时间跨度 | 核心事件 |
---|---|---|
理论积累期 | 2010-2013 | 完成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硕士学业,参与省级职教课题研究 |
企业实践期 | 2014-2016 | 赴德阳二重集团挂职锻炼,参与高端装备制造项目 |
创新突破期 | 2017-至今 | 主持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开发模块化课程体系 |
该成长路径使其兼具学术视野与产业认知,为后续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二、教学成果与创新实践
尹滟茹主导的教学改革聚焦“岗课融通”,形成三大标志性成果:
成果类型 | 具体内容 | 实施效果 |
---|---|---|
课程体系重构 | 将传统学科课程拆解为“零件测绘-工艺设计-数控编程-质量检测”工作流课程模块 | 学生岗位匹配度提升40% |
实训模式创新 | 引入企业真实生产任务,实行“上午理论+下午实操”交替教学模式 | 毕业生平均上手周期缩短至15天 |
评价体系改革 | 建立包含“技能水平(50%)+职业素养(30%)+创新能力(20%)”的三维考核标准 | 企业用人反馈好评率达92% |
其开发的《数控机床故障诊断》虚拟仿真软件被省教育厅列为推广资源,累计服务省内32所中职学校。
三、产教融合生态构建
尹滟茹推动学校与东方电气集团、四川长虹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形成“四共”机制:
合作维度 | 校方投入 | 企业支持 | 运行成效 |
---|---|---|---|
人才培养 | 定制课程标准 | 提供设备工程师驻校指导 | 订单班就业率100% |
师资建设 | 教师轮岗研修制度 | 技术骨干兼任产业教授 | 双师型教师占比提升至78% |
技术研发 | 开放实训中心资源 | 转让专利使用权12项 | 横向课题经费年均增长35% |
该模式使学校成为德阳市高端装备制造业人才储备基地,年输送技术技能人才超600人。
四、学生发展质量提升
通过跟踪2018-2022届毕业生数据,可见显著提升趋势:
指标项 | 2018届 | 2022届 | 增幅 |
---|---|---|---|
对口就业率 | 68% | 89% | +21pp |
技能证书获取率 | 82% | 97% | +15pp |
创新创业参与率 | 12% | 36% | +24pp |
典型案例如2021届学生张某某,在校期间参与“智能夹具设计”项目获省级一等奖,毕业后直接进入东汽工艺研究所担任助理工程师。
五、社会服务能力拓展
尹滟茹牵头组建“绵竹职教联盟”,构建多层次服务体系:
服务对象 | 服务形式 | 年度成果 |
---|---|---|
中小微企业 | 技术攻关+设备共享 | 解决生产难题87例,节约成本超200万元 |
乡镇劳动力 | 定制化短期培训 | 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200人次 |
兄弟院校 | 师资轮训+资源输出 | 承接凉山州职教帮扶项目,培训教师230人 |
其主导的“精密测量技术”公益课程被学习强国平台报道,单期播放量突破50万次。
六、信息化教学转型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尹滟茹构建“三阶递进”智慧教学体系:
- 基础层:建设5G+工业互联网实训室,部署智能感知设备63台套
- 应用层:开发AR机床拆装、VR加工仿真等数字化资源库,素材总量达2.3TB
- 创新层:搭建“云平台+边缘计算”教学管理系统,实现学情实时画像
该体系使理论课时压缩30%,实训效率提升55%,相关成果获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二等奖。
七、行业影响力与荣誉体系
尹滟茹的行业贡献获得多维度认可:
荣誉类别 | 具体项目 | 授予机构 |
---|---|---|
教学类 | 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 | 省教育厅 |
科研类 | 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成果奖特等奖(排名第2) |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
社会类 | 德阳市“五一劳动奖章” | 德阳市政府 |
其主持的“十四五”规划课题《县域职教中心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已形成制度创新案例3个,在川内7个县市推广。
八、可持续发展挑战与对策
面对产业升级加速、招生竞争加剧等挑战,尹滟茹提出“三维破局”策略:
挑战领域 | 现存问题 | 应对措施 |
---|---|---|
专业迭代 | 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中的课程滞后 | 建立“专业群+X证书”动态调整机制 |
师资结构 | 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引进困难 | 实施“产业教授+技能大师”双轨引智计划 |
资源整合 | 跨区域协同培养机制不健全 | 发起成德绵职教走廊资源共享联盟 |
该策略已推动学校与重庆工业职院达成课程互选协议,首批交换生将于2024年春季入学。
尹滟茹的教育实践深刻诠释了新时代职业教育者的担当——以技术创新驱动教学变革,以产教融合深化育人改革,以区域需求牵引服务升级。其探索形成的“教学链-产业链-创新链”共生模式,不仅重塑了一所县域职教中心的发展空间,更为同类院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改革样本。随着数字技术加速渗透和产业需求持续升级,期待其在未来职教高质量发展中创造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