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雅安职业学校是川西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其办学特色与区域经济深度融合。学校始建于1985年,历经三次校区扩建和专业体系重构,现开设加工制造、信息技术、旅游服务等6大类专业群,其中数控技术应用和汽车运用维修专业被列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校园占地面积12.8万平方米,建有智能制造、电子商务等4个现代化实训中心,配备价值3200万元的教学设备。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68%,与京东方、吉利集团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7%以上。作为雅安市技能人才储备基地,学校累计为地方输送技术骨干超1.2万人,在乡村振兴和产业升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雅安技工学校,2002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依托川藏铁路、大熊猫国家公园等区域发展战略,确立"技术技能+生态素养"双核培养模式。
发展阶段 | 重大事件 | 办学规模 |
---|---|---|
1985-2001 | 技工学校时期,主攻机械加工 | 在校生800人 |
2002-2015 | 升格职校,新增信息技术专业 | 在校生突破3000人 |
2016至今 | 创建省级示范校,建设智慧校园 | 在校生4200人 |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构建"基础平台+专业集群+方向模块"三级课程体系,开发《茶艺与茶文化》《川藏铁路运维》等12门特色校本教材。
专业类别 | 核心课程 | 实训项目 |
---|---|---|
数控技术 | CAD/CAM、液压传动 | 五轴加工实训 |
旅游服务 | 景区管理、茶艺实务 | 生态酒店运营沙盘 |
信息技术 | 网络搭建、大数据基础 | 云计算机房实操 |
三、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名师工作室+企业技师驻校"计划,机电工程系教师团队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
正高级职称 | 18 | 4.5% |
硕士研究生 | 56 | 14.2% |
双师型教师 | 198 | 50.3% |
四、教学设施配置
投入1.2亿元建成产教融合实训大楼,智能仓储物流实训室配备AGV机器人系统,处于省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
设施类型 | 数量 | 技术参数 |
---|---|---|
数控机床 | 85台 | 含10台五轴联动机床 |
工业机器人 | 12组 | ABB/KUKA品牌 |
虚拟仿真系统 | 3套 | VR文旅服务实训平台 |
五、学生管理机制
推行"成长导师+职业规划"双轨制管理,建立包含思想品德、技能竞赛、创新创业等维度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 实施"7S"宿舍管理制度(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
- 组建32个专业技能社团,年开展竞赛活动60余项
- 建立红色文化研学基地,年接待学习参观超5000人次
六、校企合作模式
与成都富士康、重庆长安汽车等企业共建"厂中校",实现"教室-车间-岗位"三级递进培养。
合作形式 | 参与企业 | 年输送人数 |
---|---|---|
订单培养 | 新希望六和 | 120人/年 |
顶岗实习 | 京东方科技 | 300人/年 |
现代学徒制 | 中铁二局 | 80人/年 |
七、就业质量分析
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达67%,专业对口率89%,平均初次就业月薪3860元,高于全省中职校平均水平。
指标项 | 2022届 | 2023届 |
---|---|---|
就业率 | 96.8% | 97.3% |
国企就业比例 | 28% | 35% |
升学比例 | 12% | 15% |
八、社会服务成效
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5000人次,为雅化集团等企业定制员工提升方案,承接市人社局"春潮行动"培训项目。
- 完成"雨露计划"扶贫培训1300人,涉及茶叶种植、乡村旅游等专业
- 技术开发服务到账经费年均增长15%,2023年达280万元
- 承办省级职业技能大赛3次,获奖选手覆盖12个竞赛项目
通过多维度的办学实践,四川省雅安职业学校已形成"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的育人生态系统。在专业建设上兼顾传统优势与新兴技术,师资培养注重产教融合双向流动,学生管理突出职业素养全程培育。相较于省内同类院校,其在区域产业匹配度、实训设备先进性、社会服务贡献率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在高端人才引进、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仍需突破。未来需进一步深化"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的有机衔接,强化数字赋能下的教学模式创新,持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