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矿产机电技师学院马老师(川矿机电马老师)

四川矿产机电技师学院马老师(川矿机电马老师)

四川矿产机电技师学院马老师是职业教育领域的杰出代表,集教学实践、科研创新与行业服务于一体。作为高级讲师和维修电工高级技师,他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更以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推动“一体化教学”改革,形成“做中学、学中创”的特色模式。近年来,他主导开发了多门省级精品课程,主编的《矿山机电设备维护实务》等教材被多所院校采用,其“产教融合”理念通过校企合作项目落地,显著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科研方面,他主持的省级课题聚焦智能矿山设备技术攻关,研究成果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并被企业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在技能竞赛指导领域,他连续三届带领学生斩获省级一等奖,本人亦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彰显“双师型”教师的核心竞争力。其行业影响力延伸至企业内训与标准制定,推动院校资源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成为职教改革浪潮中“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典范。

四	川矿产机电技师学院马老师

一、教育背景与职称资质

马老师毕业于西南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阶段研究方向为矿山机电装备智能化。持有维修电工高级技师(一级)职业资格,同时具备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质。其“理论+实践”复合型背景为开展一体化教学奠定基础,近年参加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研修项目,进一步融入国际先进职教理念。

姓名最高学历职业资格等级企业实践年限
马老师硕士研究生一级(高级技师)4年(某重型机械企业)
职教领域平均水平本科为主二级/三级1-2年

二、教学成果与课程建设

累计开发《矿山电气控制技术》《液压与气动系统故障诊断》等6门核心课程,其中2门获评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创新采用“项目驱动+虚拟仿真”教学模式,其设计的“矿井提升机虚拟拆装”数字资源库被纳入四川省职教云平台。近五年指导学生参与技能竞赛获奖情况如下:

赛事名称获奖等级获奖人数指导年份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气安装)二等奖2人2021
四川省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大赛一等奖3人2022
行业性矿山设备运维竞赛一等奖5人2023

三、科研能力与技术转化

主持完成《基于物联网的矿山设备远程监测系统研发》等3项省级科研项目,参与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研发成果“矿用隔爆型传感器快速检测装置”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22XXXXXX),并与攀枝花某矿山设备制造商达成技术转让协议。近三年科研数据对比如下:

指标马老师本校平均值全省技师学院前20%
纵向课题经费(万元)451238
技术成果转化数(项)20.31.5
核心期刊论文(篇)72.15.8

四、行业服务与社会培训

担任XX省矿山机电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成员,主导编制《矿山电气设备维护技术规范》地方标准。近三年为攀西地区矿山企业开展技术培训23场次,覆盖技术人员1200余人。其团队承接的“老旧矿山设备节能改造”项目,帮助合作企业降低运维成本约15%。

五、学生培养与就业质量

建立“师徒制”培养机制,近三届毕业生中,83%进入大型矿山装备制造企业,岗位涵盖电气工程师、设备主管等。跟踪调查显示,其学生入职后平均晋升速度较同期快1.2年,薪资水平高出行业均值18%。典型案例包括某世界500强矿山企业区域技术总监张某、国内知名液压设备公司研发负责人李某等。

六、信息化教学创新

率先开发《矿山机械三维建模与仿真》混合式课程,配套VR实训系统实现高危场景模拟教学。其主持的“矿山机电专业数字化资源库”项目获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资源库累计访问量突破10万次,被省内6所职业院校引用。疫情期间完成的42个微课视频全网传播量超50万次。

七、国际合作与交流

作为中德职教合作项目成员,引进IHK认证体系并本土化改造。2022年带队赴德国参加“工业4.0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创新”研修,促成学院与德国某应用技术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其参与设计的“中德矿山设备维护标准对照研究”课题,被纳入省教育厅国际化课程建设项目。

八、未来发展方向

当前正筹建“智能矿山装备协同创新中心”,计划联合10家上下游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在教学层面,拟开发“矿山机器人技术”新专业方向,并推动“X证书”制度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科研规划包含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聚焦矿山设备数字孪生技术研究。

四川矿产机电技师学院马老师的职业发展轨迹,完整呈现了新时代职教工作者“教学-科研-服务”三位一体的成长路径。其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开发能力、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科研转化效率,以及国际化视野下的人才培养创新,为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树立了标杆。随着国家“技能中国”战略的推进,此类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广度的“专家型”教师,将在推动产业链与教育链深度融合中发挥更关键的作用。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