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遂宁大英县职业技术学校(大英职校)

遂宁大英县职业技术学校(大英职校)

遂宁大英县职业技术学校是四川省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的代表性机构,立足地方产业需求,以“产教融合、技能立校”为核心理念,构建了涵盖现代农业、智能制造、文旅服务等领域的特色专业体系。学校依托大英县盐化工、纺织服装、生态旅游等支柱产业,深化校企合作,形成“订单培养+实训基地+技能认证”三位一体育人模式。近年来,学校通过省级示范性职业院校验收,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本地产业人才供给占比超70%,成为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遂	宁大英县职业技术学校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84年创建的大英县农业技术中学,2008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全日制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大英县唯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其定位为“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支撑盐射文旅示范区”,重点培养中初级技术技能人才。

时间节点重大事件
2012年获批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2016年建成化工机械实训中心(省级财政专项)
2020年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开展“3+2”贯通培养

二、专业设置与产业匹配度

学校现设6大专业群18个方向,其中省级重点专业3个。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每年根据县经开区企业用工数据优化,如2022年新增新能源材料技术专业对接锂电产业集群。

专业类别核心专业对应本地产业就业相关度
化工技术应用化工技术久大盐业、金湾化工92%
纺织服装纺织工艺与贸易丝飘家纺、回马镇服装产业园88%
现代服务旅游管理死海景区、卓筒井古镇85%

三、师资队伍结构分析

截至2023年,学校专任教师146人,“双师型”教师占比68%。通过“校企互聘”机制引入企业技术骨干23人,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双轨并行模式。

职称结构人数占比
正高级128.2%
副高级4530.8%
中级6846.6%
初级2114.4%

四、实训条件建设

学校建有校内实训基地9个,其中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个。设备总值达8700万元,工位数量满足1:10生均配比要求。

实训类别设备价值(万元)合作企业
化工仿真车间1200四川久大集团
智能服装生产线850丝飘家纺
电商直播中心600京东云仓

五、就业质量追踪

近三年毕业生本地就业占比从61%提升至74%,专业对口率提高22个百分点。2022届毕业生平均起薪达4320元,较全省中职均值高15%。

指标2020届2021届2022届
就业率93.2%95.7%96.5%
本地就业58%68%74%
对口就业67%79%89%

六、校企合作模式创新

学校推行“厂中校”“校中厂”深度融合模式,与32家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其中“丝飘订单班”实现“学习-生产-就业”无缝衔接,学生月均实训补贴达2000元。

合作类型企业数量受益学生数
现代学徒制15620
顶岗实习28980
横向课题12/

七、学生发展路径拓展

学校构建“升学有径、就业有位、创业有扶”三维发展体系。2023年高职单招录取率78%,较五年前提升40个百分点,创业孵化基地年均培育项目23个。

发展渠道2022年数据2023年数据
高职升学326人415人
直接就业892人934人
自主创业47人56人

八、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学校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5000人次,为县域企业定制技术改造方案12项。2022年牵头成立“大英县乡村振兴产教联合体”,辐射带动32个乡镇技能提升。

服务项目培训人次经济效益(万元)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2350850
企业新型学徒制18701200
退役军人技能提升780315

遂宁大英县职业技术学校通过精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构建了“专业集群化、培养订单化、服务终身化”的职教生态系统。其“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机制有效破解了县域职教资源分散难题,在毕业生本地留存率、企业参与深度等关键指标上形成显著优势。未来需进一步强化数字技术应用能力,深化国际产能合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