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省卫生学校如何(川卫校怎么样)

四川省卫生学校如何(川卫校怎么样)

四川省卫生学校作为西南地区历史悠久的医学类中等专业学校,始终以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才为核心目标。自1958年建校以来,学校依托行业优势,构建了覆盖护理、药剂、医学检验技术等核心专业的教学体系,累计为四川省及周边地区输送逾10万名卫生技术人才。近年来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升级实训条件,与省内87%的二级以上医院建立实习基地关系,形成“理论-实训-临床”三位一体的培养链条。在2023年全省中职学校护理技能大赛中,该校学生包揽前三名,彰显其专业教学实力。

四	川省卫生学校如何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成都铁路卫生学校,2009年划归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管理后更名为现名。作为省级重点中专,始终坚持“立足四川、服务基层”的办学方向,开设护理、药剂、口腔修复工艺等8个中职专业,其中护理专业被列为省级示范性重点建设专业。

年份重大事件发展成果
1958-1998铁道部直属管理阶段形成铁路医学教育特色,培养铁路医疗人才3000余人
2009划归四川省卫健委管理专业增设农村医学方向,建立民族地区定向培养计划
2015至今创建省级示范校投入1.2亿元建设医护实训中心,开发虚拟仿真教学系统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护理+X”专业集群,重点打造护理、药剂、康复技术三大主干专业。2023年数据显示,护理专业招生占比达65%,平均就业率98.7%。课程体系采用“平台+模块”结构,前两年完成医学基础平台课,第三年进入专业方向分化。

专业名称核心课程职业资格证书
护理基础护理技术、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护士执业资格证
药剂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师从业资格证
康复技术运动疗法、作业疗法、传统康复技术康复治疗士证书

三、师资队伍建设

现有专任教师186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42%,硕士以上学历教师达68%。实施“双师素质”提升工程,要求专业教师每年至少2个月临床实践。2023年师生比达1:14,优于国家中职教育标准。

师资类型人数占比行业经验
正高级职称7842%平均12年
双师型教师12466.7%三甲医院经历
企业兼职教师3217.2%医药企业高管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

学校投资1.5亿元建成医护实训大楼,配备模拟病房、急救实训室等36个专项实验室。与迈瑞医疗共建智能化实训基地,引入价值800万元的高端模拟人系统。2023年实训设备生均价值达2.3万元,居省内同类学校首位。

  • 建筑面积:实训场地总面积1.2万㎡
  • 设备配置:拥有智能心肺听诊触诊系统、静脉穿刺模拟器等先进设备
  • 校企合作: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共建远程示教系统

五、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推行“1.5+1.5”工学交替模式,前一年半在校学习,后一年半在合作医院顶岗实习。与省人民医院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实现“入学即入职”培养。近五年订单培养学生占比达35%,定向输送至基层医疗机构。

培养模式合作单位年均培养规模
订单培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20人
现代学徒制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80人
民族地区定向甘孜州卫健委60人

六、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202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7.3%,对口就业率92.5%。护理专业毕业生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连续五年保持在85%以上。就业区域覆盖全省21个市州,其中县域医疗机构占比达68.7%,有效缓解基层医护短缺问题。

  • 升学渠道:与成都医学院等高校搭建“3+3”中高职衔接通道
  • 就业支持:设立职业规划中心,年均举办专场招聘会40余场
  • 发展跟踪:建立毕业生追踪系统,持续服务期限达5年

七、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学校年均开展卫生健康职业培训超万人次,承担基层卫生人员继续教育项目。组建“川卫讲师团”深入凉山州等贫困地区开展医疗扶贫培训。疫情期间向社会公众开放“线上医学科普课堂”,累计服务时长超2万小时。

服务项目年培训量覆盖区域
乡村医生培训3200人三州地区
养老护理员培训1800人成渝城市群
1+X证书培训1500人云贵川交界区

八、数字化转型实践

投入500万元建设智慧校园系统,开发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疫情期间率先开展“云端实训”,利用VR技术实现静脉穿刺等高危操作训练。构建专业教学资源库,上线慕课课程42门,校本数字资源总量达2TB。

数字化项目应用场景使用频次
虚拟仿真系统急救情景训练周均800人次
智能考评平台护理技能考核年考核1200人次
在线资源库自主学习月访问量3万+

经过六十余载发展,四川省卫生学校已形成特色鲜明的医学职业教育体系。其“扎根基层、医教协同”的办学路径,在西部医学人才培养领域具有示范意义。面向“健康中国”战略需求,学校正通过数字化转型和产教深度融合,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输送更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人才。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