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绵阳师范学院全国排名(绵阳师范院校排行)

四川绵阳师范学院全国排名(绵阳师范院校排行)

四川绵阳师范学院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师范类高校,其全国排名近年来呈现稳步上升趋势。根据教育部学科评估、第三方排名机构及公开数据统计,该校在全国师范类院校中处于中游水平,综合排名位于第400-600名区间。其优势集中在教育学、文学等传统师范领域,但在理工科和科研创新方面与头部高校存在明显差距。受地理位置和资源限制,学校在高端人才引进和重大科研项目立项上面临挑战,但通过特色专业建设和区域服务能力提升,逐步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四	川绵阳师范学院全国排名

一、学科评估与专业排名

根据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绵阳师范学院共有3个学科进入C类(中等水平),其中教育学、汉语言文学为优势学科。在软科中国师范类院校专业排名中,小学教育、英语专业位列前30%,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进入前50%。

学科类别评估等级软科专业排名
教育学C前20%
文学C-前30%
理学C-未上榜

二、科研实力与成果转化

学校年均科研经费约1.2亿元,承担国家级项目占比不足10%。近五年获省部级奖项23项,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15%。与地方政府共建的"西部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累计完成横向课题87项。

指标2022数据全国师范类均值
科研经费总额1.2亿3.5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15项
专利转化率8%12%

三、师资结构对比分析

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42%,博士学位教师比例28%,较全国平均水平低15个百分点。生师比18:1,优于全国地方师范院校均值。柔性引进院士工作站3个,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

师资指标绵阳师范学院全国师范类均值省内对标院校
正高级职称占比42%55%48%
博士教师比例28%43%35%
生师比18:122:119:1

四、人才培养质量追踪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2%以上,70%在基础教育领域就业。考研录取率12.3%,其中教育学、文学类达18%。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显示,教学技能评价达4.3/5分,但创新能力评分低于全国均值0.8分。

培养指标2022数据全国地方师范均值
就业率92.6%89.4%
考研率12.3%15.2%
雇主满意度4.3/54.1/5

五、国际化发展水平

国际合作院校覆盖14个国家,年均交换生规模50人。境外师资占比不足2%,留学生数量稳定在300人左右。开设全英文课程67门,参与"一带一路"教育行动项目5项。

国际化指标绵阳师范学院全国500强高校均值
国际合作伙伴14国35国
留学生比例1.2%5.8%
全英文课程数67门200+门

六、社会服务贡献度

年均培训基础教育教师超万人次,承接国培计划项目23项。与绵阳市政府共建"科技城基础教育联盟",服务地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47个。文化传承方面建立羌族文化研究基地等特色平台。

服务指标2022数据同类院校均值
教师培训人次1.2万8000
技术合同金额3200万2500万
文化传承项目9项5项

七、办学条件与资源配置

校园面积1560亩,生均教学科研设备值1.8万元。图书馆藏书160万册,电子资源访问量年均增长25%。智慧教室覆盖率达60%,但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仅占重点大学的1/5。

硬件指标绵阳师范学院全国地方师范均值
生均图书85册78册
设备总值3.2亿4.5亿
智慧教室比例60%45%

八、发展潜力与挑战

"十四五"期间获批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交叉学科建设项目增加35%。面临地方财政支持力度减弱、高层次人才流失率上升至8%等挑战。正在推进的"师范教育振兴计划"有望提升专业竞争力。

发展指标2022现状2025目标
重点实验室2个4个
人才流失率8%≤5%
交叉学科项目35个60个

通过多维度数据分析可见,绵阳师范学院正处于内涵式发展关键期。其在基础教育服务、师范技能培养等方面保持传统优势,但需突破科研创新瓶颈、优化学科生态结构。未来应聚焦"新师范"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同时加强川内高校协同发展,逐步提升在全国高教格局中的竞争力。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