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学院(四川质监学院)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学院(四川质监学院)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隶属于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是我国西南地区唯一一所以质量技术监督为核心特色的高等院校。学院立足“质量强国”战略需求,聚焦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领域,构建了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体系。经过二十余年发展,学院已形成“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的育人模式,累计为行业输送万余名技术骨干,被誉为“质量卫士的摇篮”。

四	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学院

学院现有在校生规模超8000人,开设质量管理、食品药品检测、智能装备检测等23个专科专业,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4个。建有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创新中心1个,与中检集团、省计量院等机构共建实践基地32处。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6%以上,专业对口率达85%,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业产品检测等领域形成显著优势。

作为行业特色院校,学院深度融入质量强省建设,构建了“标准+检测+认证”三位一体课程体系,开发《质量法律法规》《智能检测技术》等特色课程资源库。通过实施“双师双能”提升计划,打造了一支由行业专家、企业工程师组成的混编师资队伍,主持制定行业标准5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6项。

面向“十四五”发展新局,学院正着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建设智能检测虚拟仿真中心,开发区块链溯源、AI质检等新兴课程模块。通过深化产教融合,与华为、海康威视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探索“现场工程师”培养新模式,持续强化服务现代质量治理体系的核心竞争力。

一、历史沿革与定位特色

发展阶段关键事件标志性成果
初创期(1998-2005)依托省计量测试研究所筹建获批质量技术监督类首个高职专业
提升期(2006-2015)入选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建成国家级质检实训基地
转型期(2016-至今)启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立项建设质量大数据研究中心

二、学科专业布局

专业群核心专业行业认证就业领域
质量工程类质量管理、标准化工程ISO 9001内审员资格生产企业质控部门
检测技术类工业检测、食品检验CMA检验员资质第三方检测机构
智能装备类机电质量检测、智能监控特种设备检验师电梯/锅炉检测企业

三、师资队伍建设

类别人数占比行业经历
教授/研究员4218%平均8年质检系统工作经验
企业兼职教师6825%来自中检集团等龙头企业
双师型教师12647%持有注册计量师等职业资格

四、科研与社会服务

指标2018-2022数据横向对比(同类院校均值)
纵向科研项目142项(含省部级38项)98项
技术交易额¥3260万元¥1850万元
标准制定主导制修订国标5项、行标12项国标3项、行标7项

五、教学基础设施

学院建有总面积3.2万平方米的实训大楼,配备X射线荧光光谱仪、三维坐标测量机等先进设备。其中质量工程虚拟仿真中心入选国家级实训基地,可模拟电梯安全检测、食品微生物分析等28类实验场景。与省纤检局共建的纺织品检测中心,年承接企业委托检测服务超2000批次。

六、人才培养模式

  • 三元协同机制:构建“课程标准-职业标准-产业需求”对接体系,开发《质量风险管理》等岗课融通课程
  • 学徒制培养:与通标标准技术服务公司联合开展“SGS订单班”,实施“学期+学期”交替教学模式
  • 技能传承计划:设立“大国工匠工作室”,聘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担任实践导师

七、质量文化建设

学院创新构建“大质量”文化体系,将ISO质量管理体系引入校园管理,建立教学质量PDCA循环改进机制。每年举办“质量文化月”,开展检测技能擂台赛、标准解读挑战赛等活动。校史馆陈列着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基准米尺等珍贵文物,彰显“精测细检、求真守正”的办学传统。

八、发展挑战与展望

关键问题应对策略预期目标
区域发展不平衡建设川渝质量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
数字化转型滞后开发智能检测数字孪生平台实现教学场景全流程数字化
国际影响力不足申办ISO标准化教育国际论坛建立“一带一路”质量培训基地

站在新时代质量变革的前沿,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学院正以“数字赋能、标准引领”为主线,加快推进专业集群升级和产教深度融合。通过建设质量基础设施集成应用平台、开发“人工智能+检测”新兴专业方向,力争到2025年建成中国特色高水平质量技术高职院校,为现代化质量治理体系培养更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