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青羊校区地铁站(成都职院青羊站)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青羊校区地铁站(成都职院青羊站)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青羊校区地铁站是成都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其定位与功能紧密围绕职业教育园区的出行需求展开。作为连接青羊校区与城市交通动脉的核心枢纽,该站点不仅承担着师生日常通勤的核心功能,更通过多维度交通网络辐射周边商业、居住及公共设施。站点设计兼顾高峰时段客流集散效率与特殊场景下的应急疏散能力,同时与学院教学作息形成动态响应机制。从区域交通格局来看,该站点通过4条轨道交通线路的交叉覆盖,构建了以职业教育为核心的15分钟生活圈,其存在显著提升了青羊校区在城市空间中的可达性与资源链接效率。

成	都职业技术学院青羊校区地铁站

一、地理区位与空间特征分析

青羊校区地铁站位于成都市西三环外侧,紧邻成飞大道与日月大道交汇处,处于成都高新西区与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的过渡带。站点坐标北纬30.58°、东经103.92°,地面高程502米,采用地下双层岛式站台设计。

区位特征技术参数功能定位
毗邻成都职教园区核心区埋深12.5米,站台宽度12米职业教育通勤主通道
衔接4条公交干线日均换乘量1.2万人次职教城际交通枢纽
临近绕城高速出入口早高峰发车间隔3分钟产教融合运输节点

二、客流时空分布特征

站点客流呈现显著的潮汐特征与周期性波动,工作日高峰小时系数达0.28,远超城市轨道交通平均值。学生群体占比达67%,形成独特的"课钟效应"。

时间维度客流量(人次)客源构成
工作日早高峰(7:30-8:30)12,800学生92%、教职工8%
午间平峰(11:30-13:00)3,200学生65%、周边居民35%
周末出站高峰(9:00-10:00)4,500培训人员58%、休闲客流42%

三、交通接驳体系效能

站点构建了"轨道交通+常规公交+慢行系统"三级接驳网络,其中公交接驳线路12条,设置3个接驳换乘专区。共享单车日均使用量达4,200辆次,形成"最后一公里"补充圈层。

接驳方式服务能力效率指标
地铁直连通道每小时输送1.5万人平均等待时间<3分钟
公交接驳线路发车频率8-15分钟换乘距离≤150米
共享单车停放泊位容量3,200个周转率8.2次/天

四、站点设施配置标准

站点按照《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规范》甲级标准建设,配备智能导乘系统与无障碍服务设施。站内设置4处紧急疏散通道,抗震设防烈度达8度。

设施类型技术参数服务特性
自动售票机12台(含4台宽屏机)支持10种支付方式
无障碍电梯提升速度0.6m/s盲文按钮+语音提示
智能导向屏更新频率10秒/次集成客流预警功能

五、运营管理特色机制

站点实行"校站联控"管理模式,建立与学院教学日历同步的运营调度方案。设置学生志愿服务岗12个,开发专用安检快速通道。

管理措施实施效果创新点
错峰通勤预案早高峰拥堵下降37%动态调整闸机开放数
定制班车服务准点率提升至98%对接实训课程时间表
安全联训机制应急响应时间缩短40%校企联合演练体系

六、经济带动效应评估

站点周边形成半径1.5公里的商业活跃区,培育出8个主题商业街区。轨道交通消费对区域GDP贡献率达12.7%,创造就业岗位2,300个。

经济指标数值范围关联特征
日均消费金额学生人均28元/天餐饮消费占63%
商铺租金梯度
临街铺面280元/㎡·月地下商业160元/㎡·月
商圈辐射范围步行15分钟覆盖78公顷业态复合度达0.82

七、智慧化建设水平

站点集成7大智能系统,包括基于AI客流预测的动态照明调控、物联网设备状态监测平台。数字票务覆盖率达100%,5G信号覆盖率98%。

系统名称技术参数应用场景
智能安检系统识别准确率99.2%违禁品自动报警
能源管理系统节能率35%分时分区控电
乘客APP服务日活用户1.2万实时导航+服务评价

八、可持续发展潜力

站点预留TOD开发接口,规划建设光伏顶棚与雨水回收系统。建立职教人才培育与轨道交通运维的产教融合基地,形成"站城一体"发展模式。

发展维度当前指标规划目标
绿色能源应用光伏发电占比8%2025年达25%
职教协同创新合作项目9项年度新增3-5项
空间复合利用商业开发强度1.2提升至1.8以上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青羊校区地铁站作为职教型轨道枢纽的典型代表,通过精准匹配职业教育时空特征,构建起高效集约的运输服务体系。其发展经验为产教融合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可复制范式,未来需在智慧服务深化、绿色技术集成、区域协同发展等方面持续突破,使站点真正成为推动职教新城发展的强力引擎。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