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彭州技工学校(彭州技校)

彭州技工学校(彭州技校)

彭州技工学校作为四川省重点职业院校之一,始终秉持“技能立校、产教融合”的办学理念,立足成都都市圈产业需求,构建了以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为核心的专业体系。学校占地面积120亩,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拥有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4个,与京东方、沃尔沃等60余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其中对口就业率达85%,累计为区域输送技术技能人才超1.2万人。在教学模式上,学校创新推行“双元制”培养体系,将企业真实项目融入课程,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流程对接。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78%,企业兼职教师年授课量超2000课时。通过“技能大师工作室”“校中厂”等载体,学校形成“岗课赛证”融通的培养特色,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47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

彭	州技工学校

一、学校基础概况

指标数据对比院校A对比院校B
建校时间1985年1998年2002年
占地面积120亩95亩150亩
在校生规模4200人3500人4800人
专业总数22个18个25个

二、专业建设布局

学校紧密围绕“5+1”现代工业体系,重点打造三大专业集群:

  • 智能制造集群:涵盖数控加工、工业机器人应用等5个专业,配备价值3200万元实训设备,与成都航空产业园共建“飞机零部件加工中心”。
  • 电子信息集群:聚焦集成电路封装、智能终端检测等方向,与京东方合作开展“订单班”,年输送技术人才200余人。
  • 现代服务集群:包含电子商务、轨道交通服务等专业,联合成都地铁建立“1+X”证书试点,取证率达92%。
专业大类核心专业实训室数量合作企业
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数控技术12沃尔沃、哈工大机器人集团
电子信息集成电路、智能终端8京东方、富士康
现代服务电子商务、轨道运营6成都地铁、京东西南

三、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实施“双师双能”提升工程,构建三级发展体系:

  • 企业引进:近三年从行业龙头企业引进高级技师12人,占新进教师35%
  • 能力培养:每年选派50名教师赴德国F+U培训,参与企业实践超2个月
  • 名师培育:建成“川菜大师工作室”“智能制造创新团队”等4个省级教学团队
类别人数占比年均增长
正高级职称3415%8%
副高级职称8637%5%
硕士以上学历12251%12%
双师型教师17878%10%

四、教学设施配置

学校累计投入1.8亿元建设实训基地,形成“四中心一园区”格局:

  • 智能制造中心:含精密加工、3D打印等8个实训区,设备台套数达450台
  • 信息技术中心:建设云计算机房、工业互联网实训室,部署华为企业网设备
  • 现代服务业中心:模拟银行、智慧物流实训系统,对接新零售业态需求
  • 创新创业园区:孵化学生创业项目32个,年产值突破800万元
实训类型设备价值(万元)工位数年使用频次
机械加工12002601.2万次
电子技术8001801.5万次
信息技术6002001.8万次
服务业实训4001501万次

五、产教融合实践

学校构建“四阶递进”产教融合模式:

  • 认知阶段:通过企业参观、技术讲座建立职业认知,年接待企业专家50人次
  • 跟岗阶段:安排三年级学生赴合作企业顶岗实习,人均实践时长超400小时
  • 轮岗阶段:实施“1年校内学习+1年企业轮岗”培养方案,覆盖80%专业班级
  • 定岗阶段:与沃尔沃等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毕业生留用率达95%
合作形式企业数量涉及专业年输送人数
订单培养15家机械制造、电子技术320人
顶岗实习42家全专业覆盖1200人/年
现代学徒制8家汽车维修、工业机器人150人/年
技术研发6家智能制造、物联网-

六、学生发展路径

彭	州技工学校

学校构建“三维互通”发展通道:

  • 升学通道:与四川理工学院等高校搭建“3+2”中高职衔接项目,年升学率达65%
  • 就业通道:建立“就业导师+企业HR”双跟踪机制,毕业生平均起薪4500元/月
发展类型比例典型去向

thead>

彭州技工学校已形成可复制的县域职教高质量发展范式。未来需在数字资源建设、国际化合作等方面寻求突破,更好契合产业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复合型需求。}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