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省乐山卫生学校招生简章(乐山卫校招生信息)

四川省乐山卫生学校招生简章(乐山卫校招生信息)

四川省乐山卫生学校作为西南地区知名的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机构,其招生简章全面体现了区域医疗人才需求与教育资源配置的特点。该校2023年招生简章延续了“精准对接基层医疗、强化实践能力”的办学定位,重点开设护理、药剂、医学检验技术等核心专业,招生计划覆盖初中应届毕业生及同等学力群体。简章中明确标注了各专业招生人数、学费标准(4200-6800元/年)、录取分数线(护理专业最低320分)及专项政策(如农村医学定向培养计划)。值得注意的是,简章新增“老年护理”特色方向,响应国家老龄化社会需求,同时保留“3+2”中高职衔接项目,为学生提供升学通道。整体来看,该校招生政策兼顾普惠性与专业性,通过分层分类培养模式,有效衔接区域基层医疗人才缺口,但在数字化教学资源投入、跨区域就业合作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四	川省乐山卫生学校招生简章


一、学校概况与办学定位

四川省乐山卫生学校始建于1958年,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全日制公办中等职业学校,隶属乐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管理。学校占地面积138亩,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设有护理实训中心、模拟病房、药剂实验室等教学场所,配备医学影像诊断系统、智能化心肺复苏训练设备等先进设施。

办学定位聚焦“基层医疗人才培养”,形成“学历教育+职业培训+继续教育”三位一体体系。2023年在校生规模达4800人,其中中职学生占72%,高职衔接班占28%。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2%以上,主要面向川南地区基层医疗机构输送人才。

核心指标数据详情
建校时间1958年
主管部门乐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校区面积138亩(主校区+临床教学基地)
实训设备价值约3200万元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2023年招生专业共设8个方向,其中护理专业细分为“临床护理”“老年护理”“急救护理”三个模块。课程体系采用“1+X”证书制度,除公共基础课(医学伦理、解剖学基础)外,专业核心课占比65%,实践课程占比40%。

专业名称学制核心课程职业资格证书
护理3年基础护理技术、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护士执业资格证
药剂3年药理学、药物制剂技术、临床用药指导药师职称证
医学检验技术3年临床检验基础、微生物检验技术、血液学检验医学检验技士证

三、招生计划与录取规则

2023年总招生计划2150人,较2022年增加12%。护理专业占比45%,定向培养农村医学生计划占15%。录取规则采用“分数优先+志愿调剂”模式,初中起点要求中考成绩不低于当地普高线70%,高中起点需参加学校自主命题考试。

专业类别招生人数录取分数线特殊要求
护理(普通班)970人≥320分身高≥158cm,色觉正常
护理(老年护理方向)280人≥300分需面试沟通能力
农村医学定向320人≥280分毕业后服务基层≥5年

四、学费标准与资助政策

学费根据专业差异浮动,护理专业年学费4200元,医学技术类专业4800元,定向培养生减免30%学费。学校设立“绿色通道”,贫困家庭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金(2000元/年)及校内勤工助学岗位。

费用类型金额(元/年)覆盖范围
学费(护理)4200全日制在校生
住宿费800-12004-6人间公寓
教材费600(代收)按实际结算

五、就业与升学路径

毕业生就业以川南地区县级以下医疗机构为主,2023年合作单位包括乐山市人民医院、峨眉山市中医医院等12家单位。升学方面,“3+2”项目对口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升学率达91%;普通中职毕业生可通过单招考试进入省内高职院校,2023年专升本成功率67%。

  • 主要就业方向:基层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民营医疗机构
  • 典型就业岗位:护士、药剂师、医学检验员
  • 升学渠道:高职单招、对口升学考试、成人教育

六、教学特色与师资配置

推行“校院一体”教学模式,与乐山市精神卫生中心、夹江县人民医院共建临床教学基地。师资队伍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5%,“双师型”教师达82%。2023年新增老年护理虚拟仿真实训室,引入智能静脉穿刺训练系统。

指标数据
专任教师总数185人
硕士以上学历教师47人(25.4%)
医护背景教师153人(82.7%)

七、社会评价与竞争优势

在四川省中等卫校中,该校位列前三名,尤其在基层医疗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区域垄断性优势。2023年获“四川省优质中等职业学校”称号,护理专业被评为省级示范专业。与同类学校相比,其定向培养政策更贴合乡村振兴需求,但国际化合作项目(如日本介护研修)仍待拓展。

对比维度乐山卫校成都卫校绵阳卫校
地理位置川南区域中心省会城市科技城辐射区
主打专业基层医疗护理高端护理(涉外方向)康复治疗技术
就业去向县级以下医疗机构三甲医院/外资医疗机构康复专科医院

八、发展挑战与改进建议

当前面临三大挑战:一是数字化教学资源不足,虚拟仿真课程覆盖率仅15%;二是跨区域就业网络薄弱,省外合作单位仅占8%;三是师资结构老化,45岁以上教师占比达60%。建议加强智慧校园建设,开发“云实训”平台;深化与长三角地区医疗集团合作,拓宽就业渠道;实施青年教师轮训计划,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该校招生简章充分体现“扎根基层、服务区域”的办学理念,通过精准的专业设置和灵活的培养模式,有效缓解川南地区医疗人才短缺问题。未来需在产教融合深度、教育信息化水平及国际化视野方面持续突破,以应对医疗行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