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阿坝职业学院中专(阿坝职院中专部)

阿坝职业学院中专(阿坝职院中专部)

阿坝职业学院中专教育作为四川省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独特的地理与文化资源,致力于培养适应高原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学院地处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核心地带,紧扣“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等国家战略,构建了以农牧业、文化旅游、民族手工艺为特色的专业体系。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民族文化传承”的办学模式,形成“双语教学+实践导向”的人才培养特色。近年来,学院在基础设施投入、师资队伍建设、就业质量提升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但同时也面临生源结构单一、产业对接不足、民族地区办学成本高等挑战。

阿	坝职业学院中专

一、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院中专专业紧密围绕川西北高原产业需求,重点布局现代农牧业民族文化旅游传统手工艺三大领域。其中,藏区特色专业占比超60%,如牦牛养殖技术、唐卡绘制、羌绣工艺等课程融入非遗技艺传承内容。

专业类别代表专业核心课程实训占比
农牧技术类牦牛养殖技术高原畜牧兽医、草场管理45%
文化旅游类藏族歌舞表演民族音乐理论、舞台实践50%
手工艺类唐卡绘制矿物颜料制备、宗教绘画技法60%

二、师资队伍结构

学院构建“双师型+民族专家”复合型师资团队,其中藏族、羌族等少数民族教师占比达42%,具备非遗传承人资格的教师15人。通过“校企双聘”机制引入行业专家,但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仍低于全国中职平均水平。

师资类型人数占比企业实践经历
双师型教师6855%≥2年
民族技艺导师2319%-
企业兼职教师3529%常态化

三、教学设施配置

学院累计投入1.2亿元建设实训基地,建成高原农牧业虚拟仿真中心、民族工艺大师工作室等特色设施。但生均教学设备值仍低于四川省中职平均水平,部分专业设备更新滞后。

设施类型数量覆盖专业设备先进率
校内实训基地18个农牧、旅游类75%
非遗工坊6个唐卡、羌绣等60%
智慧教室25间全专业85%

四、学生构成与升学就业

在校生中92%为藏族、羌族等少数民族,农村户籍学生占比83%。近三年就业率保持在91%以上,但升学比例不足15%,主要受文化基础薄弱制约。

指标2022届2023届变化趋势
就业率91.5%92.3%↑0.8%
本地就业占比78%81%↑3%
升学率14.2%13.5%↓0.7%

五、民族特色教育实践

创新实施“双语+技能”培养模式,开发藏汉双语校本教材32套,设立“羌绣大师工作室”等民族文化传承平台。每年举办民族职业技能大赛,学生作品在省级非遗展中获奖率达45%。

六、校企合作机制

与九寨沟旅游集团、若尔盖牧场等32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推行“学期交替+顶岗实习”模式。但合作企业规模偏中小,订单班覆盖率仅28%,需加强产业链龙头企业联动。

七、政策支持与挑战

受益于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专项补助,生均拨款标准较普通中职上浮20%。但海拔3000米以上的办学环境导致师资流失率达12%,冬季供暖期长达半年,运营成本高出平原地区35%。

八、社会服务效能

年开展农牧民技能培训超5000人次,研发的“高原牦牛疫病防控技术”惠及1.2万农户。但技术成果转化率不足18%,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仍需完善。

阿坝职业学院中专教育通过差异化定位,在民族技艺传承、高原人才培养方面形成独特优势。未来需破解生源结构单一化、产业适配精准度不足、民族地区办学成本高等难题,通过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跨区域校企合作、民族文化IP开发等路径,提升教育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级。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