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山市行知旅游职业学校是四川省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实践者,以“知行合一”为核心教育理念,聚焦旅游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学校依托乐山市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的地理优势,构建了“产教融合+文旅特色”的办学模式。经过十余年发展,已形成涵盖中职、高职衔接的多层次教育体系,与峨眉山景区管委会、保利酒店集团等3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深度合作。截至2023年,学校拥有旅游服务、高星级饭店运营、中餐烹饪等8个核心专业,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2个,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其中对口就业率达89%。在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旅游类项目获奖数量连续五年位居前列,形成了“教学-实践-竞赛-就业”的闭环培养机制。
一、办学定位与发展历程
学校创立于2010年,前身为乐山市旅游职业培训中心,2015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初期以导游服务、酒店管理等基础专业为主,2018年增设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茶艺与茶文化等特色专业,形成“大旅游”专业集群。
年份 | 关键事件 | 办学规模 |
---|---|---|
2010-2014 | 创建阶段,开设导游、酒店管理专业 | 在校生800人 |
2015-2017 | 获批省级重点中职学校,新增烹饪工艺专业 | 在校生1500人 |
2018-2023 | 建设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开发研学旅行等新兴专业 | 在校生2300人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了“基础能力+专业技能+拓展素养”三级课程体系,主干专业实行“1.5+1.5”工学交替模式。核心课程包括《旅游文化概论》《服务礼仪实务》《数字化运营基础》,实践课程占比达60%。
专业类别 | 代表专业 | 职业技能证书 | 就业方向 |
---|---|---|---|
旅游服务类 | 导游服务、研学旅行管理 | 导游资格证、研学导师证 | 旅行社、景区管理机构 |
酒店管理类 | 高星级饭店运营、民宿管理 | 酒店管理师、前厅服务员 | 国际连锁酒店集团 |
文化创意类 | 茶艺与茶文化、非遗技艺传承 | 茶艺师、工艺美术师 | 文化传播企业、文创园区 |
三、师资队伍结构分析
通过“校企双聘”机制组建教师团队,高级职称教师占比28%,行业兼职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量的45%。实施“名师工作室”计划,累计培育省级骨干教师12人。
教师类型 | 人数 | 占比 | 代表性资质 |
---|---|---|---|
校内专任教师 | 128人 | 70% | 高级讲师35人、硕士以上学历62人 |
企业兼职教师 | 56人 | 30% | 五星级酒店部门经理18人、景区高管22人 |
特聘专家 | 9人 | 5% | 省级旅游规划评审专家3人 |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
学校建有总面积1.2万平方米的实训中心,包含模拟导游实训室、智能餐饮实训厨房等18个专项实验室。设备总值达3800万元,其中VR虚拟导游系统、智慧酒店管理系统等数字化设备占比40%。
- 主校区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含实训楼1.2万㎡)
- 生均教学设备值:1.6万元/生
- 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峨眉雪芽茶文化园、红珠山宾馆等9个
五、校企合作模式创新
推行“订单班+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与世纪金源酒店集团共建“金源管家班”,与蜀旅智业联合开发研学课程包。近三年产生以下合作成果:
合作企业 | 合作形式 | 年输送人数 | 留用率 |
---|---|---|---|
保利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 订单培养(前堂服务方向) | 60-80人 | 92% |
峨眉山景区管委会 | 现代学徒制(讲解员岗位) | 45人 | 88% |
蜀旅智业研学公司 | 课程联合开发 | - | - |
六、学生发展质量追踪
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发现,初次就业岗位与专业相关度达89.3%,平均起薪3200元/月。升学渠道畅通,近三年高职单招录取率72%,其中旅游管理专业录取率达81%。
- 2023届就业率:96.7%
- 对口就业典型单位:成都环球中心天堂洲际酒店、都江堰景区管理局
- 创业典型案例:2019级校友李某创办“峨眉雪韵”茶文化体验馆,年营收超200万元
七、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学校年均开展社会培训3000人次,承接乐山市旅游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开发的《川菜制作规范》《景区应急处理手册》被纳入地方行业标准。疫情期间为本地酒店员工提供线上培训12期,覆盖860人次。
八、发展瓶颈与突破路径
当前面临数字技术应用滞后、高端师资引进困难等问题。计划通过以下措施破局:
- 建设智慧旅游实训平台,引入AR导览系统开发课程
- 启动“双师型”教师海外研修计划,重点培养国际导游师资
- 深化与乐山师范学院合作,试点“3+4”中本贯通培养项目
乐山市行知旅游职业学校通过持续优化专业布局、深化产教融合,已发展成为区域文旅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未来需在数字化转型、国际化师资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进一步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学校正积极探索“元宇宙+旅游教育”新模式,开发虚拟仿真实训课程,这将成为推动传统职教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