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高县希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全景(高县职校全景图)

高县希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全景(高县职校全景图)

高县希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全景综合评述:

高	县希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全景

高县希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川南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依托区位优势与产业需求,构建了“产教融合、多元发展”的办学体系。学校占地120亩,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开设12个紧贴区域经济的专业群,形成“升学+就业”双轨培养模式。通过“校中厂”“订单班”等深度校企合作,近三年平均就业率达97.2%,本地产业人才供给占比超65%。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78%,实训设备总值突破4000万元,建成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3个。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学校年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3000人次,成为县域技能人才培育的核心枢纽。

一、基础概况与硬件配置

学校位于高县庆符镇,距市中心18公里,交通网络覆盖全域。校园规划采用“教学-实训-生活”三位一体布局,建有标准化教学楼3栋、实训楼4栋、学生公寓6栋。核心数据如下:

类别 数据详情 对比参照(省内中职均值)
占地面积 120亩(含实训基地45亩) 85亩
建筑面积 8.6万㎡(实训场所占38%) 6.2万㎡
实训设备值 4320万元(单生设备值1.2万元) 8000元

硬件配置显著高于全省中职平均水平,特别是智能制造、现代农业等专业实训条件达到高职标准。

二、专业体系与课程建设

围绕“白酒酿造”“蚕桑加工”“智能装备”三大省级重点产业,构建“3+4+X”专业集群。核心专业建设数据对比如下:

专业类别 重点专业数 省级精品课程 市级特色课程
白酒酿造类 2个(含省级示范专业1个) 3门 5门
智能制造类 3个(含中德合作项目1个) 2门 4门
现代服务类 1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 1门 3门

课程体系引入“1+X”证书制度,85%专业实现书证融通,较传统模式提升23%的岗位适配度。

三、师资结构与发展路径

通过“高校直聘+企业特聘+技能引进”三维机制优化师资,具体结构对比如下:

师资类型 在编教师 企业兼职教师 高级职称占比
总数 189人 67人(含非遗传承人9人) 32%
对比参照 150人 25人 21%

实施“双师素质提升工程”,近五年选派136人次赴德阳、苏州等地研修,企业实践周期年均达42天,远超省定标准。

四、人才培养与升学就业

构建“分层培养、多元出口”机制,近三年关键数据如下:

年度 毕业生总数 对口就业率 高职单招录取率
2022 897人 89.3% 61.2%
2023 945人 92.1% 65.8%
2024 1021人 93.7% 68.5%

就业质量显著提升,本地龙头企业五粮液集团年均接收实习生200余人,晋升技术骨干比例达41%。

五、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深化“厂校双元”育人模式,形成以下合作矩阵:

  • 与五粮液集团共建“白酒酿造学院”,年定向培养技术员150人
  • 联合海尔智家设立“智能家居运维中心”,承接真实工单教学
  • 引入蜀南文旅公司打造“非遗研学基地”,年培训量超3000人次

合作企业提供价值860万元的设备支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4个,较传统模式提升实训效能40%。

六、社会服务与乡村振兴

发挥职业培训主阵地作用,近三年开展各类培训项目:

培训类型 人次 脱贫户占比 取证率
新型职业农民 2785 68% 92%
企业在岗培训 1432 - 89%
退役士兵技能培训 317 - 95%

开发《蚕桑病虫害防治》《白酒品鉴》等特色培训包,助推县域主导产业提质增效。

七、信息化建设与教学改革

投入820万元建设数字化校园,关键指标包括:

建设项目 覆盖率 应用成效
智慧教室 100%(68间) 教学互动频次提升3倍
虚拟仿真系统 8个专业领域 高危实训项目替代率达75%
数字资源库 12TB(含企业案例库) 教师备课效率提高40%

开发“云上酿酒工坊”等虚拟实训系统,破解传统工艺教学可视化难题。

八、发展瓶颈与战略升级

当前面临三大挑战:一是高端实训设备更新周期需缩短至3年以内;二是“双师型”教师企业实践深度待加强;三是产教融合型企业参与广度不足。对此制定“十四五”攻坚计划:

  • 投资2000万元建设智能网联汽车实训中心
  • 实施“百名技师进课堂”计划,年引进企业专家≥50人次
  • 拓展长三角地区就业网络,新增订单班企业15家以上

通过“硬件提质、软件增能、机制创新”三位一体改革,力争2025年跻身全国中职百强行列。

高县希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过精准对接区域产业链,构建了“专业-产业”共生生态。其“校企双主体育人”“非遗技艺传承”“数字赋能教学”等特色实践,为县域职教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随着新基建投入加大和产教融合深化,学校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新阶段,未来有望成为川南职教改革的标杆性机构。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