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绵阳电力职业技术学校是经教育部备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隶属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致力于培养电力行业高技能人才。学校坐落于中国科技城绵阳,依托行业优势构建了“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育人体系,开设覆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及新能源等领域的专业群。建校以来,累计为全国电力系统输送技术骨干超2万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十年保持在98%以上,其中85%以上进入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央企。学校拥有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配备10kV智能变电站、配电自动化实训场等高端教学设施,并与华为、南瑞集团等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形成“理论+实训+认证”三位一体培养模式。近年来,学校在国家级技能竞赛中获奖数量居西南地区同类院校前列,同时通过“电力援藏”“乡村振兴”等项目开展社会服务,彰显行业办学特色与社会责任。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78年创建的绵阳水电技工学校,2012年升格为全日制中专并更名为现名。作为国家电网公司技能人才储备基地,学校以“立足电力行业、服务能源战略”为宗旨,聚焦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等前沿领域,构建“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双轮驱动模式。
发展阶段 | 关键事件 | 办学成果 |
---|---|---|
1978-2000年 | 水电技工学校阶段,开设水电站运行与维护专业 | 培养川内水电系统技术员1200余人 |
2001-2012年 | 扩建为电力技工学校,新增输配电线路专业 | 获评省级重点技工学校 |
2013年至今 | 升格中专后增设新能源装备运行专业 | 入选国家电网“现场工程师”试点院校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电力核心+智能拓展”专业集群,形成“基础共享、方向分化”的课程架构。核心课程覆盖电力系统全流程,实训课程占比达65%,引入“双证融通”制度(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
专业类别 | 代表专业 | 主干课程 | 职业认证方向 |
---|---|---|---|
电网运行 | 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 | 电力安全规程、杆塔组立、导线架设 | 电工证、登高证、高空作业操作证 |
电力设备 | 电力系统自动化装配与维护 | 继电保护、PLC控制、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 可编程控制系统设计师、电气设备检修工 |
新能源领域 | 光伏设备安装与调试 | 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储能技术应用 | 光伏运维工程师、储能系统装调员 |
三、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学校实施“双师双能”提升计划,要求专业教师每五年具备半年企业实践经历。现有教师中,持有注册电气工程师、一级建造师等执业资格的比例达45%,形成“企业技术骨干+高校教授”混编教学团队。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代表性资质 |
---|---|---|---|
校内专任教师 | 126人 | 68% | 高级讲师占比32%,含2名省级教学名师 |
企业兼职教师 | 84人 | 32% | 国家电网技能专家12人、南瑞集团工程师28人 |
双师型教师 | 95人 | 53% | 同时具备理论教学与实训指导能力 |
四、实训基地与教学设施
学校建成“三级递进”实训体系:基础技能实训室→专项技能工作站→生产性实训基地。其中,110kV模拟变电站实训场可模拟电网调度、事故处理等真实场景,设备总值超8000万元。
实训类别 | 场地面积 | 设备价值 | 承接项目 |
---|---|---|---|
基础电气实训 | 2000㎡ | 1200万元 | 电工基础、电机拆装等初级实训 |
智能变电站实训 | 800㎡ | 3500万元 | 继电保护调试、自动化系统联调 |
新能源实训中心 | 1500㎡ | 2800万元 | 光伏电站建模、储能系统测试 |
五、就业质量与职业发展
学校建立“订单培养+定向就业”机制,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签订《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年输送毕业生超500人。近五年毕业生平均起薪达6.8万元/年,显著高于省内中职院校平均水平。
指标类型 | 2023届数据 | 行业对比值 | 优势体现 |
---|---|---|---|
就业率 | 98.7% | 全省中职平均92.5% | 央企定向接收保障就业 |
对口就业率 | 89.4% | 行业院校平均78% | 专业匹配度行业领先 |
晋升周期 | 3-5年晋升班组长 | 常规6-8年 | 技能等级认证加速成长 |
六、校企合作与产学研融合
学校构建“四层递进”合作模式:企业冠名班级→共建实训基地→联合技术研发→成立产业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智能配电”微专业,共同制定ICT行业标准课程。
合作层级 | 代表企业 | 合作内容 | 年度成果 |
---|---|---|---|
基础合作 | 国家电网各分公司 | 设立“电力工匠班”32个 | 年输送实习生600人次 |
深度共建 | 南瑞集团、许继电气 | 联合开发实训装置12套 | 获得实用新型专利4项 |
生态共建 | 华为、阿里云 | 共建“能源数字化”产业学院 | 开发虚拟电厂仿真系统 |
七、社会服务与技能认证
学校发挥电力行业培训优势,年均开展“电网巡检”“农网改造”等专项培训超1万人次。作为四川省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承担高压电工、继电保护等12个工种的初/中级认证。
服务项目 | 年培训量 | 资质等级 | 社会效益 |
---|---|---|---|
电力安全实操培训 | 3200人次 | 国家四级安培机构 | 覆盖川内62个县级供电公司 |
新型学徒制培训 | 1800人次 | 人社部备案试点项目 | 企业参训员工获补贴1200元/人 |
国际电工认证 | 450人次 | IEEE授权培训中心 | 助力“一带一路”电力项目输出 |
八、质量保障与持续改进
学校建立“四方参与”(政府、学校、企业、学生)的质量评价体系,将毕业生3年内岗位迁移率、企业满意度等纳入考核指标。近两年教学质量诊断结果显示,核心课程达标率提升至92%。
监测维度 | 2022年数据 | 2023年数据 | 改进措施 |
---|---|---|---|
企业满意度 | 91.2% | 93.5% | 增设现场工程师驻企指导 |
技能证书获取率 | 88.7% | 92.4% | 优化“课证融通”课程模块 |
升学率(单招) | 67.3% | 74.1% | 加强文化课分层教学 |
绵阳电力职业技术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行业特色,构建了电力技术人才培养的完整生态链。其“校企双元育人”模式有效解决了传统职业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特别是在智能电网、新能源等新兴领域展现出较强的适应性。未来需进一步拓展国际化合作维度,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电力人才交流,同时推动数字孪生、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教学中的深度应用,持续提升人才培养的精准度与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