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元中专职业学校是川北地区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力量,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85年,历经多次整合与升级,现已形成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涵盖技能培训、升学教育、社会服务的多层次办学体系。学校占地面积120亩,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设有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现代服务、汽车工程等6大专业群,在校生规模稳定在4500人左右。作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该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成效显著,与广元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的"智造产业学院"年输送技术人才超800人,本地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2%以上。师资队伍中高级职称占比达43%,拥有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近三年累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
一、学校概况与基础建设
广元中专职业学校实行"一校两区"管理模式,主校区位于利州区雪峰教育园区,分校区聚焦产教融合项目。校园基础设施完备,建有标准化实训车间28个,其中智能制造实训中心配备价值2300万元的工业机器人设备,信息技术实训室达到省级A类标准。
指标 | 2022年 | 2023年 |
---|---|---|
在校学生数 | 4235人 | 4568人 |
教职工总数 | 287人 | 312人 |
生均实训设备值 | 1.8万元 | 2.1万元 |
图书藏量 | 12.5万册 | 14.2万册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主体专业+新兴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重点打造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省级示范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拓展包"三级架构,引入1+X证书制度,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有机衔接。
专业类别 | 核心课程 | 职业资格证书 |
---|---|---|
智能制造 | 机械制图、PLC控制、3D打印技术 | 数控车工(中级) |
信息技术 | 网络搭建、Python编程、大数据基础 | 计算机操作员(四级) |
现代服务 | 会计实务、电商运营、茶艺文化 | 电子商务师(初级) |
三、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校企双聘"机制优化师资结构,实施专业教师企业实践"五年一周期"制度。建立"名师工作室-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三级培养体系,近五年选派126名教师参加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研修。
职称结构 | 2021年 | 2023年 |
---|---|---|
正高级教师 | 18人 | 25人 |
副高级教师 | 79人 | 97人 |
双师型教师 | 143人 | 178人 |
硕士以上学历 | 42人 | 68人 |
四、教学改革实践
创新实施"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1年级基础能力培养,2年级专项技能训练,3年级顶岗实习与升学分流。开发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数控加工、电气安装等专业实训损耗率降低40%。与京东云合作建设"云计算实训室",实现教学资源云端共享。
五、就业质量分析
建立"就业跟踪-企业反馈-专业调整"闭环机制,重点服务川陕甘结合部制造业需求。2023届毕业生本地就业占比67%,对口就业率89%,平均起薪达到4200元/月,较五年前增长35%。
就业方向 | 2022届 | 2023届 |
---|---|---|
制造业 | 58% | 63% |
信息技术服务业 | 22% | 18% |
商贸物流 | 15% | 12% |
升学深造 | 5% | 7% |
六、学生发展支持
构建"奖助贷勤"四位一体资助体系,国家奖学金覆盖率提升至8%。设立创新创业孵化基金,近三年支持学生创业项目27个,其中"智能安防服务"项目获省级双创大赛银奖。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配备专职咨询师5名,建立重点学生追踪档案320份。
七、社会服务能力
年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3000人次,为广元市乡村振兴提供技能人才支撑。与市总工会共建"工匠学院",完成职工技能提升培训1800人次。承接省级技能竞赛3次,协办秦巴地区职教论坛,区域辐射作用显著增强。
八、发展挑战与规划
当前面临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匹配度待优化、高端实训设备更新压力大等挑战。"十四五"期间将投资1.2亿元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重点发展新能源装备、智慧养老等新兴专业,计划到2025年实现省级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目标。
广元中专职业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内涵建设,已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区域优势。未来需在专业集群化发展、数字化转型、国际化合作等方面持续突破,更好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