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成都市崇州科技职业技术学校(崇州科技职校)

成都市崇州科技职业技术学校(崇州科技职校)

成都市崇州科技职业技术学校是四川省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坐落于崇州市核心区域,依托地方产业优势,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校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核心模式,构建了覆盖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现代服务等领域的专业体系,并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近年来,学校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强化实践教学、推进国际化合作等举措,显著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其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5%以上,在区域内形成了“招生-培养-就业”良性循环的办学特色,成为推动地方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成	都市崇州科技职业技术学校

一、学校概况与基础条件

成都市崇州科技职业技术学校创办于2008年,是经成都市教育局批准设立的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校园占地120亩,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规模4200余人,教职工总数280人。学校配备先进教学设施,包括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工业互联网实验室、电子商务实战平台等,并建有标准化运动场、图书馆及学生公寓。

指标 崇州科技职校 四川中职平均水平
校园面积 120亩 85亩
生师比 15:1 20:1
实训设备价值 3800万元 2500万元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围绕“工业+信息+服务”三大领域开设15个专业,其中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为省级重点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跨专业选修”架构,实践课程占比达60%。引入“1+X”证书制度,覆盖智能网联汽车、工业机器人等新兴领域。

专业类别 重点专业 对接产业
智能制造 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 装备制造业
信息技术 网络安全、物联网 数字经济
现代服务 电商运营、智慧养老 消费升级领域

三、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现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5%,硕士以上学历教师达42%,企业兼职教师库规模超200人。通过“教授工作室”“企业实践季”等机制提升教学能力,近五年累计完成教师企业实践项目120项。

指标 崇州科技职校 全国中职示范校
高级职称比例 35% 28%
企业实践教师占比 65% 50%
师生比 1:15 1:18

四、产教融合实践

学校与京东方、西门子等企业共建“厂中校”“校中厂”12个,开发定制化课程45门。推行“现代学徒制”,实现“教室-车间-岗位”三级递进培养,近三年订单班覆盖率达78%。联合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年承接技术改造项目20余项。

  • 合作企业类型:装备制造(35%)、信息技术(28%)、现代服务业(37%)
  • 典型合作项目:智能仓储实训基地(与顺丰)、工业机器人应用中心(与ABB)
  • 技术成果转化:近三年完成专利申报8项,工艺改进方案15例

五、学生发展路径

学校构建“升学+就业”双通道体系,年均本科升学率达32%,对口就业率68%。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培育竞赛人才,近五年获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97项。开展“创业孵化计划”,累计支持学生创业项目43个,涉及电商、农业科技等领域。

核心数据对比:

发展维度 崇州科技职校 全省中职均值
升学率 32% 22%
竞赛获奖数 年均19项 年均8项
创业项目存活率 81% 65%

六、社会服务能力

学校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5000人次,覆盖新型职业农民、企业职工等群体。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23项,包括“乡村振兴电商人才培育”“智能制造技术提升”等专项。建立“社区学院”开展公益课程,年服务时长超1.2万小时。

  • 培训类型:农业技术(45%)、工业技能(30%)、服务业规范(25%)
  • 政企合作案例:为蜀兴机械定制“数控多轴加工”培训方案,提升产能15%
  • 国际交流:与德国F+U萨克森职教集团共建“工业4.0”课程标准

七、信息化建设水平

学校投入1200万元建设智慧校园,实现5G网络全覆盖,开发“云课堂”平台集成3000+课程资源。运用虚拟仿真技术重构实训流程,关键专业实训项目数字化覆盖率达85%。建立大数据分析系统,实时监测教学质量与学生成长轨迹。

信息化应用成效:

应用场景 应用效果
虚拟仿真实训 耗材成本降低60%,事故率归零
AI学习诊断 个性化辅导覆盖率提升40%
远程协作教学 跨校区共享优质师资28人

八、挑战与发展前景

当前学校面临专业迭代速度滞后于产业变革、高端实训设备维护压力较大等挑战。未来规划聚焦“三个升级”:一是专业群对接成都都市圈战略重构;二是建设省级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三是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预计至2025年,实现省级优质中职学校建设目标,打造西部职业教育改革样板。

成都市崇州科技职业技术学校通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内涵建设,已形成鲜明的“产业导向、能力本位”办学特色。其“专业链-人才链-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不仅为区域经济输送了大量技术技能人才,更通过技术创新与社会服务反哺产业升级,展现出新时代职业教育的蓬勃生命力。随着数字化转型加速和职教改革深化,学校正站在提质培优、创建特色的关键节点,有望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