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乐至县机电学校(乐至机电学校)

四川乐至县机电学校(乐至机电学校)

四川乐至县机电学校是一所立足川中、辐射西南的中等职业教育机构,以机电技术应用为核心,兼具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双重功能。学校依托乐至县“成渝经济区枢纽”的区位优势,构建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开设机电、电子、汽车维修等10余个专业,形成“理论-实训-就业”一体化培养体系。近年来,通过引入德国双元制课程、建设省级实训基地,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尤其在川渝地区制造业企业中认可度较高。然而,受限于县域经济规模和高端产业不足,学校在师资引进、专业升级等方面仍面临挑战,需进一步突破地域限制,提升服务区域产业转型的能力。

四	川乐至县机电学校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四川乐至县机电学校前身为1985年成立的“乐至县技工培训班”,2002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学校以“培养基层技术骨干,服务县域工业发展”为宗旨,2016年被纳入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成为省级重点支持的产教融合示范校。

年份重大事件办学属性
1985-2001技工培训阶段,隶属县劳动局非学历教育
2002-2015升格中专,开设机电、数控专业普通中职
2016-至今入选省产教融合项目,共建实训基地省级示范中职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现有机械制造、电气自动化、汽车运用等6大专业群,其中机电技术应用为省级重点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方向”模式,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案例,实践课程占比达60%。

专业类别核心课程合作企业
机电技术应用机械制图、液压传动、工业机器人编程四川现代汽车、富士康
电子技术应用PCB设计、单片机应用、智能家居安装京东方、TCL
汽车运用与维修新能源汽车维护、故障诊断、钣金工艺一汽大众(成都基地)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学校现有教职工127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2%,“双师型”教师比例达65%。通过与企业共建“大师工作室”,聘请企业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形成“理论+实操”复合型教学团队。

指标2020年2023年
在校学生数2850人3420人
专任教师数98人112人
高级职称教师占比28%32%
校企合作企业数量36家52家

四、实训基地与教学设施

学校建有占地8000㎡的实训中心,包含机械加工、电子装配、汽车维修等8个实训车间,设备总值超3000万元。其中,与四川现代汽车合作的“新能源汽车实训室”被列为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

  • 机械加工实训区:配备数控车床、铣床等设备50台
  • 电子技术实训区:拥有SMT贴片生产线、智能控制实训台
  • 汽车维修实训区:含新能源汽车检测线、钣喷一体化设备

五、学生管理与升学就业

学校实行“军事化+学分制”管理模式,推行“德育量化考核”制度。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5%,本地就业占比约60%,主要进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行业。

年份升学率直接就业率对口就业率
202112%88%76%
202215%85%80%
202318%82%83%

六、社会服务与区域贡献

学校年均开展社会培训超5000人次,涵盖电工、焊工、叉车驾驶等技能项目。与乐至县政府合作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中心”,累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300余人。

  • 2022年承接“川渝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培训企业职工1200人
  • 与资阳市高新区共建“智能制造人才库”,输送技术工人200余名
  • 为凉山州职业学校提供教学资源包,支援民族地区职业教育

七、发展瓶颈与挑战

尽管取得显著成效,但学校仍面临三大制约:一是高端实训设备更新资金缺口较大,二是县域产业能级限制专业拓展空间,三是优质师资引进难度高于预期。2023年招生数据显示,机械类专业报名人数同比下降12%,反映传统优势专业吸引力下降。

八、未来规划与战略方向

学校提出“十四五”期间三大目标:建设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站、打造智能制造专业群、深化川渝职业院校联盟合作。计划投资8000万元建设“工业互联网实训中心”,并与重庆永川职教集团共建“成渝双城技能人才联合培养基地”。

四川乐至县机电学校作为县域职业教育的代表,在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促进就业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扎根产业、校企联动”的办学经验对同类院校具有参考价值,但需在专业数字化改造、跨区域资源共享等方面加速突破。未来,学校需平衡好传统优势专业与新兴技术专业的资源分配,通过强化与头部企业的合作深度,实现从技能培训向技术创新服务的转型升级。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