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眉山远成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位于眉山市东坡区。学院以“立足眉山、服务四川、辐射全国”为定位,聚焦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人才培养,形成以交通运输、信息技术、财经商贸为主的专业集群。近年来,学院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逐步构建“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创新创业”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硬件设施方面,建有轨道交通实训中心、智慧物流实训基地等特色场馆;师资队伍中,副高以上职称占比达35%,企业兼职教师比例超过20%。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5%以上,其中80%以上在川内重点产业领域就业,形成“招生-培养-就业”良性循环。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院前身为2012年成立的眉山技术培训学校,2018年升格为高职院校,2021年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现由四川远成集团控股,实行“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核心定位为“培养数字化时代新工匠”,重点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交通物流、智能制造等产业需求。
时间 | 重大事件 | 发展阶段 |
---|---|---|
2012-2017 | 中等职业教育阶段 | 技能培训为主 |
2018-2020 | 高职申办与专业建设 | 获批3个省级重点专业 |
2021-至今 | 产教融合深化期 | 建成4个产业学院 |
二、专业布局与课程体系
目前开设28个高职专业,形成“交通物流”“信息技术”“财经商贸”三大专业群。其中,智能物流技术、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为省级一流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平台+模块”架构,通识课程占比30%,专业核心课程占比50%,实践课程占比不低于40%。
专业群 | 代表专业 | 校企合作企业 | 实训室数量 |
---|---|---|---|
交通物流 | 智能物流技术、铁道交通运营管理 | 京东物流、中铁快运 | 12 |
信息技术 | 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 | 华为技术、腾讯云 | 8 |
财经商贸 | 电子商务、会计信息管理 | 苏宁易购、用友网络 | 6 |
三、师资队伍建设
现有专任教师368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65%,具有硕士以上学历者占78%。实施“校企人才双向流动”计划,每年选派50名教师赴企业实践,同时引进企业技术骨干担任产业教授。
类别 | 人数 | 占比 | 代表性成果 |
---|---|---|---|
正高职称 | 42 | 11.4% | 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 |
企业兼职教师 | 86 | 23.3% | 开发实训项目47个 |
博士学历 | 18 | 4.9% | 承担市厅级课题21项 |
四、教学资源配置
校园占地面积850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2亿元。建有“智慧物流”“轨道交通”等4个省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纸质图书藏量65万册,数字资源数据库12个。
五、产教融合实践
与京东、华为等企业共建“厂中校”3个,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2022年校企联合开发课程标准42个,共同完成横向课题16项,技术成果转化收益超800万元。
六、学生发展支持
建立“1+X”证书制度,毕业生人均获取职业资格证书2.3本。近五年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146项,创业孵化项目成功率达18%。设立“远成奖学金”等专项基金,年发放金额超300万元。
七、社会服务能力
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2万人次,承接企业员工素质提升项目35个。与地方政府共建“乡村振兴电商学院”,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300余人。
八、发展挑战与机遇
- 挑战:高端实训设备更新滞后,省外生源占比不足20%
- 机遇:成渝经济圈产业升级带来人才缺口,数字经济专业群建设获政策支持
- 对策:启动“双师素质提升工程”,拓展滇黔陕等西部省份招生渠道
眉山远成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十余年发展,已形成鲜明的产教融合特色,但在品牌辐射力、科研创新等方面仍需突破。未来需紧扣“数字化转型”主线,强化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等新兴专业布局,深化与行业龙头企业的资本与技术联动,方能实现从区域性高职向特色鲜明高职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