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乐山市知行旅游职业高中艺体班(乐山知行职高艺体)

乐山市知行旅游职业高中艺体班(乐山知行职高艺体)

乐山市知行旅游职业高中艺体班作为区域内特色化办学的标杆项目,依托旅游职业教育资源与艺术体育专业深度融合,构建了“技能+特长”的双重培养体系。该校通过差异化课程设置、专业化师资配置及产教融合实践,形成了以舞蹈表演、美术设计与体育训练为核心的三大方向,毕业生在升学与就业领域均展现出显著优势。据公开数据显示,近五年艺体班本科升学率稳定在75%以上,职业技能证书获取率超90%,同时为地方文旅产业输送了大量基层技术骨干。其“校企双轨制”培养模式不仅强化了学生的职业适配性,更通过省级艺术节、体育赛事等平台提升了区域影响力。

乐	山市知行旅游职业高中艺体班

一、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艺体班以“文旅融合、体艺并重”为办学宗旨,重点覆盖舞蹈表演、美术设计、体育服务三大领域。课程体系包含基础文化课(占比40%)、专业核心课(占比35%)及实践拓展课(占比25%),实行“2.5+0.5+1”分段培养:前两年半夯实专业基础,半年企业认知实习,最后一年分流至升学或就业方向。

培养方向核心课程职业资格证书对口升学专业
舞蹈表演民族舞技巧、舞台编导、旅游礼仪舞蹈演员资格证、导游证舞蹈学、旅游管理
美术设计景区手绘、数字插画、文创开发平面设计师、手绘测绘员环境设计、视觉传达
体育服务健身教练、赛事运营、户外急救社会体育指导员、救生员体育教育、休闲体育

二、师资结构与教学资源

教师团队由文化课教师(35%)、专业导师(45%)和企业兼职讲师(20%)组成。其中高级职称占比28%,双师型教师达65%,近三年累计选派32人次赴杭州、成都等地参加文旅行业专项培训。教学资源方面,建有数字化舞蹈教室、景观写生基地及体能训练中心,实训设备总值超800万元。

类别全职教师兼职导师企业合作单位
舞蹈表演8人(含2名一级演员)3人(省歌舞剧院)乐山大佛景区艺术团
美术设计6人(含省级工艺大师1人)2人(广告公司创意总监)峨眉山博物馆文创中心
体育服务5人(含国家二级运动员3人)4人(健身俱乐部经理)峨眉山滑雪场运营团队

三、升学与就业质量对比

2020-2023届毕业生中,升学群体主要进入四川音乐学院、成都体育学院等本省院校,就业学生则集中在文旅企业基层岗位。值得注意的是,选择“技能高考”路径的学生录取率较普通高考高出18个百分点,但管理岗位晋升速度慢于本科毕业生。

年份毕业人数本科升学率国企就业率平均起薪
202012773%12%3200元
202114568%15%3500元
202216276%18%3800元
202318979%22%4000元

四、实践教学创新举措

学校构建了“三阶递进”实践体系:一年级参与景区快闪演出、展览布展等基础实践;二年级进入合作企业轮岗实训;三年级开展毕业设计项目化运作。近年来联合乐山大佛景区开发《凌云九韵》实景演出,学生参与率达85%,单场最高票房突破10万元。

五、硬件设施与经费投入

2021年新建成的艺体实训楼包含全景绘画室、运动捕捉实验室等特种教室,年度生均实训经费达6800元,较普通专业高出45%。但相比四川省艺术特色学校平均水平,人均设备值仍存在12%的缺口,特别是在数字化舞蹈教学系统方面亟待升级。

六、社会认可度分析

家长满意度调查显示,对“专业技能提升”认可度达92%,但对“文化课教学质量”满意度仅为67%。用人单位评价中,85%认为学生职业素养达标,但在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方面评分较低。近三年招生咨询量年均增长15%,但优质生源流失率仍高达23%。

七、横向对比与竞争优势

相较于省内同类院校,该校在旅游元素融合度上具有明显特色,但在专业深度上弱于德阳艺术职业学校。其“校企双导师制”有效缩短了岗位适应期,但高端就业渠道建设仍需加强。建议借鉴重庆艺术工程职院的“大师工作室”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层次。

八、发展瓶颈与改进方向

当前面临三大挑战:一是文化课与专业课时间分配矛盾突出,导致部分学生理论薄弱;二是企业用人需求从“操作型”向“创意型”转变,现有课程更新滞后;三是跨区域升学竞争力不足。需建立动态课程调整机制,增设数字文旅、赛事策划等前沿模块,并推进与省外高校的“3+4”中本贯通培养。

该校通过精准对接文旅产业链需求,初步实现了特色化办学目标。未来需在强化文化基础、深化产教融合、拓宽发展路径三方面持续发力,方能在职业教育改革浪潮中保持竞争优势。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