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雅安市职业高级中学怎么样(雅安职高评价)

雅安市职业高级中学怎么样(雅安职高评价)

雅安市职业高级中学作为四川省雅安市职业教育的重要基地,近年来通过深化产教融合、优化专业布局,逐步形成了以现代农业、智能制造、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办学特色。学校依托雅安“天府之肺”的生态优势与成渝经济圈区位资源,构建了“升学+就业”双轨培养体系,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超75%,对口高考升学率连续三年突破60%。其“校中厂”实训模式与雅茶集团、京东物流等企业的深度合作,显著提升了学生实践能力,但传统专业转型压力与师资结构性短缺仍是亟待突破的瓶颈。

雅	安市职业高级中学怎么样

一、学校概况与硬件设施

雅安市职业高级中学创建于1985年,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占地120亩,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现有在校学生3200余人,开设18个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5个。

类别数据
校舍面积8.6万平方米(含实训楼1.2万平)
实训设备总值4800万元(含智能农机模拟系统)
数字化教室覆盖率82%(2023年数据)

学校建有川西唯一的智慧农业实训中心,配备无人机植保、无土栽培等现代化设备,但工科类专业设备更新周期较长,部分机电一体化设备仍为五年前配置。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形成“农业+工业+信息技术”三位一体专业架构,重点建设茶叶生产与加工、电子商务、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三大特色专业群。

对比维度雅安职高四川同类院校均值
省级重点专业数5个3.2个
专业与产业匹配度89%76%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占比65%51%

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拓展包”结构,但第三年顶岗实习期间理论课占比仍达20%,部分企业反馈学生岗位迁移能力待提升。

三、师资力量与教研实力

现有教职工246人,其中正高级讲师4人,副高级职称占比38%,双师型教师比例达67%。

指标数值全省中职排名
硕士以上学历教师28%前20%
企业兼职教师比例15%前35%
近3年教改课题数17项地市级领先

教师团队在农产品电商直播、工业机器人维护等领域具有研发优势,但年轻教师流失率高达18%,尤其在汽修、数控等工科专业表现明显。

四、人才培养与升学就业

学校推行“学历证书+X技能认证”制度,近三年毕业生双证获取率92%,本地就业主导行业为现代农业(35%)、制造业(28%)、信息技术服务(20%)。

年度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升学率
202194.6%78.3%58.2%
202293.8%80.1%61.5%
202392.4%82.7%63.8%

升学渠道以“对口单招”为主,2023年输送至四川农业大学、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等高校学生占比达79%,但机械类、电子类专业升学竞争力弱于绵阳、德阳等地同类院校。

五、产教融合与社会服务

学校与蒙顶山茶叶交易所共建“雅茶学院”,与京东共建西南地区首个“未来物流人才实训基地”,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超2000人次。

合作类型代表案例成效指标
产业学院雅茶学院年孵化茶企12家
订单培养京东物流班留用率91%
技术攻关智能灌溉系统研发节水35%

社会培训覆盖茶叶评审、电商运营等18个项目,但企业深度参与课程开发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形成,部分合作项目存在“重签约轻落地”现象。

六、学生发展与校园文化

学校实施“三全育人”体系,设立“工匠之星”奖学金,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47项,其中茶叶加工赛项实现三连冠。

  • 文体活动:每年举办“春茶采摘节”“智能制造成果展”等特色活动
  • 社团建设:机器人社、电商直播社等新型社团活跃度高于传统社团
  • 心理健康:配备专职心理教师5人,建立“寝室-班级-校级”三级预警机制

学生对食堂满意度达83%,但对图书馆开放时间(晚9点闭馆)和运动场地不足(生均运动面积3.2㎡)反映较多。

七、区域比较与竞争优势

相较于成都、德阳等经济发达地区职高,雅安职高在生态农业、康养护理等专业领域形成差异化优势,但工业类专业受区域产业限制发展滞后。

核心指标雅安职高成都某国家示范校川西平均
生均经费1.2万元2.5万元0.9万元
企业捐赠额度年均80万500万+30万
技师资格证书持有率41%68%29%

在川西生态经济圈内,学校凭借茶叶、中药材等特色专业保持领先地位,但高端制造业人才培养能力与德阳、乐山等地相比存在代差。

八、发展挑战与改进建议

当前面临三大矛盾:传统农类专业现代化转型需求与师资技术跟不上的矛盾;本地产业升级对高素质技能人才迫切需求与学校工科专业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产教融合政策红利释放与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的矛盾。

  • 建议加强与成都职业院校结对帮扶,共建跨区域实训基地
  • 推动“专业群+产业学院”重构,集中资源打造2-3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
  • 完善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将企业经历纳入职称评审硬性指标

雅安市职业高级中学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传承茶马文化方面成效显著,但在专业结构优化、师资队伍建设、产教融合深度等方面仍需突破。未来需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强化“小而精”特色发展路径,方能在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