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绵阳纺织技工学校(绵阳纺技校)

四川绵阳纺织技工学校(绵阳纺技校)

四川绵阳纺织技工学校是西南地区纺织类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代表,其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85年,现隶属于四川省工业贸易学校体系,形成“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模式。学校以纺织服装类专业为核心,构建了涵盖生产、设计、营销的全产业链人才培养体系,同时拓展机电、信息技术等交叉学科,形成“工科为主、艺技融合”的办学特色。现有在校生规模超3000人,年均就业率达98%以上,与浙江、江苏等地200余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被誉为“西部纺织技术人才摇篮”。

四	川绵阳纺织技工学校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绵阳纺织工业技工班,1992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独立建制,2018年整体迁入涪城区青义镇新校区。主体建筑包括纺织实训中心(1.2万㎡)、服装工艺楼(8000㎡)及机电实训馆(6000㎡),配备高速电脑横机、自动裁床等先进设备。

年份重大事件发展成果
1985-1992技工班初创期培养基础纺织工人1200余名
2005-2015省级重点技校建设获中央财政实训基地专项拨款
2020至今产教融合改革建成“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二、专业架构与课程体系

学校设置纺织技术、服装设计与工艺、针织工艺、机电一体化技术等四大主干专业,其中纺织专业细分棉纺、织造、染整3个方向。核心课程包含《织物组织结构》《服装CAD》《纺织设备维护》等,实践课程占比达65%。

专业类别核心课程职业资格证书
纺织技术新型纺纱技术/织物瑕疵分析纺织面料设计师
服装设计立体裁剪/工业制版服装定制工
机电一体化纺织机械控制/PLC编程维修电工(高级)

三、师资队伍结构分析

现有专任教师142人,其中高级讲师占比38%,双师型教师达72%。聘请行业技术骨干36人担任兼职教师,形成“理论+实践”双导师制。近三年教师团队获全国纺织职教教学成果奖2项。

职称结构学历层次年龄分布
正高级12% / 副高级26%硕士及以上45%35岁以下58%
中级42% / 初级20%本科52%36-50岁37%
其他专科3%50岁以上5%

四、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建有纺织检测实验室、服装智能制造车间等12个实训场所,设备总值超3000万元。与际华集团共建“军需品生产工艺实训中心”,实现校企设备共享。近三年承接企业技术研发项目17项,开发新型牛仔面料产品获国家专利。

  • 纺织实训中心:配备乌斯特条干仪等检测设备
  • 服装智能车间:引进自动拉布机、智能吊挂系统
  • 特种织物实验室:研发阻燃、防辐射功能性面料

五、就业质量追踪

毕业生主要流向长三角、珠三角纺织产业集群,初始岗位平均薪资4500-6500元/月。与海澜集团、雅戈尔等企业开展“订单班”培养,近五年累计输送技术骨干800余人,企业满意度达91.3%。

指标2020届2021届2022届
就业率97.8%98.5%98.2%
对口就业率89.4%91.2%92.5%
升学率6.2%5.1%4.8%

六、技能竞赛成果

近五年组织参与省级以上技能大赛,获一等奖14项。2022年在全国纺织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中,包揽织布工、经纬编织两个赛项冠军,实现四川省在该赛事金牌零的突破。

  • 2020年四川省纺织技能大赛:团体总分第2名
  • 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纺织印染赛项:二等奖2项
  • 2022年“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优胜奖

七、社会服务能力

年均开展企业职工培训超5000人次,为北川羌族自治县等贫困地区实施“雨露计划”培训。开发《羌绣工艺与现代纺织技术融合》等特色培训课程,助力非遗技艺产业化转型。

培训类型年培训量典型合作单位
新型学徒制1200人绵阳市纺织协会
复转军人技能培训300人退役军人事务局
农村劳动力转移800人平武县人社局

八、发展瓶颈与突破方向

当前面临智能制造转型压力,传统纺织专业招生占比从2015年的78%降至2022年的62%。对此,学校启动“纺织+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引入纺织品质量智能检测系统,开发虚拟仿真实训平台,与苏州大学共建数字化纺织实验室。

  • 建设纺织大数据中心
  • 开发智能织机操作虚拟实训系统
  • 增设物联网技术应用新专业

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数字化转型,四川绵阳纺织技工学校正逐步实现从传统技能教育向现代纺织产业学院的跨越式发展,持续巩固其在西南地区纺织职业教育领域的引领地位。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