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大竹县石子职业中学有哪些专业(大竹石子职中专业)

大竹县石子职业中学有哪些专业(大竹石子职中专业)

大竹县石子职业中学作为川东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基地,其专业设置紧密围绕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形成了以现代农业、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商贸服务为核心的四大专业集群。学校现有在校生规模约3500人,开设18个中职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3个、市级骨干专业5个。专业布局覆盖第一、二、三产业,尤其注重与本地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电子制造等支柱产业的衔接。例如,现代农业技术专业与当地竹海资源开发深度绑定,电子商务专业则依托大竹县“全国电商进农村示范县”政策红利,形成“专业+产业+创业”的育人模式。

大	竹县石子职业中学有哪些专业

学校实训资源投入显著,建有现代农业实训中心、智能制造车间、电商直播基地等32个校内实训场所,设备总值超4000万元。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78%,与企业共建“订单班”12个,近三年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学校创新推出“专业群+X证书”制度,学生可跨专业选修技能模块,如农业机械维修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联动培养,有效拓宽职业发展路径。

在产教融合方面,学校与蜀丰农业、川环科技等36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年均输送实习生超800人次。特别设立“竹编工艺传承班”,将国家级非遗技艺融入教学,既保护传统文化,又开辟特色就业渠道。此外,学校针对乡村振兴战略开设“乡村治理”特色方向,培养基层管理人才,彰显职业教育服务地方发展的使命担当。

一、专业设置整体架构

专业类别代表专业在校生规模核心就业岗位
现代农业类现代农业技术、畜牧兽医620人农业技术员、农产品电商运营
智能制造类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980人机床操作员、汽车维修工程师
信息技术类计算机应用、物联网技术560人网络管理员、智能设备装调
商贸服务类电子商务、会计事务740人电商运营专员、财务助理
文化艺术类工艺美术(竹编方向)180人非遗技艺传承人、文创设计师

二、重点专业深度解析

现代农业技术专业作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构建了“种植-加工-营销”全链条课程体系。核心课程包括《智慧农业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业电商运营》,配备300亩校内外实训基地,引入无人机植保、无土栽培等前沿技术。该专业与蜀丰农业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毕业生可直通企业技术岗位。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采用“校中厂”模式,引进哈默数控机床建立实训车间。课程涵盖CAD/CAM建模、多轴加工编程等高端技能,与川环科技等企业共建“精密制造订单班”,近三年为本地汽配产业输送技术人才230余人。

电子商务专业依托大竹县国家电商示范基地,打造“教学-直播-仓储”一体化实训空间。课程设置突出短视频营销、直播话术设计等实战技能,学生参与“双十一”实战项目日均成交额突破50万元,孵化校园创业团队17个。

专业名称核心课程实训设备价值合作企业
现代农业技术植物生长调控、农业物联网800万元(含智能温室)蜀丰农业、天禾茶业
数控技术应用数控编程、CAD/CAM1200万元(含加工中心)川环科技、普瑞斯精密
电子商务直播运营、数据分析350万元(含直播设备)京东云仓、邮乐购

三、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创新

学校推行“基础平台+专业方向+拓展模块”三级课程体系。基础平台课程占比30%,涵盖职业道德、信息技术等通识教育;专业方向课程占比50%,按岗位能力分解技能点;拓展模块课程占比20%,提供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创新创业指导等个性化选择。

教学模式创新方面,实施“三段式”培养:一年级在校本部完成基础学习,二年级进入企业实训基地轮岗,三年级根据发展方向选择升学或顶岗实习。引入企业真实项目贯穿教学,如电商专业承接本地企业“618”促销方案设计,数控专业参与模具开发全流程。

课程类型典型课程示例考核方式证书获取率
基础平台课职业生涯规划、应用文写作过程性评价+期末考试/
专业技能课农机具维修、电商视觉设计实操考核+作品评定89%
拓展模块课竹编工艺创新、无人机操控竞赛成绩+项目验收72%

四、实训资源配置与产教融合

学校建成“一园三中心”实训体系: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园、智能制造实训中心、数字商业孵化中心、艺术设计工坊。其中现代农业园包含智能大棚、组培实验室等设施,年培育种苗超50万株;智能制造中心引入工业机器人教学单元,可开展PLC编程、3D打印等实训项目。

产教融合方面,与36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形成“四共”机制:共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训基地、共组教学团队、共评培养质量。例如与川环科技共建“汽车零部件检测中心”,学生参与真实产品质检;与京东合作建立“校园云仓”,实现仓储作业流程全覆盖教学。

实训基地类型设备数量年实训人次产出效益
现代农业园300亩(含智能温室)1200人次/年年产果蔬200吨
智能制造中心数控机床25台、机器人8套800人次/年承接企业订单50万元/年
电商直播基地直播间6个、设备120套600人次/年年销售额300万元

五、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82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5%,硕士以上学历占28%。“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8%,通过“高校研修+企业实践”双轨培养机制,每年选派40名教师赴西南大学、重庆工业职院等院校进修,同时安排60天企业挂职锻炼。

兼职教师库储备企业技术骨干86人,参与课程开发、实训指导等工作。例如聘请蜀丰农业技术总监担任产业教授,主导制定《现代农业技术》课程标准;邀请电商企业运营经理开展“双十一实战”专题讲座。

师资类型人数企业实践时长教科研成果
专任教师182人年均60天省级课题5项/年
兼职教师86人学期累计40天开发校本教材12本
双师型教师142人/获职业技能证书98本

六、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

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对口就业率从2020年的82%提升至2023年的92%。就业地域分布显示,78%留在达州市域内,15%流向成都、重庆等成渝城市群,7%选择东部发达地区。薪资水平方面,实习期平均月薪3200元,转正后达4500-6000元。

升学渠道持续拓宽,2023年高职单招录取率76%,较五年前提升40个百分点。学校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重庆三峡职院等高校共建“3+2”贯通培养项目,年输送学生200余人。

年份就业率对口率平均起薪
202194.5%85%3100元
202296.2%89%3300元
202395.7%92%3500元

七、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成效

学校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围绕大竹县“农业强县、制造兴县”战略,年均为本地输送技术技能人才1200余人。现代农业专业毕业生支撑全县10万亩苎麻基地、5万亩白茶产业园的技术需求;数控专业学生填补川环科技等企业的一线技工缺口。

技术研发服务方面,近三年完成横向课题12项,如为天城寨酒业开发智能化酿造温控系统,助力企业产能提升30%。电商专业师生团队协助16个乡镇完成农产品上行方案设计,带动农户增收超千万元。

服务领域年输出人才量技术成果转化数经济效益(万元)
现代农业320人6项(种植技术改良)850
装备制造450人4项(工艺优化)1200
电子商务280人9项(营销方案)1500

八、特色发展与未来规划

非遗传承创新:工艺美术专业开设竹编技艺方向,建设大师工作室,开发《传统纹样数字化设计》等课程,推动非遗技艺现代化转型。学生作品在“巴蜀工匠”大赛中获金奖3项,带动周边乡镇建立7个竹编工坊。

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设立“乡村治理”定制班,课程涵盖基层管理、新型农业经营等模块,与全县23个乡镇签订人才定向培养协议,近三年输送基层干部储备人才136人。

数字化转型升级:投资800万元建设“智慧职教”平台,开发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如数控加工VR模拟、电商直播情景演练等模块,教学资源库累计访问量突破50万次。

未来三年规划目标:新增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新能源汽车检测等4个专业;校企共建产业学院3个;力争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打造西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高地。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