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中巴州职业中学是四川省巴中市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82年建校以来,始终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核心目标。作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该校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模式,构建了涵盖现代农业、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多元化专业体系。截至2023年,学校占地面积达120亩,拥有在校生4200余人,专任教师216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65%。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对口升学率突破45%,在川东北地区形成显著示范效应。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82年创建的巴中县农业技术中学,2004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更名为现名。历经三次校区扩建,现已形成"一校两区"办学格局,主校区位于巴州区回风大道,分校区聚焦现代农业技术实训。办学定位始终围绕"培养乡村振兴主力军",2019年被列为四川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单位,2021年获评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管理典型案例学校。
发展阶段 | 关键事件 | 办学规模 |
---|---|---|
1982-2003 | 农业技术中学阶段,开设种植养殖类专业 | 在校生800人,教职工45人 |
2004-2015 | 更名为职业中学,增设机电、计算机专业 | 在校生突破2000人,建成3个省级实训基地 |
2016-至今 | 入选省级示范校,开展"1+X"证书试点 | 在校生4236人,开发产教融合课程28门 |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农业+工业+现代服务"三足鼎立的专业架构,重点打造畜牧兽医、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商务等6个省级重点专业。2022年数据显示,专业设备总值达3800万元,建有智慧农业实训中心、智能制造车间等12个现代化实训场所。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拓展包"三级架构,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占比达40%。
专业类别 | 核心课程 | 实训项目 | 合作企业 |
---|---|---|---|
现代农业技术 | 植物生理学、智能温室控制、农产品电商 | 无土栽培实验、农产品溯源系统搭建 | 通江银耳科技公司、巴山牧业 |
汽车运用与维修 | 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网联诊断技术 | 动力电池检测、自动驾驶模拟实训 | 比亚迪巴中基地、吉利商用车 |
信息技术 | 大数据基础、物联网应用开发、UI设计 | 智慧校园系统开发、电商视觉设计 | 京东云巴中服务中心、字节跳动扶贫项目 |
三、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内培外引"机制构建教师发展体系,实施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截至2023年,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达32%,聘请行业专家26人担任兼职教师。建立"名师工作室"4个,近三年教师获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开发校本教材14本,其中《川东北特色农产品加工技术》入选国家规划教材。
教师类型 | 人数 | 占比 | 持证情况 |
---|---|---|---|
专任教师 | 216 | 85% | 高级职称68人,双师型142人 |
企业兼职教师 | 42 | 15% | 高级技师35人,行业认证覆盖率100% |
硕士及以上 | 70 | 32% | 其中工程硕士28人 |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
学校累计投入1.2亿元建设教学基础设施,形成"教学区-实训区-创业园"功能分区。重点打造现代农业科技园、智能制造实训中心、数字商业孵化基地三大实训平台,其中农业科技园占地30亩,建有智能连栋温室、组培育苗室等设施。实训设备更新率保持年均15%,2022年新增工业机器人、无人机植保等先进设备87台套。
五、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建立"学业导师+职业导师"双导制,近五年累计输送技术技能人才1.2万人。202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8.3%,本地就业占比67%,对口就业率89%。升学渠道持续拓宽,与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共建"3+2"贯通培养项目,2023年本科上线率达31%。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学生获省级以上创业大赛奖项9项,孵化在校生创业项目23个。
六、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构建"产业学院+订单班+顶岗实习"三级合作体系,与32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重点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2022年组建"比亚迪新能源班""京东电商精英班"等订单培养班级12个。共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其中与巴中文旅集团合作的"秦巴文化创意产业学院"已开发非遗传承、乡村旅游等特色课程8门。
七、社会服务与辐射效应
年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超5000人次,开发扶贫专项课程包12个。技术服务中心承接企业横向课题23项,其中《川明参标准化种植技术推广》项目带动周边农户增收300余万元。作为秦巴山区职教联盟牵头单位,输出教学标准6项,帮扶通江、南江等县域职校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八、发展挑战与应对策略
当前面临专业结构与产业升级匹配度待提升、高端实训设备维护压力大等挑战。对此实施"三大提升计划":一是启动专业群动态调整机制,2023年新增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二是设立设备更新专项基金,年度预算提高至800万元;三是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与德国F+U萨克森职教集团共建中德(巴中)智能制造学院。
巴中巴州职业中学通过四十年积淀,已形成鲜明的区域职教特色。未来需在数字化转型、国际化办学等方面持续发力,更好发挥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和产业升级中的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