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广元市公立职业学校(广元公办职校)

广元市公立职业学校(广元公办职校)

广元市公立职业学校作为区域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依托川陕甘结合部区位优势,构建了以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龙头、广元工贸学校与广元市职业高级中学为支撑的职业教育体系。三所院校累计开设64个专业,覆盖加工制造、信息技术、财经商贸等12个专业大类,年均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超8000人,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达67%以上。通过"产教融合+定向培养"模式,与京东方、中核集团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23个,形成"政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然而,师资结构老龄化(高级职称教师占比不足30%)、专业重复建设(如电子商务专业三校均设)及实训设备更新滞后等问题仍制约发展。

广	元市公立职业学校

一、学校布局与基础配置

学校名称 创办时间 校区面积 学历层次 核心专业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37年 580亩 专科 学前教育、老年服务与管理
广元工贸学校 1987年 320亩 中专 机械加工、电子技术应用
广元市职业高级中学 1985年 210亩 高中阶段 现代农业、旅游服务与管理

二、专业设置与产业匹配度

专业类别 川北幼师 广元工贸 广元职高
教育类 ★★★
工科类 ★★★
农业类 ★★★
文旅类 ★★

注:★代表专业集中度,☆表示少量开设。数据显示川北幼师聚焦教育康养,工贸学校侧重先进制造,职高深耕现代农业,但三校在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等热门专业存在同质化竞争。

三、师资力量结构对比

指标 川北幼师 广元工贸 广元职高
专任教师总数 382人 215人 168人
硕士以上学历占比 41% 23% 18%
高级职称教师占比 28% 19% 15%
双师型教师占比 63% 58% 42%

川北幼师凭借高校属性在师资学历层面领先,但三校共同面临教师企业实践经历不足(平均年均实践时长仅1.2个月)、专业带头人断层问题。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

三校累计投入实训设备价值2.3亿元,建有省级示范实训基地4个。其中川北幼师建成川北地区首个智慧养老实训中心,广元工贸引入工业机器人实训系统,职高则打造剑门关旅游VR实训室。但设备更新周期普遍达5年以上,与产业技术迭代存在脱节。

五、学生规模与升学就业

统计项 川北幼师 广元工贸 广元职高
年招生规模 2200人 1500人 1200人
对口升学率 12% 8% 5%
本地就业率 58% 73% 69%
起薪水平(月) 3800元 4200元 3500元

工贸学校因机械制造专业群与广元经开区企业深度合作,实现高薪就业;职高受限于农业类岗位薪酬偏低;川北幼师升学通道主要面向学前教育本科院校。

六、校企合作模式创新

  • 川北幼师:与泰康养老共建"医养教"协同育人中心,实施"学期轮换+跟岗实习"培养模式
  • 广元工贸:引入京东方"企业新型学徒制",开展显示器件制造订单班,设备由企业捐赠价值800万元
  • 广元职高:联合蜀道集团建立"现代学徒制"公路养护班,实行"1.5年在校+1.5年在岗"培养

对比显示,高职院校偏向产学研一体化项目,中职学校更侧重单一企业定向培养,混合所有制改革尚未突破。

七、社会服务能力辐射

服务类型 年培训量 技术攻关项目 资格鉴定人次
川北幼师 幼师继续教育3200人 老年照护标准研发2项 保育员鉴定1800人
广元工贸 电工技能提升1600人 数控机床改造项目3项 钳工鉴定1200人
广元职高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2400人 猕猴桃种植技术推广1项 农产品电商培训800人

数据表明,各校服务重心差异显著:幼师专注教育领域标准输出,工贸侧重工业技术升级,职高发力乡村振兴人才培育。

八、发展瓶颈与突破路径

共性问题:①专业集群效应弱,三校重复开设专业达17个;②产教融合深度不足,企业参与课程开发比例低于20%;③数字化教学覆盖率仅38%,落后于全国中职均值。

差异化突破方向:川北幼师应建设康养护理产业学院,广元工贸需对接铝基材料产业园打造精密加工高地,职高可深化与明月峡景区的文旅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议建立三校专业设置协调机制,共建共享智能制造、现代农业等5个跨校实训中心。

广元市公立职业学校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服务区域重点产业的多层次办学格局。未来需通过优化专业布局、强化师资梯队、深化数字转型等举措,破解同质化竞争与产教脱节难题,真正实现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同频共振。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