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位于邓小平同志故乡——广安市。学校立足川渝、辐射全国,紧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为主导的专业体系。作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四川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学校在产教融合、双创教育、社会服务等方面成效显著,累计为地方输送技术技能人才超10万人。
学校现有滨江、前锋、岳池三个校区,占地1200余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开设电子信息类、装备制造类、土木建筑类等9大专业群,涵盖三年制高职专科专业45个。校内建有智能制造、智慧商贸等6大实训中心,与华为、比亚迪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3个。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留川就业比例达78%,其中在广安本地就业占比超过35%。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06年创办的广安师范传习所,历经百年发展,2003年升格为高职院校。现锚定“建成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目标,确立“政校企协同育人”核心理念,构建“德技并修”人才培养体系。
发展阶段 | 关键事件 | 标志性成果 |
---|---|---|
2003-2010年 | 升格高职院校 | 获批省级示范性高职建设单位 |
2011-2020年 | 实施“十三五”规划 | 立项国家“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 |
2021-至今 | 启动“双高计划”建设 | 入选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构建“产业-专业-课程”三级对接机制,形成智能建造、智慧养老等4个省级重点专业群。开发岗课赛证融通课程248门,其中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省部级课程15门。
专业类别 | 省级重点专业 | 2023年招生计划 | 对口就业率 |
---|---|---|---|
信息技术 | 大数据技术 | 120人 | 98.2% |
装备制造 | 数控技术 | 90人 | 96.5% |
现代服务 | 旅游管理 | 85人 | 94.7% |
三、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实施“双百工程”人才计划,组建由教授42人、博士38人组成的教学团队。建成虚拟仿真实训基地2个,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5个,教学设备总值达1.8亿元。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2023年认证情况 |
---|---|---|---|
高级职称教师 | 186人 | 38.2% | 双师型占比82% |
硕士及以上 | 298人 | 61.5% | 海外研修经历45人 |
企业兼职教师 | 156人 | / | 承担实践课程65% |
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深化“园校互动”发展模式,与广安经开区共建产业学院,引入京东、长安汽车等企业设立订单班12个。近三年完成企业技术攻关项目87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3000万元。
五、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构建“三位一体”双创教育平台,建成众创空间2个,年均孵化项目50余个。近五年学生获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奖项97项,创业带动就业比例达1:5.3。
六、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3万人次,承接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项目15个。组建乡村振兴服务团队,开发特色农业技术包24项,助力当地农产品增值超亿元。
七、国际交流与合作
与德国F+U萨克森职教集团共建中德智能制造学院,开展“2+1”联合培养项目。开发国际认证课程12门,年均接待海外访学团组8批次。
八、校园文化建设成效
打造“红色文化铸魂”品牌,建成校史馆、小平足迹园等文化阵地。创建“五育并举”素质教育体系,学生社团获国家级表彰3次,志愿服务时长年均超10万小时。
通过多维度分析可见,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已形成鲜明的产教融合特色,在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展现出强劲动能。其“政校企协同创新”模式为同类院校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路径,特别是在智能制造、现代服务等领域的专业建设经验具有推广价值。随着“双高计划”深入推进,学校正加速向特色鲜明、西部领先的高水平高职院校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