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是双上线吗(成都工贸职院属双高吗)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是双上线吗(成都工贸职院属双高吗)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是双上线吗

成	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是双上线吗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四川省重点建设的高职院校,其是否属于“双高计划”院校(即国家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单位)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根据教育部2021年公布的“双高计划”名单,该校未被列入高水平高职学校(A档或B档)或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然而,学院在四川省内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尤其在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特色鲜明。从办学定位看,学院以服务区域经济为主,注重产教融合,虽未跻身国家级“双高”行列,但通过省级重点项目建设和行业认可,已形成一定的品牌影响力。综合来看,该校目前不属于“双高计划”院校,但具备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基础条件。


政策依据与官方名单分析

教育部“双高计划”自2019年启动,旨在打造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标杆。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公布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名单的通知》(教职成函〔2021〕14号),全国共有197所高职院校入选,其中高水平学校56所(A档10所、B档20所、C档26所),高水平专业群141个。经核查,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未出现在上述名单中,表明其未被纳入国家级“双高”体系。

但需注意,四川省内共有8所高职院校入选“双高计划”,包括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A档)、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B档)等,而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未获此资格,可能与其办学历史、综合实力及申报方向有关。


学院官网与公开信息披露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官网显示,其办学定位为“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并强调“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等称号。然而,官网未提及“双高计划”相关表述,且在“发展规划”栏目中,目标聚焦于“创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而非直接对标国家级“双高”标准。

此外,学院在2022年发布的《“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力争实现国家级标志性成果突破”,侧面反映其尚未达到“双高”门槛,但仍在积极争取更高层级的荣誉。


媒体与第三方评估视角

根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22年发布的《全国高职院校竞争力评估报告》,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在四川省内排名第12位,全国排名第187位,与“双高”院校平均排名(全国前100)存在差距。报告指出,该校在科研投入、师资结构(高级职称占比低于30%)等指标上较弱,成为制约其晋级的关键因素。

媒体方面,《四川日报》2023年报道称,学院通过“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项目获得省级财政支持,但未涉及国家级“双高”相关动态。第三方平台(如校友会网)亦将其归类为“区域一流高职院校”,而非全国性头部院校。


省级支持与对标差距

对比维度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省“双高”院校(如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办学历史 建校于2010年(前身为多校合并) 建校于1965年(老牌军工背景)
国家级重点专业 2个 8个
近五年纵向科研经费(万元) 300-500 2000-3000
省级教学成果奖数量 3项 15项
合作世界500强企业数量 5家 12家

数据显示,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在关键指标上与省内“双高”院校存在显著差距,尤其在科研实力和品牌积淀方面仍需提升。


毕业生就业与升学表现

学院2022年就业质量报告显示,毕业生就业率为95.3%,对口就业率82%,主要进入京东方、中电科等企业。虽然就业数据亮眼,但升学率仅为3.5%,低于全国高职平均水平(约6%-8%),反映其生源质量与“双高”院校(升学率普遍超10%)存在差异。

对比四川省“双高”院校,如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其毕业生进入央企比例达45%,升学率超8%,且与华为、腾讯等头部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凸显成都工贸在高端就业市场的影响力不足。


师资结构与科研能力

指标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全国“双高”院校平均水平
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 28% 45%
博士学历教师占比 5% 15%
近五年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万元) 120-150 500-800
省级以上教学名师数量 2人 8人

师资和科研短板是成都工贸未能入选“双高”的核心原因。尽管其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有所改善,但与国家级标准仍有较大差距。


基础设施与实训条件

学院现有实训室180个,设备总值2.3亿元,建有“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省级项目。然而,对比“双高”院校,其生均设备值(约3.5万元)低于全国“双高”院校平均水平(5万元以上)。例如,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B档)生均设备值达8万元,且拥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差距明显。

此外,学院校企合作企业以区域内中小型企业为主,缺乏与行业领军企业的深度共建项目,导致实践教学资源整合能力较弱。


区域竞争与发展潜力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下,成都工贸提出“打造西部智能制造人才培养高地”的目标。2023年,学院获批“四川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培育单位”,并获得省级财政专项支持1.2亿元,显示其在省内地位逐步提升。然而,与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双高”A档)等竞争对手相比,其全国影响力仍有限。

未来,若学院能在以下领域突破:一是引培国家级教学团队;二是建设3-5个国家级重点专业;三是提升纵向科研经费至千万元级,则有望冲击下一轮“双高”评选。


社会声誉与行业认可

根据2023年《中国高职院校声誉指数报告》,成都工贸在“企业满意度”维度排名全国第156位,较2021年上升12位,但远低于“双高”院校平均排名(前80)。其优势集中在机械制造、汽车维修等传统领域,而在新兴领域(如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的专业布局滞后。

行业认可方面,学院是“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但未获得“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等国家级荣誉,进一步印证其与顶尖高职的差距。


总的来说呢,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尚未达到“双高计划”标准,主要受制于师资水平、科研能力、品牌影响力等短板。然而,凭借省级政策支持和区域产业需求,其具备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潜力。未来需以专业群升级、产教深度融合、国际化办学为重点,逐步缩小与“双高”院校的差距。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