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乐山老卫校和嘉州卫校(乐山嘉卫校)

乐山老卫校和嘉州卫校(乐山嘉卫校)

乐山老卫校与嘉州卫校作为四川省乐山市卫生教育领域的两大核心机构,承载着区域医学人才培养与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使命。两校均以护理、医学技术等专业为特色,但在历史底蕴、办学定位及资源整合上存在显著差异。乐山老卫校依托数十年积淀,形成了以临床护理和基层医疗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其毕业生广泛分布于川南地区基层医疗机构;而嘉州卫校则通过校企合作与课程创新,侧重培养适应现代医疗行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尤其在医学影像、康复治疗等领域表现突出。两者在师资结构、实训设施及就业渠道上的差异化发展,既体现了地方卫校的多元化探索,也反映了区域医疗资源分配与教育改革的深层矛盾。

乐	山老卫校和嘉州卫校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乐山老卫校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乐山专区卫生学校,历经三次校区搬迁与两次隶属关系调整,于2002年并入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其医学系主体。其办学核心始终围绕基层医疗人才输送,曾承担“赤脚医生”培训等时代任务。嘉州卫校则成立于1985年,由乐山市政府主导设立,2010年与四川大学联合开展专科层次教育,定位为“应用型医护人才孵化基地”,近年通过增设老年护理、智慧医疗等新兴专业强化竞争力。

对比维度乐山老卫校嘉州卫校
创办时间1958年1985年
隶属变迁专区-省属-市属-高职合并市属-高校联办
核心定位基层医疗骨干培养应用型医护人才培育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乐山老卫校现有护理、药学、医学检验技术3个中职专业,其中护理专业为省级重点学科,课程设置重基础医学与实操训练,第三年实习占比达40%。嘉州卫校则开设护理、康复治疗技术、医疗设备应用技术等6个专业,引入“1+X”证书制度,增设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前沿课程模块,与京东方、华西医院等机构共建课程资源库。

指标乐山老卫校嘉州卫校
专业数量3个(中职)6个(中高职衔接)
重点专业护理(省级)康复治疗技术(市级)
课程创新传统医学基础强化智慧医疗课程群

三、师资结构与科研能力

乐山老卫校现有专任教师87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28%,双师型教师仅15人,近五年发表论文23篇,集中于基础护理研究。嘉州卫校通过“校院互聘”机制引入三甲医院专家32人,高级职称比例达45%,建成市级医学检验技术研发中心,2022年横向课题经费突破120万元,主要集中在医疗器械研发领域。

项目乐山老卫校嘉州卫校
教师总数87人112人
高级职称比例28%45%
年科研经费8万元120万元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资源

乐山老卫校实训楼面积4200㎡,配备基础护理实训室8间,主要设备为2010年前购置的心肺复苏模拟人、静脉穿刺模型等。嘉州卫校2021年投入使用的医疗实训中心达1.2万㎡,涵盖数字化手术室、CT模拟实训室等场景,设备总值超3000万元,其中与企业共建的智能养老实训基地为区域示范性项目。

五、就业质量与升学通道

乐山老卫校2023届毕业生进入乡镇卫生院比例达67%,对口就业率92%,但专升本升学率仅8%。嘉州卫校通过“3+2”中高职衔接项目,毕业生进入三级医院比例提升至35%,2022年护理专业升学率达21%,合作企业定向培养占比超过40%。

六、校园文化与学生管理

乐山老卫校延续半军事化管理模式,实行早晚自习签到制,社团活动以红十字会、护理技能社为主。嘉州卫校推行“书院制”改革,建设医学人文主题社区,每年举办医疗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学生参与省级技能竞赛获奖数量连续三年超过前者。

七、区域协同与社会服务

乐山老卫校深度参与“民族地区医护帮扶计划”,近五年为凉山州培训基层医护人员1200人次。嘉州卫校牵头成立乐山医疗职业教育联盟,开发“嘉州医教云平台”,疫情期间为西南地区医疗机构提供远程培训超5万人次,其社区健康筛查服务项目获省级教学成果奖。

八、发展瓶颈与转型挑战

乐山老卫校面临高职扩招背景下的中职生源萎缩危机,2023年招生人数较五年前下降38%,且专业单一化问题制约产业对接。嘉州卫校则需破解校企合作“最后一公里”难题,其企业定制班实际留用率不足60%,同时面临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资质竞争压力。

两校的发展轨迹折射出地方卫校在新时代的生存抉择:乐山老卫校需通过数字化转型与特色化专业建设重拾竞争力,而嘉州卫校则要平衡产教融合深度与教育公益性原则。未来二者或在“大健康”产业集群构建中形成错位互补格局,共同支撑区域医疗卫生人才供给体系。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