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省实用中等专业学校初中(四川实用中专初中)

四川省实用中等专业学校初中(四川实用中专初中)

四川省实用中等专业学校初中部(以下简称“该校”)作为西南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技能立校、实践育人”为核心理念,构建了融合普通初中教育与职业启蒙特色的办学模式。学校依托省级重点中专资源,面向城乡结合部学生群体,既提供基础文化课程,又开设农业技术、信息技术等职业技能体验课程,形成“文化+技能”双轨并行的培养体系。近年来,该校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创新机制,在学生升学率、技能证书获取率等关键指标上表现突出,成为区域教育多元化发展的典型案例。

四	川省实用中等专业学校初中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该校前身为1985年创立的“四川省XX县农业职业中学”,2008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中专学校,并保留初中部以衔接职业教育体系。办学定位聚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通过“2+3”分段培养模式(初中2年+中专3年),为县域经济输送初级技术人才。

年份在校生规模职业技能课程占比校企合作企业数量
2015850人15%6家
20201,200人35%14家
20231,500人50%22家

二、师资结构与教学质量

教师队伍呈现“双师型”特征,文化课教师与行业兼职教师比例达3:2。通过对比可见,该校在实践类课程师资投入上显著高于同类院校:

类别该校省内中职均值差异值
硕士以上学历教师42%28%+14%
高级职称教师38%25%+13%
企业兼职教师26%12%+14%

三、课程体系与特色项目

采用“基础平台+技能模块”课程架构,除语文、数学等基础课程外,开设现代农业技术物联网应用等12门职业体验课程。特色项目包括:

  • “田间课堂”:与本地合作社共建水稻种植实训基地
  • “工匠工坊”:引入3D打印、无人机操控等新兴技术课程
  • “双创孵化”:设立学生创业基金,年均孵化项目20余个

四、学生发展路径分析

毕业生呈现多元化分流特征,升学与就业并重的发展模式逐渐成熟:

毕业去向2020届2023届变化幅度
普通高中升学32%45%+13%
职业高中升学18%22%+4%
直接就业50%33%-17%

五、教学设施与实践条件

学校建有现代农业实训中心智能制造实训室等8大实践基地,设备总值超3,000万元。对比显示,该校生均实训设备值达到省内中职学校平均水平的1.8倍:

指标该校全省中职均值对比倍数
生均设备值1.2万元0.68万元1.76倍
实训工位数量2,000个800个2.5倍
企业捐赠设备值600万元200万元3倍

六、校企合作模式创新

构建“1+N”合作网络,与新希望集团京东物流等龙头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创新点包括:

  • “订单班”培养:企业定制课程占专业课程总量的40%
  • “双导师制”:企业技术骨干与学校教师联合授课
  • “学分互认”:实训成果可转换为合作高校学分

七、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年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超3,000人次,技术扶贫覆盖28个乡镇。核心数据对比显示:

服务项目该校县域平均值占比
职业培训人次3,200人/年800人/年300%
技术攻关项目15项/年3项/年500%
非学历教育收入450万元/年90万元/年500%

八、发展挑战与改进方向

当前面临三大挑战:一是县域生源质量波动较大,二是高端实训设备更新滞后,三是“双师型”教师培养周期较长。建议重点推进:

  • 建立“初中-中专-高职”贯通培养体系
  • 争取省级财政专项支持实训设备升级
  • 完善教师企业实践考核激励机制

该校通过二十年的探索实践,成功打造了“文化奠基+技能启蒙”的特色办学模式,在促进教育公平、服务乡村振兴方面成效显著。随着职业教育改革深化,需持续强化产教融合深度,优化资源配置效率,以实现从区域职教基地向省级示范校的跨越式发展。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