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成都经学院(成都经院)

成都经学院(成都经院)

成都经学院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宗教学术机构,始终以“传承文化、服务社会”为核心使命。学院依托四川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构建了以藏传佛教研究为特色、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办学体系。其教学体系融合传统经堂教育与现代高等教育模式,形成了“经典研读+田野实践+国际视野”的三维培养路径。在师资建设方面,通过“内培外引”策略,组建了由活佛学者、资深教授和青年研究员构成的复合型团队。硬件设施上,学院建有国内领先的梵文文献数字化中心和藏文化主题博物馆,为学术研究提供坚实支撑。经过二十余年发展,已培养超过3000名宗教专业人才,出版《藏传佛教通论》《汉藏佛教比较研究》等标志性著作,其“藏汉双语佛学数据库”项目更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空白。

成	都经学院

一、历史沿革与定位演变

学院前身为1998年成立的四川藏区佛学院,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2012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办学定位经历三个阶段:初创期以基础佛学教育为主,2010年后转向“宗教+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2018年启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战略。目前形成“宗教学为核心,哲学、民族学、考古学多学科支撑”的布局,与北京雍和宫佛学院、西藏佛学院构成中国藏传佛教教育三角矩阵。

发展阶段核心任务重要转折点
1998-2004藏传佛教基础教义教学2002年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2005-2015本科学制规范化建设2010年增设管理学专业
2016-至今跨学科研究转型2018年获批省级重点实验室

二、学科建设与专业布局

学院构建“1+3+N”学科体系,以宗教学为核心,设立藏学研究院、佛教艺术研究所、宗教社会学研究中心三大平台,辐射民族学、哲学、文化遗产保护等交叉学科。本科专业方面,开设佛学、藏传佛教管理、汉藏翻译等特色方向,其中佛学专业2022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科类别重点建设方向代表性成果
宗教学藏传佛教义理研究《宗喀巴大师思想研究丛书》(12卷)
民族学康藏区域文化研究《康区宗教民俗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项目)
考古学吐蕃时期遗存保护参与布达拉宫古籍修复工程

三、师资结构与学术网络

现有专任教师127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68%,形成“三位一体”师资结构:传统经师(32%)、学院派学者(45%)、实践型导师(23%)。实施“雪莲学者计划”引进海内外人才,与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东京大学佛学研究中心建立联合培养机制。近五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省部级课题27项。

师资类型人数代表性人物
活佛教师28第穆活佛(顾问)、丹贝尼玛堪布(佛学系主任)
海归学者19图登克珠(巴黎七大宗教学博士)
双师型教师41扎西次仁(唐卡鉴定师/副教授)

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推行“庙堂-课堂-现场”三维培养模式:每年安排学生在色达五明佛学院等宗教场所进行3个月修行实践,在川西藏区开展6个月田野调查,毕业论文实行“经论阐释+现实问题”双选题制。建立“学分银行”制度,允许交换生跨校选修敦煌研究院、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课程。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2%以上,主要流向宗教管理机构、文化保护单位及国际NGO组织。

五、科研平台与成果转化

建有四川省宗教文化大数据工程实验室,开发“汉藏佛教文献智能分析系统”,收录古籍影像12万页。与故宫博物院合作完成《清宫藏梵文典籍》数字化项目,获2021年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奖。推动宗教智慧现代化应用,其“寺院社区治理模式研究”成果被纳入《四川省宗教事务条例》修订参考。

六、国际交流与文化传播

作为“伊柯尔特斯计划”成员,与剑桥大学维舍尔东亚研究院共建“藏传佛教现代转型”研究集群。每年举办康定国际藏学研讨会,2019年发布《汉藏双语佛教术语对照标准》。疫情期间推出“云端法会”系列直播,单场最高观看量达47万人次,开创宗教文化传播新范式。

七、校园文化建设特色

打造“三时书院”文化品牌,每日安排晨钟暮鼓诵经活动,定期举办辩经大会。校园建筑融合藏式传统与现代风格,图书馆采用曼荼罗布局设计。设立“觉囊文化周”“格鲁艺术展”等特色活动,建立唐卡、酥油花等非遗工坊12个,形成“前庙后校”的独特文化生态。

八、发展挑战与战略应对

当前面临三大挑战:传统经院教育与现代学科体系的融合困境、宗教院校国际化进程中的文化认同平衡、数字时代宗教传播方式的革新需求。对此实施“三步走”战略:推进课程体系标准化建设,建立藏传佛教义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性研究专项;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术合作,筹建南亚佛教研究中心;开发虚拟现实法会系统,建设宗教文化元宇宙试验场。

经过二十余年探索,成都经学院成功走出宗教教育现代化的创新之路。其“守正创新、多元融合”的办学理念,不仅为藏传佛教人才培养树立标杆,更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提供实践样本。面向未来,如何在保持宗教本色的同时深化现代转型,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文化自觉,将是学院持续发展的关键命题。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